数字电视一体机的“水”与“火”
随着奥运会的到来和无线数字网络的建设,无线数字电视即将进入到一个普及阶段。近日,东芝、LG等国际家电巨头都推出了数字电视一体机,国内家电巨头TCL、长虹、康佳也都推出了数字电视一体机。在国内外巨头纷纷把新的机会投放到市场的时候,数字电视的价格问题、标准问题、内容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成了目前数字电视一体机普及的主要障碍。
什么是一体机?
市场上一体机概念仍然模糊。目前来看,坊间所说的一体机包含了以下几种:第一,将机顶盒一些通用的标准内置到电视,根据各地运营商不同的情况插卡收看节目的产品。第二,针对地面接收推出的,包括具备地面数字电视的单载波、多载波兼容接收芯片,同时内置高清机顶盒。TCL的全模式数字一体机。第三,针对中星9号的可接收卫星信号的数字电视一体机。长虹就推出了这种终端。
前景不用愁
美欧等国家早在1999年就实现了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全覆盖,开展初期也遇到了同样的质疑声,但事实已经证明,数字电视一体机的前景是光明的,尤其在我国,数字电视一天机的前景根本不用愁。
目前国内使用机顶盒看有线数字电视节目的用户已突破3000万,这部分人都是潜在的数字电视一体机终端用户。其次,具备可接收卫星数字电视的数字电视一体机将在农村有大的市场。目前,很多农民都在购买非法的“锅”来接收卫星电视节目,据调查,在西部有些农村购买“锅”的农户已经占到了当地农户的50%-80%。
来自中国电子商会《2008年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研究报告》显示,预期购买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消费者占准备购买平板电视消费人群的15%。
从全球市场来看,数字一体机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日本与美国为例,这两大主流市场的数字一体机在新购机用户中所占比例已达95%以上。
根据广电总局相关部门规划,包括北京、上海、青岛在内的8个奥运城市,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37个城市都将在近期开展地面数字电视的广播业务,为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和渗透提供契机。
此举将引发彩电的换机浪潮。一部分人会直接购买大屏幕数字电视机,有的要淘汰原来不能接收高清信号的机顶盒,这些都可能促使消费者购买数字电视一体机。
专家对此估计,地面数字一体机作为“收视一体化”视频接收产品将引领未来几年内平板电视主流需求。
四大问题
虽然一体机理论上具有很大的前景,但是目前要真正推广一体机依然面临着不小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四点。
首先,价格太贵。目前,一台数字电视一体机要比相同信号的非一体机要贵至少2500元,而且大多还是在37寸以上。在农村市场,还需再加100-200元左右的天线,成本比城市还高。同时,各地有线电视运营商采取入户赠送机顶盒和设立技术门槛的做法,前者让消费者采取低成本的购买策略,后者增加了生产商的成本。
其次,终端缺少差异化。目前,虽然有6家国内外厂商推出了数字电视一体机,但产品型号还是不够丰富。
第三,标准没有制定。一体机标准的制定不光关系到一体机的市场准入、质量认定、权责判断等问题,而且一个明确的标准出台,产业链各个环节才可以更快地形成合力,才能使整个行业向前发展,才会减轻产业发展的风险。
第四,藩王割据。电视厂商和当地运营商、不同
为您推荐
“微波数字电视”是指使用微波通信的数字化电视。利用固定天线接收信号的普通电视机的微波数字电视已于2003年12月在东京、大板及名古屋三大城市的部分地区开播。此外,还准备于2006年春开通便携终端的微波数字电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在微波数字电视中面向电视机和面向便携终端的服务有何不同。微波数字电视利用470M~770MHz即“UHF频带”发送无线电波。每家电视台将其中的约5.6MHz带宽等分成1
一、展会背景介绍数字电视是我国电视领域采用的最新先进技术。从节目制作、编辑到传输、播放、接收均采用数字技术,与现正在使用的模拟技术相比,具有清晰度高、存储方便快捷、信号稳定、可与用户互动等优点。2004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数字电视发展元年,2015年全国将停播模拟电视信号,取而代之的就是数字信号。东北地区计划在2010年前完成电视数字化进程,工程浩大、任务艰巨、影响深远。东三省广电局为加快数字电视发展,于2005年6月16日至19日在沈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2005沈阳国际数字电视广播通信网络展览会”。电视台、数字电视和电视节目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受益群体非常之大,观众的参观热情要高于房
指导:信息产业部国家广电总局主办: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组委会(CDTF)协办: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国家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AVS)《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杂志社北京华彩乐章广告有限公司支持媒体:《中国数字电视》《人民邮电报》《中国电子报》《计算机世界》《微电脑世界》《网络世界》《中国多媒体视讯》《中国广播电视报-产业周刊》《电信技术》《IT经理世界》《新经济导刊》《通信商业周刊》《通信世界》《流媒体世界》《消费电子世界》《广播与电视技术》《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数码精品世界》网络支持: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