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视热”考验中国彩电“制造优势”

2006-02-28 17:37:34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dvbcn热度:

概念解析: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电视概念,大致可以将它们归结为三类:一、平板电视:主要包括液晶、等离子和部分DLP电视。它们一般没有CRT电视的“大尾巴”,薄而轻。二、CRT显像管电视:与平板电视相对,包括纯平CRT、超平CRT、超薄CRT等。三、背投电视:包括CRT背投、DLP背投、LCOS背投和液晶背投等。  

平板电视的爆发性增长,使得中国高端电视产业(液晶、等离子、DLP)平板化的趋势已经明朗。

赛迪顾问在2月21日“2006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年会”上发布的《2005-2006年中国高端电视产业链研究年度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高端电视产业规模保持了40.6%的高速增长,预计今后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更将达到53.6%,总销售额也将从去年的288.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696.6亿元。而且,5年之内液晶电视将快速取代CRT的主导地位,担当起彩电市场升级换代的重担。

由于平板电视与CRT电视有着不同的市场运作规律和特点,在这场大规模的升级换代中,虽然国产品牌目前占有国内平板电视的多数销量,但今后将面临不少困难。赛迪顾问分析师杨蕾认为,高端电视产业的平板化趋势将导致产业重心上移,这会使制造环节在产业增值链上的比重大幅下降,整机制造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这不利于在全球彩电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中发挥中国彩电厂商的制造优势,应引起企业的重视,及早制定对策。

平板电视产业链缺失

因为在高端电视产业链上缺乏技术和资金实力,在权衡比较资源、竞争环境和市场发展趋势后,国内企业在高端电视的战略定位上,多奉行“非对称多边主义”,即以液晶电视为主力、以等离子和微显背投跟进的市场开拓策略。这直接导致了平板电视目前的市场格局:液晶电视一路领先、大屏幕显示市场则由微显背投与等离子争锋。

然而,与CRT电视有所不同,平板电视的爆发性正在呈现出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依靠上游(面板厂商)的推动力,来扩大市场需求——随着面板厂商产能的扩张和成本降低,直接带来更低的整机产品销售价格。这个规律的主导作用正在日益凸显。而在上游,国内企业还非常薄弱。

中国的液晶电视产业链还刚刚起步。上广电和京东方已经建成5代液晶屏生产线,其产品目前还主要用于显示器,去年下半年开始对国内市场提供液晶电视面板,但比例还很小,仅为3.2%。因此,目前国内企业的液晶电视面板采购还主要依赖进口。

与液晶电视相比,国内等离子电视和背投电视产业链的建设则更为薄弱。目前,国内整机企业的等离子屏和模块完全依赖进口。没有国内企业能掌握等离子的关键技术,现有等离子电视生产厂家一般需要从国外进口等离子屏后在国内组装生产整机,因此本土厂商不具备大规模降低等离子电视成本与价格的可能,除非在等离子屏的质量等级上做文章,那又无异于自毁根基。另外,等离子上游屏资源的垄断性极高,国内企业的选择余地也很有限。

正是由于上述诸多原因,春节前后国外厂商首先挑起的新一轮平板电视降价风潮,让国内厂商曾一度“集体失语”,后来虽然也有所跟进,但已感觉颇为吃力。感到压力并已经先觉起来的创维、TCL、康佳、长虹四大家电巨头在1月22日才联手投资兴建了一条6代晶面板生产线,以解决上游的压力,但毕竟起步较晚,几年之后才能发挥作用。

杨蕾表示,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整机制造能力,成为吸引高端电视产业链逐渐向中国内地转移的主要因素,而能否抓住产品升级换代的需求,提高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制造工艺水平,将决定中国彩电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面对自身产业链缺失和国外厂商拥有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双重压力,本土厂商应该理性看待平板电视热。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整体市场升级 内装饰电视吹响“新年号角”

整体市场升级在2005年平板电视市场盘点高峰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家电网共同发布“2005年度平板彩电白皮书”(简称“白皮书”)。其中分析到2005年国内液晶、等离子电视市场销售总量为190万台,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高达375%,成为近年家电产品增幅最大的种类;在重点城市的调查中,液晶电视和等离子销售量占有率为16.7%,其中液晶电视市场占有率为11.9%,等离子市场占有率为4.8%。白皮书认为,2005年度,在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共同努力下,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但进口品牌,尤其是三洋、索尼、夏普、松下等日系品牌,依旧保持一定优势。韩系、欧美品牌市场占有率相对平稳,外资品

2006行业展望 平板电视企业陷入做大难题

彩电行业盛传“五年一轮回”的论调,从2000年全行业亏损到2005年彩电行业盈利达到高峰,新的轮回是否重新开始?记者李少林长虹、TCL、创维和康佳4家国内彩电巨头近日与深圳市所属的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深圳聚龙光电有限公司,宣布进军平板电视的上游产业,生产平板显示屏。抛开其中相当程度的作秀成分,国内4家主要彩电企业联手进军平板彩电上游产业,足以看出显示屏在平板电视产业中的地位,也凸显了目前国内平板电视发展的瓶颈所在。由于难以将降价负担转嫁到上游企业,国内企业正面临做大规模的同时也将陷入亏损的尴尬局面。彩电亏损“预言”日前,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表示,2006年,国内彩电行业正在重蹈

国内品牌平板电视继续主导市场

1月1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家电课题组在北京发布了《2005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的最新数据显示,2005全年国内平板电视销售规模达到190万台,在大城市平板电视销售额已经开始超过CRT彩电,这预示着中国彩电业新平板时代的到来。《2005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研究报告》分析指出,影响中国国内平板电视市场竞争格局的主体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海信、厦华为代表的传统彩电品牌,他们抓住了国内平板电视市场发展先机,取得了突出的市场效果,海信已连续14个月保持国内平板市场领先。二是以TCL、长虹、海尔、康佳为代表的传统彩电品牌,虽然他们发力平板市场较晚,但市场份额

2006年平板电视市场将是大屏幕产品领风骚

我们预计2006年国内的平板电视的总销量将会进一步攀升到478万台,是2005年的2.8倍,占全国彩电总需求量的13%,这是国内的平板电视需求量第一次突破10%的大关。预计到2008年中国平板电视的总需求量将会达到2200万台的水平。凸显三大特征第一,2005年平板电视的增长体现到了每一个月份,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平板电视在2005年形成了几个购买高峰,其中最突出的一个购买高峰是去年的10月份。2005年整个平板电视的购买需求相当于全国购买市场金额的25%左右。第二,结构需求发生巨大变化。平板电视的需求已经占到了电视市场总需求的40%以上。超大型城市和中小型城市之间的平板电视的比重差距很大。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