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播电视现状
随着延安经济的发展,延安的广播电视事业在中央和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全市广播电视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在原有的(延川136台、黄龙170台)两座10kW调频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两座(宝塔山、清凉山)1kW电视转播发射台的基础上,市县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已经覆盖了13个县(区)142个乡镇,1058个行政村,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23万户,数字电视用户1.7万户。从1998年开始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以下简称“村村通”)以来,我市共完成了1431个行政村和50户以上的400个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基本上实现了通电的行政村和5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广播电视。截止2006年12月底,全市广播覆盖率达到94.66%,电视覆盖率达到96.58%。
但是我们清醒地看到,目前延安市的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还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与国家广电总局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两个100%的目标相比差距较远。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虽然覆盖了142个乡镇、1058个村庄,但农民的入户率极低,“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的数量虽然多,但是“村村通”总体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还存在一些建设上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很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一是一些县政府、县广电局领导对村村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导致地方配套资金没有及时到位,致使工程建设不能按时完成。二是长效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多数县广电局没有落实“村村通”的维护经费,没有建立专门的维护队伍,出现了“村村通”返盲问题。三是现在生产厂商还没有生产出能适应在农村工作的宽电压、抗雷击、连续运行的“傻瓜”型的“村村通”设备。导致设备难以操作,损坏难以维修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国家实施的“村村通”工程(行政村、50户以上的自然村),给农村的农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效益,也加快了农村的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由于“村村通”的长效机制一直难以形成,使“长期通”变成了“一时通”。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行的广电体制不顺
在延安市的广播电视机构改革中,各县(区)广电局由行政局变为事业局,人员减少,工作职能发生转变,原来由各县(区)广播电视局条条管理的乡镇广播电视站划归各乡镇府进行块块管理,形成对农村广电事业管理上的断层。另外多数县区广电局的领导都是从其他部门调来,对广电部门的业务还不熟悉,还没有认识到“事业建设的重点是覆盖,覆盖的重点是农村”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广电覆盖上的盲点。加之广电网络从地方上划后,各县(区)局的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都流动到县广电网络支公司,形成县(区)局的工程技术人员缺乏。大多数县(区)政府只给广电部门拨发工资,没有事业发展经费,也谈不上建立起“村村通”长期运行和维护的有效机制,造成广电事业建设上举步为艰。
2、“村村通”出现“返盲”的原因
“村村通”建设后,出现“返盲”的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因素:一是技术人员缺乏、维护经费少;二是技术实施方案没有贴近农村的实际情况。
目前,延安的“村村通”建设采用以下几种接收方式:①小功率2+1无线发射覆盖式(2002年前);②共用卫星天线连接农户式(2004-2005年);③广播电视传输网络覆盖的形式。以上三种方式,在延安市各县区“村村通”建设中普遍存在,通过这几年“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以及
为您推荐
12月23日,BigBangNetworks宣布,广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在广州市的总前端已采用BigBandBMR®(宽带多媒体服业务路由器)系统,并将逐步把该系统拓展到各地市分前端。在整个拥有约1.1亿居民的广东省内,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南方传媒集团的主要成员,是全省唯一的有线电视服务供应商。为了实现国家要求在2008年电视全部实现数字化,南方传媒集团正致力于使广东省成为中国第一个完全实现电视数字化的省份。其中部署BigBandBMR设备就是该集团公司实现这一目标的行动一部份。“设计和实施一个全数字网络对我们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促使我们要寻求和采用像BigB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AudioVideocodingStandard)最近遇到了尴尬事——尽管它得到国内电视机等硬件厂家支持,但是中央电视台开播不久的数字电视频道却使用了国外的MPEG-2标准。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是数字电视产业链上的标准之一。它与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数字电视终端接收标准等一起形成数字电视的相关配套标准。在刚刚颁布的“十一五”规划中,数字音视频产业与3G、高性能计算机等一起被列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培育重点。据了解,目前已有TCL、北京海尔广科、创维、华为、海信、浪潮、长虹、上广电、中兴等15家硬件厂家加盟中国音视频产业联盟(AVSA)。使用AVS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