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三网融合的管制与发展状况

2008-03-31 09:19:46来源:全球IP通信联盟 热度:

三网融合是目前国内外讨论较多的话题。在本期的专题中,我们列举了法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新加坡、印度这七个国家三网融合的管制和市场发展方面的情况,希望能为推进我国三网融合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法国/France

目前,法国的三网融合进展比较顺利,电信和广播电视彼此是对称开放的,融合发展是主旋律。

在市场准入方面,法国电信业和广播电视业并不互相排斥。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广电进入电信的不多,主要的问题在于资金方面——法国广播电视运营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新网络、开发新业务,无暇进入电信领域。相对而言,电信进入广电的动作则大一些,尤其是在数字电视方面。

到目前为止,法国的电信部门与广电部门还没有像英国一样建立统一独立的电信和广播电视监管机构,仍然存在电信与广电多头管制。

从电信与广播,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来看:

第一,电子通信与邮政管制局(ARCEP)不具备对广播电视行业的监管职能。但在电子通信运营商之间出现争议时,不管这个网络是否受管制,ARCEP都有权力进行调解。

第二,近年法国的广电和电信业的融合监管发生微妙变化。虽然ARCEP不具备有对广播电视行业的监管职能,却又参与广电关于容量(网络)和管道(频道)的监管,专门的广电监管机构CSA则主要监管内容,尤其是视听业务的内容。

第三,根据欧盟规定,广播电视批发市场是电信业的相关市场。在法国,地面无线广播电视节目可以批发,相当于电信业的接入批发市场。因此,欧盟建议,ARCEP可以对广播电视业的批发市场进行市场分析和评估,并将意见反馈给欧盟委员会。

美国/U.S.A

美国是较早实现三网融合的国家,有统一的监管机构,也有较为成熟的融合方面的法律,并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调节其监管政策。

1、统一的监管机构——联邦通讯委员会(FCC)

美国《1934年通信法》授权成立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作为独立的联邦行政机构对商业广播电视、电信进行管理。其组成的5位委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后由总统任命,FCC由6个局和10个办公室组成。在广播电视行业的管制中,美国区分为联邦与各州的市政当局两级机构。联邦一级的FCC在广播电视管理方面具体的职责包括:1)无线广播电台建台许可;2)有线电视用于商业用途的频道容量的资费及相关程序条件;3)有线电视节目内容监管;4)有线电视运营商节目传载协议。地方广播电视业务管理机构主要是经联邦、各州或地方法律授权行使特许权的政府机构。FCC管理有线电视时要与各州和地方政府协调。地方政府的具体职责主要包括:1)有线电视系统建设之特许;2)有线电视业务资费、特许费用;3)服务设施及设备等监管事宜。另外,一些专门的社会机构如公共广播社团、广播管理委员会也对广播电视行业有着监管权力和职责。

2、三网融合的相关法律规定

美国1996年开始实施新电信法,从法律上解除了对三网融合的禁令。《1996年电信法》的颁布增加了基础电信领域内的竞争性,其最大特点是取消对各种电信业务市场的限制,允许长话、市话、广播、有线电视、影视服务等业务互相渗透,也允许各类电信运营者互相参股,创造自由竞争的法律环境,以促进电信业的发展。由此,整个电信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性准入许可。美国的电信和有线电视的相互进入由FCC进行管制,并且负责颁发相关的许可证。

有线电视业务运营商进入电信业的相关规定为: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

为您推荐

国外知识产权网站

★国际知识产权组织(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我国手机电视标准将出炉不涉及国外专利费

8月15日,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联做客新浪聊天时透露,我国掌握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的技术,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手机电视,我国将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电视标准,不涉及到任何国外专利费。我国将颁布手机电视标准手机电视被认为是未来非常热的一个手机应用,尤其是在3G时代。据美国市场调查机构StrategyAnalytics的最新预测显示,2006年全球手机电视产品的总收入预计将达到50亿美元,而这个数字到2010年将升至300亿美元。按此趋势计算,手机电视两年之后的出货量就将超越传统电视。诺盛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中国的手机电视用户将达到50万,市场规模在1300万元左右。王联在

手机电视行业标准幕后博弈 国外标准出局

在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尘埃落定后,广电总局向电信业务渗透的关键武器——移动多媒体广播(俗称手机电视)行业标准——10月24日正式公布。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广科院)牵头,近40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研发的手机电视技术标准——StiMi——被确定为手机电视推荐性行业标准,该标准将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围绕手机电视的争夺终于结束了。然而广东移动有关人士表示:“手机电视标准不能由广电单方面决定,市场才是决定标准的关键。”CMMB联盟解构在8月30日确立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中,广科院提出的TIMI标准铩羽而归,现在它摇身一变成了国家手机电视行业传输标准——StiMi。事实上,

中兴通讯:IPTV国外经验只可参考不宜复制

2006年是中国IPTV的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年,这一年,IPTV牌照发放到4张、ITUFGIPTV讨论IPTV国际标准、哈尔滨用户数突破6万、上海IPTV全面放号、央视国际整合、信息产业部力挺AVS、香港电信展IPTV成亮点等事件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同时,固网运营商决心借助IPTV实现转型、设备采购已经大规模展开、用户规模还在不断扩大等,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中国IPTV健康而完善的产业生态链在2006年正逐渐成形。作为专注于IPTV产业的专业媒体平台,IPTVWorld在岁末年初通过深入采访、客观梳理和中立评论,将推出2006年度IPTV回顾特别报道,以期对2006年中国IPTV的发展过程有所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