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香城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08-02-27 16:57:07来源:新都电视台 热度:

日前,我区在石板滩镇召开了新繁、石板滩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竣工验收现场会。

  新繁、石板滩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先期试点的工程项目。该工程自2006年12月启动,到2007年10月底完工。两镇共安装9个光工作站、2个镇机房、66个行政村的光传输设备、调频传输设备、广播传输设备。该工程实现了区中心机房、镇机房、村广播室三级机房自动开关机和镇、村自主插入节目的技术规划要求。

  在工程竣工验收现场会上,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袁道宽指出:作为农村重大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实施,保证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满足了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需求。

  袁道宽要求:各镇、街办、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到做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全面保质、按期完成“村村通”工程的建设任务。

  据了解:我区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采取市场方式运作,以扩大农村聚居点覆盖为重点,整个工程三年完成,每年实现4个镇、街办“村村通”广播电视,所需经费由区、镇两级财政承担。建成后,由镇、街办管理和维护。这一惠民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搭建起覆盖全区的广播电视网络体系和区、镇、村三级广播电视宣传平台,让我区广大农民群众更好地收看好电视,收听好广播节目有了可靠保障。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

为您推荐

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开始全面进入成都家庭

高清晰度的数字电视开始大面积进入普通成都家庭。省广电网络公司成都接入网整体转换工作4月19日在碧云天、长城园、总府花园等小区全面启动,省政协主席秦玉琴、副省长杨志文出席启动仪式。40万有线电视用户受益目前,省广电网络拥有市区40多万用户,占到成都市接入网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在整体转换期间,省广电网络公司将为属于省广电网络的用户免费配置一台机顶盒。将有线电视用户,整体转换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同时带动成都市的整体转换工作。目前无任何新增费用,且仍可收视原有电视节目的模拟信号,但仍须按期缴纳10元/月的有线电视基本维护费。住宅的租房户、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商场、办公楼、医院,以及大中小学的教室、学生宿

四川成都:圆满完成"村村通"无线发射台工程

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2005年以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上的部署,开始实施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为解决部分农村地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质量不高、套数不多的问题,市广电局、市广电台通过前期调研论证,规划采用新建无线发射台的方式实施大面积覆查。2005年,市政府投入1600万元,市广电自筹800万元资金,着手开展大邑、彭州、金堂三个市级“村村通”无线发射台建设工程,经过市、县广电部门的精心组织施工,今年10月,三个新建无线发射台全部竣工并通过专家组验收,圆满完成了该项市

四川成都:圆满完成“村村通”无线发射台工程

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2005年以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上的部署,开始实施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为解决部分农村地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质量不高、套数不多的问题,市广电局、市广电台通过前期调研论证,规划采用新建无线发射台的方式实施大面积覆查。2005年,市政府投入1600万元,市广电自筹800万元资金,着手开展大邑、彭州、金堂三个市级“村村通”无线发射台建设工程,经过市、县广电部门的精心组织施工,今年10月,三个新建无线发射台全部竣工并通过专家组验收,圆满完成了该项市

成都:今年力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昨日,全市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市委小礼堂召开。会议总结了2006年全市广播电视工作,部署了2007年工作,并对2006年广播电视工作目标任务先进单位和优秀单位进行了表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郝康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平国,副市长赵小维,市政协副主席高庆等出席了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程、成都传媒大厦二期工程等将是今年广播电视的重点工程。为此,成都市今年将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确保全面完成“全市乡镇光纤电视联网率达100%,农民集中居住区、新农村示范点、新农村文化建设试点村广播电视户通率达100%,全市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户通率达30%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