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称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规定细则将出台

2008-01-23 09:10:51来源:新华网 热度:

目前中国的视频网站多为民营和外资资本,很多注册地都在国外。一旦发生收购,失去的不仅是控制权,还要在谈判中面临弱势地位,包括与国企谈判时的价格问题。

2007年12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和信产部联合发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规定》,并将于2008年1月31日生效。其核心规定是:“申请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单位必须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此外还需取得两张牌照:1.广电总局的视听服务许可证;2.信息产业部的互联网接入许可证。

新规甫一出台,就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倒是接受采访的视频网站CEO们大都平静而低调。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拿到钱(风险投资)的视频网站还好,没拿到钱的视频网站以后怕很难再拿到钱了。”

同样低调的还有广电总局,其社会管理司网络信息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现在什么也不能说,因为随着1月31日的临近,细则很快就会出来。”

AND还是OR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规定》出台之后,规定中的第二条成为了分歧的中心。

《规定》第二条中写道:本规定所称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是指制作、编辑、集成并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视音频节目,以及为他人提供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的活动。

“关键在于定义的前半句和后半句是AND的关系,还是OR的关系。”偶偶视频(www.ouou.com)CEO伍耘说。

如果是“OR”,那么无论是视音频节目的制作者还是传播者,所有视频音频网站都将受到《规定》的约束;如果是“AND”,对于只是制作网上视音频节目或只是一个传播平台的网站,比如优酷(www.youku.com)、土豆(www.tudou.com)等本身不生产视频、完全依靠网友上传视频的传播类视频网站,无疑是一个福音。

但伍耘却倾向于认为这将是一个“OR”的关系,而非“AND”。同样,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于国富也认为,前半句和后半句所说的两种情况占其一,即在此规定调整范围之内。不过于国富也承认,在细则未出之前,任何个人理解都可能有偏差。

目前,提供视频服务的除了商业视频网站外,各大门户网站也都提供视频服务。但从记者所接触的门户网站反应来看,普遍认为此规定与己无关。

一位在门户网站工作的编辑说:“我们只是传播者。”言下之意,他们不参与制作,而规定在他们看来应当用“AND”关系来理解。

烧钱的“底线”

视频网站的成本主要来自带宽和内容。拿带宽来说,北京的带宽成本每年约是700万~800万元/G,而全国最低的江浙地区成本也要100万元。按照目前视频分享网站最低的配置10G计算,一年的带宽成本至少是1000万元,实际上10G的带宽根本不够用。有专业人士计算,如果国内有网站达到Youtube(www.youtube.com)的流量,它每年的带宽成本就要2.4亿元。

此外,在视频网站上,短片受青睐的时候已经过去。更多的人整夜“粘”在一个视频网站上,就是为了能观看完整的热门电视剧,而不必跟着电视的播放节奏走,被电视吊着走,还要忍受被电视广告不停打断的苦恼。如果正规操作,购买这些内容,网站也要花钱。

奇特的是,这个行业在“烧钱”的同时,至今没有找到公认的盈利模式。也少有上市者。尽管如此,仍有风险投资公司在一轮又一轮的追加投资。风险投资成为视频网站的资金命脉。独立互联网分析师洪波认为:“视频网站行业相对于其他互联网行业,整个产业还处于一个比较脆弱的发展阶段。”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

为您推荐

广电总局关于做好春节播放监管工作通知

为确保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的良好秩序,切实落实《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总局17号令)和《广电总局关于禁止播出虚假违法广告和电视“挂角广告”、游动字幕广告的通知》(广发社字〔2005〕547号)等文件的要求,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中央三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做好元旦及春节期间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监管工作的通知》,就做好元旦及春节假日期间广播电视广告监管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明确监管重点(一)所有冠名标志是

广电总局印发“科技委七届三次会议纪要”

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七届三次会议纪要”的通知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电局,总局有关司局、直属各单位,科技委委员印发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七届三次会议纪要》。总局科技委七届三次会议于2005年12月19—20日在北京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同志,广电总局副局长、科技委主任张海涛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王太华同志代表总局党组对做好广播影视科技工作和科技委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殷切的期望。他指出,要充

国家工商总局:五大原因导致手机投诉量大

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对7个城市的32家经销单位销售的移动电话进行质量监测结果显示,本次监测移动电话的质量总体上较好,但目前涉及移动电话的投诉数量仍然很大。据分析,引起投诉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场上仍存在一些假冒品牌、改版机、水货机、以旧充新、掺假、伪造“进网许可”标志的移动电话。二是生产厂家未将移动电话串号报与信息产业部备案,或未将进网标志贴于对应串号的移动电话上,造成消费者在信息产业部的网站查询时,把真移动电话怀疑为假移动电话。三是有的生产厂家将某种机型移动电话外包配件或整机生产,而在验收检验中把关不严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醒说,购买移动电话一定要到国家电信部门或者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专营机构,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