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美国举行的CES展,再次成为全球顶尖消费电子厂商较量的竞技场。
更大、更薄、更清晰继续成为平板电视的流行趋势。索尼、松下和LG等日韩企业分别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展示最酷的产品;而3C融合的步伐明显加快,松下与谷歌以及全球最大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合作,开发可轻松播放这两家公司网站视频和影像的网络电视。
国内TCL、海信、海尔等彩电巨头也在CES上一展风采。TCL以降低能耗的自然光液晶电视以及提升数字家庭娱乐化的无线闪联盒子,首次挤进CES的主展厅。
不过,国产彩电业真的已经为数字时代做好了足够准备吗?这似乎还需要打个大问号。
笔者去年12月倾听过长虹董事长赵勇的一次演讲,可谓发自肺腑。
赵勇尖锐地指出,数字电视技术打破了消费电子、通讯和计算机之间的壁垒,使彩电企业投入到一个前所未知的战场。在数字电视设备招标时,长虹碰到了华为、中兴和UT斯达康,在手机电视领域,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能是苹果与谷歌。
三网融合使新的对手不断涌现。而长虹是一个以模拟电视起家的企业,长虹人的习惯是建立在模拟基础上的,模拟电视的生产设备在数字时代也面临着没有用武之地的被动状况。
与此同时,平板电视与数字电视非常巧妙地同步到来,这种巧合给彩电行业带来更为深刻的变化。可以说,电视机是更高档的显示器。于是,长虹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有了联系;盛大网络的老板陈天桥、阿里巴巴的董事长马云成了长虹的商业伙伴。
“行业格局发生如此之大的改变,我们准备好了吗?”赵勇的这一问多少也代表着国产彩电企业目前的挑战与忧虑。
的确,以数字电视为核心,新一场信息化革命正在到来。大浪淘沙,一些不能适应的企业必将遭到淘汰。进入数字时代,中国彩电企业从研发、生产、流程到商业模式,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重新锻造。
面对长虹数以千计的技术人员,赵勇冷静地表示,中国制造的优势是长虹过去赢取市场有利地位的一个基础。但长虹离成为一个优秀的制造企业,还有相当差距。因此,长虹要在集成电路(芯片)、嵌入式软件和工艺设计之后,打造第四个核心竞争力——工程技术能力。
其实,在价格战、概念战之外,中国彩电企业这一两年都已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产品本身,在应用技术上大做文章,有时甚至比外资品牌还抢先一步。像创维推出可录电视之后,LG才推出了“左右时间”液晶电视,就是一个例证。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现在芯片、面板等平板电视的核心资源仍然不被本土企业所掌控。可以说,前面的山还很高、路还很长。因此,无论多苦多难,加强研发、掌握核心技术的信念,中国彩电企业都必须咬牙坚持,否则痛苦与煎熬还会再一次上演。
为您推荐
亚洲最负盛名的电子媒体技术展会BroadcastAsia2005(亚洲广播及电子媒体科技展)为中国广播行业获得最新广播科技和解决方案,并满足各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平台。据报道,我国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将实现广播网络的数字化。作为我国媒体行业发展的一部分,2010年所有人都将可接收和观看数码电视,而模拟广播将于2015年停止。参加BroadcastAsia2005展会的有900多家国际企业,此外还有来自中国、法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和英国的参展团。BroadcastAsia2005展会于6月14-17日在新加坡举行,主要就媒体内容的创意、管理、及放送进行交流。
初次见到刘川平先生,是他作为拍摄中国第一部HDV高清晰数字电影《天怨》的编剧/导演出现在高清晰数字摄像机技术交流会上。个人名片:刘川平,DV作家,导演,中国电视制片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枫丹白露企划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电视连续剧《王震将军》《兰花儿》《一路风尘》等编导,电视纪录片《川江号子》《人熊共居》《老李与鸭鸭》《长发男人》《月亮女儿》《DV水日记》《什刹海畔》等导演讲述高清创作历程9月份开始拍摄的电影《天怨》,首先受到了来自摄像机厂家JVC的关注,因为,据JVC所知,使用这款ProHD高清晰紧凑型肩扛式摄像机进行电影拍摄的,刘川平先生应该算是第一位。对于DV爱好者来说,其
绕开移动运营商,新电视手机免费收看电视与电信运营商抢先推出手机电视业务相比,一项更令老百姓乐见的电视手机悄然问世。由美国天成科技公司推出的国内首款手机电视双模信号芯片已经面世。据悉,手机在安装这一芯片后,均可在手机上免费收看CCTV的电视节目。芯
中国广播影视业界的年度盛会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2005)已于8月28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BIRTV展览会作为中国广播影视系统最有影响、最具权威的设备展会,既是对广电市场新产品、新技术一年一度的大检阅,又是业内人士交流先进理念、促进合作、共谋发展大计的重要约会。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让我们再次回味带给我们无限惊喜和无限希望的BIRTV2005。一、展览会基本情况本届展览会展出面积45,000平方米,启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11个展馆,共有来自中国以及日本、法国、英国、荷兰、美国、德国等23个国家和地区412家中外厂商参加本次盛会。其中国际厂商185家,中国厂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