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3G快车增值业务前景无限

2007-12-27 11:51:28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马博热度:

  在过去的一年中,增值业务的发展迅猛,市场机制走向成熟,市场环境得到整顿。面临着3G到来的重大机遇,整个增值业务价值链上的各个企业都蓄势待发,等待着新一年的到来。

  发展环境改善

  增值业务发展呈现出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首先,在政策调控方面,国家进一步加大针对增值业务的管控力度。在信息产业部和各大电信运营商的共同努力下,增值业务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信息产业部在规范SP企业的整治过程中发出了重重一击,果断地将SP接入代码进行了统一。伴随着前段时间针对SP企业综合整治活动的告一段落和sp接入代码的最终统一,整个SP行业被纳入到了完善的监管之下,大批违法经营的中小型SP企业纷纷被淘汰出局,各个大型SP开始重视自身品牌建设,力图利用统一接入代码的契机来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转型之路,作为增值业务价值链上重要一环的SP行业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在增值业务价值链方面,运营商正在也将会继续发挥核心的作用。一直以来,移动运营商是整个产业价值链的主导。网络设备商、终端企业、SP、软件支撑企业都是这个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但3G带来的网络带宽的提高,移动互联网催生的多种业务给了手机终端企业挑战移动运营商主导地位的机会。诺基亚、苹果等国际先进终端制造企业所推出的与运营商进行合作的新型商业模式让中国的移动运营商感受到了来自价值链其他环节的越来越明显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各大运营商纷纷通过定制手机终端和跳过SP,直接与CP进行合作等方式,向增值业务价值链的前端延伸从而加大对价值链的控制力。根据RIM和诺基亚等推出的新型增值业务,移动运营商开始主动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业务的开发和调整,力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自身优势的技术和平台推出了受到用户欢迎的业务类型。

  在无线网络建设和发展方面,2007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移动投入数百亿元在奥运城市进行了EDGE部署,各大运营商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各自IP核心网络的建设。另一方面,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自豪的TD-SCDMA技术在历经五年多的发展之后,终于开始了商用之前的布网工作。随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TD-SCDMA网络的相继布设完成,中国也将进入真正意义上的3G时代。3G作为无线通信的高速公路,为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宽阔的道路。伴随着TD-SCDMA网络的全面铺设,3G的普及必将为中国电信增值业务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施展舞台。

  内容是发展关键

  根据信息产业部的权威数据,2007年我国的电话用户已经突破9亿,其中移动电话的用户超过5亿。增值业务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收入约占移动运营商总收入的1/4强。巨大的用户数量和优质的无线网络将会为2008年中国电信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一些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手机由过去语音沟通的工具,逐渐向多媒体工具演变。以iPhone为代表的拥有强大功能的智能手机终端汇集了声音、文字、视频等展示方式和互联网的广阔资源,使得以手机为载体的手机电视和手机广播等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而手机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其传播的准确性和即时性也为基于其上的手机广告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解决了手机终端和网络带宽问题之后,内容已经成为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的关键。整顿之前的SP行业之所以混乱就是因为其入门门槛较低,内容同质性严重,在没有突出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就只能依靠欺诈的手段来获取用户。而在现在这样一个干净的市场环境里,如果想要获得相对的竞争优势,就只能依靠内容。如何针对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业务内容,将是增值业务企业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要素,内容的价值体现也将是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的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

为您推荐

北京网通推小灵通增值业务 明年上半年正式商用

根据京华时报报道:在UT斯达康对外宣称将和网通合作、明年年初在北京推出“灵通无绳”的商用服务后,北京网通昨天也对外宣布,将在明年加大对小灵通增值业务的推广力度,包括灵通无绳、小灵通秘书台、小灵通定位等新业务均将在明年进行商用。据北京网通内部人士透露,根据网通的规划,网通将从1月起向北京部分地区的用户赠送灵通无绳电话机,以测试“灵通无绳”业务对小灵通室内信号覆盖的加强程度,同时,网通已经开始在内部测试小灵通秘书台和小灵通定位业务。不过,网通并未透露这三项业务商用的具体时间,但相关人士同时称,如无意外,在明年上半年,这三项业务均会正式商用,但其推出时间应为先后顺序,而非同时推出。此前,由于话费低廉

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及多功能机顶盒论坛暨新技术报告会

时间:2006年3月19日地点:北京饭店每年CCBN前一天在北京饭店的新技术研讨会已举办多届,会议围绕当年重点问题发表报告与研讨,可全程接待与会代表参加CCBN各项活动,参会代表以广电运营商为主,参会人数约在250人左右。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整体转换仅仅是数字电视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的数字电视应该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数字电视不能仅仅局限于看电视,还应该开发更多的广播式与交互式的增值服务。基本型机顶盒只能满足用户收看数字电视的需求,针对高消费人群,应该有增强型的机顶盒来满足他们更多的应用和需求。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技术研究委员会定于2006年3月20日在北京饭店

中国有线继续整合之路 瞄准增值业务蛋糕

这是中国有线自去年7月划归央视后的第一次公开展示。中国有线拥有4万多公里的国家广播电视光缆干线,联系着除港、澳、台地区之外的全国各省级地方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其成立的目的就是下传央视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以及部分地方节目的回传。自从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风潮盛起,省网在整合各地网络公司的同时,中国有线一直觊觎整合各省网。去年3月中电注资中国有线,5月国家开发银行200亿元贷款,都被认为是用来进行网络整合的。当时认为,广电只有像电信一样形成全国一张网,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效益。然而,就在去年7月,形势突变,中国有线易主央视。来自广电总局内部的一种说法是,这意味着总局在网络整合思路上的调整,整合使各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