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CMMB阵营相关人士透露,国家广电总局已经启动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全国建网的大规模招标工作。
12月11日,国家科技部公告称,《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研究开发与规模技术实验》已被列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并将获得经费预算4亿元。公告同时附带广电总局《课题申请指南》,显示该项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就是广电总局主导的CMMB。
拒绝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手机电视国家标准“大考”之后,国家广电总局主导的CMMB突然加快设备招标和网络建设进程,使得原本复杂的手机电视国家标准之争更加扑朔迷离。
尽管广电方面一再强调,招标、建网与此前的“大考”并无“直接联系”,但多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广电总局正朝着甩开国家标准、推进行业标准的方向大步前进。
广电拒“考”
10月2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向各技术单位下发《关于请提请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技术方案被测设备及相应方案的函》,要求各方2007年11月10日前提交方案,国标委、信产部与广电总局相关专家组成的测试组和监理组主持11月14日开始的33项标准测试。
此前公开亮相的中国手机电视标准有5种方案,包括新岸线T-MMB、泰美世纪CMMB、清华大学DMB-TH、华为CAB及中国标准化协会多媒体通信广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DMB。
其中,泰美世纪为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下属公司,新岸线公司、中国传媒大学、东南大学联合研发的T-MMB由信息产业部主导,在此种情况下,手机电视国家标准评选被认为是CMMB和T-MMB的竞争。
但是,CMMB拒绝参加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测试,评委之一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也拒绝参与测试组的工作,手机电视国家标准工作因此再次搁浅。
相关人士透露,在致国标委的复函中,广电总局方面明确表示,如果国标委支持CMMB由行业标准升为国家标准,就参与评选,否则不参与。
舆论认为,广电总局的做法属于“不给状元绝不参加科考”。
这让新岸线公司备感不公和委屈。因为对于新岸线来说,手机电视国标测评已经迟到一年—早在2006年8月,T-MMB就已经完成了外场测试,并做好了申报国标的各项准备。新岸线还向记者强调,“T-MMB标准是在广电总局的关怀和领导下研发出来的”。
按照国家规定,IPTV、手机电视等业务须由广电总局颁发牌照才能运营,电信方面主要通过与有线运营商合作的方式获取业务运营资质。因此,新岸线2005年选择手机电视标准构架时,服从了广电总局科技司提出的兼容全球其他3个基于DAB技术主流标准的要求。
12月19日,记者分别致电广电总局、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以及泰美世纪,得知记者的采访意图后,相关人士均三缄其口。不愿透露姓名的泰美世纪工作人员私下告诉记者,该公司内部会议决定,“项目”完成前不会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CMMB不自信
新岸线方面介绍,广电总局曾对T-MMB兼容性、高频谱效率以及纠错编码技术上的国际性创新大加赞扬,2006年3月,广电总局科技司领导在新岸线公司的会议室里做指示,要求加快推进T-MMB产业化步伐,并表示将在外场测试中全力支持T-MMB。
然而,我国地面数字传输系统标准的产生意外地成为手机电视国家标准统一的障碍。2006年4月,我国地面数字传输系统标准产生结果,广电总局主导的泰美世纪TiMi方案最终出局。2006年4月30日,数天前还要求新岸线加快研发进度的广电总局科技司突然通知新岸线,声称终止双方合作。
广电总局转而支持STiMi手机电视标准。业内人士介绍,半路杀出的STiMi标准就是由数字电视标准的失利者TiMi转换而来的。后来,StiMi才改称CMMB。
2006年10月,在奥运应用日见紧迫情况下,有关部门组织多部委联席会议
为您推荐
绕开移动运营商,新电视手机免费收看电视与电信运营商抢先推出手机电视业务相比,一项更令老百姓乐见的电视手机悄然问世。由美国天成科技公司推出的国内首款手机电视双模信号芯片已经面世。据悉,手机在安装这一芯片后,均可在手机上免费收看CCTV的电视节目。芯
韩国早在2003年年初就利用其cdma20001X网络推出了基于流媒体的手机电视业务。由于只有SKT和KTF两家公司拥有1XEV-DO网络,这两家公司从一开始提供的就是实时移动电视节目。而没有建设1XEV-DO网络的LGT公司,则推出了电视节目下载服务。两家公司提供的手机电视节目涵盖了所有主要
欧洲是WCMDA发展最快的地区,数据业务的增长速度也非常快。目前,已经有多家大的移动通信公司开通了基于移动网络的手机电视业务,但其手机电视业务大都处于初级应用阶段。尽管欧洲的数字手机电视业务还处在试验阶段,但是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欧洲将会采用的DVB-H标准。目前正在进行的最大的试验性项目有泛欧的InstinctProject、法国TDF集团在芬兰进行的FinPilot计划,另一个移动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