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美国律师事务所Coughlin Stoia GellerRudman& Robbins对外宣布,该公司已经向纽约南区地方法院提起针对分众传媒(FMCN.NASDAQ),以及特定高管和董事的集体诉讼,指控分众传媒,以及特定高管和董事因信息披露不全,违反了1933年《美国证券法》。分众传媒发言人嵇海荣对记者表示,对此集体诉讼案,目前暂不发表任何评论。
根据起诉书,分众传媒于2007年11月1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一份F-1/A注册申请书。11月6日,作为注册申请书的一部分,分众传媒二次售股的招股说明书开始生效,其中包括面向公众发售超过135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发行价为每股64.75美元,融资8.88亿美元。
原告方称,在注册申请书和招股说明书中,分众传媒并未披露由于在互联网广告领域开展了多笔收购,而导致毛利率受到负面影响的事实,这种行为违反了1933年《美国证券法》。
此后的11月19日,分众传媒在美国股市收盘后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07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由于在互联网广告领域开展了多笔收购,分众传媒的毛利率出现下滑。受此消息影响,分众传媒股价于11月20日大幅下跌,由57.15美元跌至52.00美元,并且交易量巨大。
因此,原告方CoughlinStoiaGeller Rudman & Robbins希望代表所有于11月7日左右在分众传媒二次售股(Secondary Offering)中购买其美国存托凭证的投资者,要求被告赔偿损失。
11月27日,分众传媒股价报收于50.53美元,自11月2日的65美元的收盘高价,已累计下跌超过22%。
近期,受美国股市和全球股市大幅走低,以及中国概念股普遍的财报不理想的共同影响,包括新近上市的航美传媒、巨人网络在内的众多中国概念股股价自10月底、11月初已经普遍下跌超过20%。
据不完全统计,巨人网络已经由11月1日的上市开盘价18.51美元,被“腰斩”至11美元附近;九城(NCTY.NASDAQ)股价受其财报影响也从11月初的34美元附近,一路下跌近40%;而像如家(HMIN.NASDAQ)、金融界(JRJC.NASDAQ)等其他在美上市的公司也均未能躲过市场信心下降的影响,股价的下挫幅度也已超过30%。
尽管本周以来的两个交易日在美国股市反弹的影响下,中国概念股呈现涨跌互现,其中门户、搜索、网络广告、网络游戏、在线旅游等概念股涨势喜人,但分析师认为,由于此前众多中国概念股股价的大幅缩水,短期市场的反弹还不足以弥补这些公司的跌幅,反观各家公司在公布财报后的股价表现,市场对于那部分业绩稳定的中国概念股还是持比较看好的态度。
为您推荐
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城市扩张到38个城市,从50栋楼宇发展至15000多栋楼宇,从最初的月广告营业额100多万元到现在月广告营收超过4000万元,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最佳投资案例”,也成为这十几年来中国传媒市场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一、非典型电视时代的崛起从2003年起,一种以电视广告为表现形式的户外广告悄然兴起。从楼宇电视到卖场电视,从公车移动电视、铁路电视到出租车上的电视,户外广告市场在不知不觉之间被带入了一个动感化、数码化的全新时代。而与此同时,作为最主流的媒体,电视广告的有效性正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人们的资讯方式和娱乐方式日渐多元化的时候,电视在人们生活中,尤其是都市主流消费人
日前,“中国楼宇电视广告标准研讨暨聚众传媒荣膺行业成长冠军发布会”在沪召开。来自传媒界、广告界、学术界、专业调研机构等业内外众多专家,就新兴楼宇电视媒体的飞速发展及楼宇电视广告标准等热门话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探讨。会上还宣布:中国楼宇电视媒体的领跑者——聚众传媒凭借连续三年以每年240%的高速年增长率被《中国企业家》等媒体评为“2005年度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冠军。关注聚众,“楼宇电视媒体增长不可思议”近年来,新兴楼宇电视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引起世人愈来愈多关注的目光。权威市场研究机构——CMMS(中国市场与媒体
楼宇电视广告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吸引越来越多的业者分食大饼。但由于楼宇电视媒体起步较晚,行业标准的缺失,业内人士呼唤尽快出台行业标准。聚众传媒日前借在上海召开的中国楼宇电视广告标准研讨会之机,率先发布了楼宇电视广告五项标准。标准一:楼宇电视广告每天播放次数不得少于60次,杜绝少播漏播现象的发生。标准二:以点收视成本(覆盖场所多少)作为广告价值计算准则。标准三:楼宇电视媒体不是单一媒体,广告必须真正做到全国性联播才有效。标准四:楼宇电视媒体要“聚焦受众”,并实现对目标受众的“全程渗透”。
由信息产业部科技司主持的“基于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的数字视频广播编码播出与接收系统”12月14日在北京通过专家技术鉴定。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完成数字视频广播系统的技术构建。这个项目由联合信源数字音视频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牵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北京算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包括5位院士在内的14位专家参加了该项目的技术鉴定。专家组认为,这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