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遭到各方势力的反对,WiMax仍然凭借美国政府的影响力,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批准为第四个3G标准。
由于WiMax采用的是跟中国的TD-SCDMA同样的TDD频段,中国TD-SCDMA的国际化会受到影响吗?从目前的技术以及市场的角度看,TD-SCDMA与WiMax相比仍然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从企业角度来看,与传统的通信巨头相比,采取“全面发展”策略的中国通信企业华为、中兴有可能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WiMax的诸多问题
WiMax被批准为3G标准,虽然解决了一直困扰其发展的频率问题,但对WiMax而言,技术成熟度以及政策障碍等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中国的TD-SCDMA在2000年被国际电联正式批准为国际三大3G标准之一,并从此开始了漫长的产业化道路,WiMax的加入比TD晚了整整7年。
目前,WiMax主要包括802.16d版本的固定WiMax以及802.16e版本的移动WiMax。
TD联盟秘书长杨骅指出,WiMax的优势在于数据业务,而TD-SCDMA在于移动、语音的综合展现,两者并不构成完全的竞争关系。
但WiMax与其他3G技术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不足。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802.16e在技术上还是不成熟的。
展讯CEO武平表示,WiMax标准从技术来讲还在研发状态,而TD从技术上来讲已经超越了研发,是一个产业状态,所以WiMax不会影响TD,至少在中国不会有影响。
WiMax本身具有的技术不足成为其下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T3G科技有限公司CTO张代君认为,固定WiMax与移动WiMax并不兼容的先天性缺陷也制约了WiMax其影响力的发挥。
大唐集团总工陈山枝也指出,从产业链角度来看,802.16e目前只能支持数据卡上网以及游牧式移动性的接入,而在手机终端上尚没有产品面市,无法实现用户在移动状态下的无缝切换,尚不具备三个主流3G标准的性能,相对TD并无优势可言。
国际化较量
除了技术问题之外,WiMax将与TD-SCDMA共同争夺TDD频段被认为是对TD造成的最大威胁。
但TD联盟秘书长杨骅认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WiMax被批准为3G标准对TD而言是利好消息,这证明了发展TD-SCDMA的正确性,TDD方式会被更多的人接受。
到2006年底,全球WiMax许可证发放了1028个,WiMax试验项目已达275个。
WiMax论坛主席Ronald Resnick在“第三届全球WiMax高峰会议”上表示,现在全球已有27亿人实现了WiMax网络频谱覆盖,今年底将达到40亿人。
但实际上,真正大规模商用WiMax网络的运营商只有美国的Sprint和韩国的SKT,Sprint的巨大投资使其业绩和股价都出现了大幅下跌,而SKT的WiMax用户寥寥可数。
中国虽然还未发放任何3G牌照,但TD将在中国建网已经没有任何悬念,按照杨骅的说法,明年计划发展2000万用户。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中国市场TD肯定将占有一席之地之外,欧洲市场已经基本被WCDMA所占据,而在美国市场,CDMA2000的实力也不容忽视,WiMax虽然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但CDMA2000同样也有政府支持,这决定了在发展WiMax的问题上,美国企业不可能形成合力。
或将影响电信市场格局
在目前的几大3G标准中,各个通信企业的“站队”也非常明确。
支持WCDMA的主要是爱立信,且已经完全退出了WiMax研发。高通也在CDMA2000标准上拥有绝对多数的知识产权,并成为CDMA2000的最大倡导者和推动者。此外,支持中国TD-SCDMA的主要是大唐和中兴,支持WiMax的则包括英特尔,以及目前3G标准上比较失意的三星、摩托罗拉及北电。
招商证券电信分析师秦蓁认为,虽然WiMax加入3G将打破现有的三足鼎立的格局,并引起爱立信、高通以及大唐的强烈反对,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产品线最为全面”的
为您推荐
继9月独家获得陕西电信IPTV项目后,近日,中兴通讯再次独家中标江苏电信IPTV项目,整个项目初期规模为10万用户,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IPTV网络,又一次验证了中兴通讯在IPTV领域主流厂商的实力。随着宽带网络的迅速发展,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IPTV业务是构建未来数字化家庭的切入点和基础,是电信运营商实现向用户提供集语音、数据、视频业务等在内的“Triplay业务”的重要环节。开展IPTV业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服务,已经成为全球固网运营商关注的焦点。江苏电信IPTV项目,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包括江苏、陕西在内的首批试点,也是中国电信继陕西之后第二个正式宣布中标结果
“3G是未来,不做意味着未来一点机会都没有。”陈青无奈地说,但目前巨大的投入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回报时间表。对他们来说,3G似乎成了鸡肋——不投入就意味着没有未来,大投入不一定有大回报,甚至可能对搏杀在2G市场的企业经营带来新的风险本报记者孙燕飚发自广州尽管3G呼声越来越高,政策也日渐明朗,但在处于产业链末端的大部分手机终端生产商眼里,面前仍旧是一个充满无数问号的迷局。目前,除华为、中兴、夏新三个厂家已经在海外3G市场有所收获外,包括TCL、康佳、联想在内的国产手机第一阵营厂家和金立、创维等新兴厂家都还徘徊在投入多少、如何投入、成效如何等的矛盾中。对他们来说,3G似乎成了鸡肋——不投入就意味着
根据通信产业报报道:近年来,中兴通讯在PSTN、PHS、固网NGN以及移动3G研发和建设基础上,于2005年9月21日,作为全球领先的下一代网络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北京率先发布了针对传统网络转型,面向新时期固网建设,基于NGN的新型“固网3G”整体解决方案。聚焦网络转型在固网业务转型突破的过程中,NGN成为最重要的目标。部署软交换,将业务从单一的话音业务向数据、多媒体等综合业务转变,从“固定”领域向“固定”和“移动”的融合转变,从“面向端口”向“面向客户”转变。目前固定通信有三大焦点,现网的优化和改造:通过PSTN和PHS各自的优势,构建统一的大本地网,目标是实现PSTN的智能化和移动化。
全球最大的手机网络厂商爱立信公司计划通过与中兴公司合资,在中国开发3G标准。爱立信公司今天在上海举行了在中国推广其网络和设备的会议。它在5月19日与中兴公司签署了开发中国的TD-SCDMA标准的协议。爱立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思文凯在7月份时曾表示,爱立信公司预计中国将在今年发放3G执照。思文凯相信,与中兴公司合资将有助于爱立信公司降低成本,发展与中国本地运营商的关系。他曾说,3G服务的推出会增加网络设备订单。一些分析人士称,中国厂商设备的价格比爱立信和诺基亚的价格低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