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芯片大王联发科3G前夜杀入TD上游

2007-09-17 10:57:05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李晶热度:

  3.5亿美元收购美国ADI公司手机芯片部门,台湾头号手机芯片厂商联发科(MTK)终于赶在中国3G前夜一脚踏进中国TD-SCDMA的掘金场,同时也赢得了三星、LG这样的全球大客户。

  9月10日,联发科(MTK)宣布与ADI(美国模拟器件公司)签署协议,以现金约3.5亿美元取得后者旗下手机芯片产品线相关的有形及无形资产和团队,该笔交易于2007年年底前完成交易。次日,本次收购事件的另一关键性角色——ADI的合作伙伴的大唐移动与联发科发表声明称,将不对此前大唐移动与 ADI原有的合作模式——“ADI硬件+大唐底层协议”——做任何调整,延续合作以共同推进TD终端产业的发展。

  联发科技(MTK)首席财务长喻铭铎告诉记者,“整个谈判在三四个月内完成,很顺利。”喻称,联科发通过收购获得一支近400位具有丰富产品开发及客户服务经验的专业团队,而且还获得了三星、LG等国际主流手机企业客户群。此外,公司将获得约200项专利权,这将有助于提升MTK未来在国际市场上的知识产权竞争力。

  买卖

  联发科目前是国内手机基带芯片市场最大的提供商,占有40%以上份额,凭借相对低价策略赢得了波导、TCL、联想、康佳等国产手机厂商。近几年联发科收购不断,已收购的公司包括扬智、明基旗下的络达科技、宜森科技、美资厂商NuCore以及北京博动科技等。

  “在今年三季度中国移动的TD手机招标中,大部分用户将使用ADI提供的第二代芯片产品。此外,大唐将核心技术之一协议栈软件授权给了ADI。所以对于联发科来说,这是一桩非常划算的买卖。”埃森哲中国公司分析师咨询师单佟江称。

  联发科内部人士称,ADI手机芯片业务遍及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也是MTK所青睐的。“英国、美国、丹麦、爱尔兰、印度等地的ADI手机芯片部门将成为MTK开发国际市场的先导部队,这些主要布局在欧美的营运点与MTK原先主要布局在亚洲的营运点,可以支撑MTK全球化扩张的战略布局。”

  依据ADI2006年公布的营收数据,此手机芯片产品线去年一年的收入为2.3亿美元。而且,ADI也给MTK留下了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团队,这400名员工的平均从业年限超过了13年。

  “不过问题在于TD产业链漫长、3G业务复杂。”单佟江称。TD产业链核心环节在于核心套片厂家、协议栈厂家,一直被本土厂商控制,而当时在研发生产TD核心套片的5家厂商中,国内主要有凯明、天鸉、展讯和重邮信科,国外厂商则只有与大唐移动合作的ADI。

  据知情人士透露,联发科早先曾与重邮信科有过接触,但双方并未谈拢。不过,对于联发科来说,大唐无疑是更好的合作对象。事实上,“在这场谈判之外的大唐移动其态度并不能直接左右ADI,大唐移动只是ADI的技术合作伙伴而不是股东。”一业内人士称。而对于大唐来说,联发科在手机芯片研发和营销上可谓经验老道,同时现金流充沛。

  布局

  “国内中低端手机的竞争白热化,作为上游芯片厂商的联发科不断被压价,其必须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单佟江称,有“台湾股王”之称的联发科在资本一直以并购不断制造亮点著称。而进军内地TD市场,对于联发科股票是绝对利好消息。

  联发科在资本市场一直是长袖善舞。2006年12月,联发科以6.06亿新台币的价格收购明基将旗下子公司络达科技的31.55%股份。

  “络达的核心业务是手机射频芯片业务,联发科采用市场不能理解的高价收购络达的真正用意在于赶在大陆3G启动前迅速强化射频芯片业务。”一业内人士称。 据了解,络达在国内手机芯片占有一席之地,络达近年一直为展讯科技提供小灵通的射频收发器。而展讯是在国产3G标准TD-SCDMA芯片技术上比较领先。

  不过,对于联发科来说,新部门的整合和真正切入到TD-SCDMA的产业链中都将是不小的挑战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

为您推荐

神秘公司6亿美元北京造芯 台湾公司身影隐现

近日,一家名为FullcompInternationalInvestment(阜康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阜康国际”)的公司与北京市政府签署协议,在北京林河工业开发区建设两座8英寸芯片生产厂。该项目投资额共6亿美元,分两期进行,预计2007年二季度建成投产,规划月产能为5万片。神秘投资人“这是仅次于中芯国际12英寸芯片厂的重点投资项目,将增加北京与上海之间竞争半导体产业龙头的砝码。”北京市经济委员会科技处人士对记者说。他透露,该项目由北京市政府与林河工业开发区提供土地与建厂,总价值约为1亿美元,阜康国际前期将注入1亿美元现金在林河工业区注册成立一个全资子公司——阜康同创(北京)微电子公司(

台湾放宽对大陆半导体液晶面板低端项目限制

台湾地区半导体封装测试、液晶面板企业终于可以稍稍松口气了。4月27日,台湾对外正式宣布,自4月28日起,“低端半导体封装测试”与“4英寸以下面板中段制程”项目,由“禁止赴大陆投资项目”改为“一般类项目”。这意味着,一直被视为“两兆双星”、延迟许久的台湾半导体封测厂与面板企业终于可以小步迈进大陆了。半导体产业观察家莫大康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是顺应两岸产业发展的措施,只是高端项目依然严禁,开放力度不够。已在大陆拥有生产基地的一相关公司表示,将进一步增资大陆,扩充生产线。全球最大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日月光公司发言人刘诗亮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我们会等待进一步的投资政策细节,做好评估。”目前,

大陆手机厂商在台湾3G市场占有率已接近30%

7月27日外电消息,目前在中国台湾的3G手机市场上,台湾经销商推出的手机产品销量正在逐渐提升,有望于本月突破10%的市场份额。预计多普达CHT9000、明基-西门子S81以及英华达的OKWAPi900在7月份将总计售出一万部,占据台湾市场3G手机总销量的10%至15%。然而尽管发展态势良好,但目前台湾本土厂商所推出的3G手机明显不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索爱以及三星等国际厂商的产品更受用户欢迎。此外,即便与中国内陆手机制造商相比,台湾本土厂商在市占率方面也要大为落后。目前包括中兴、夏新以及华为等中国内陆厂商在台湾3G手机市场上的联合占有率近于20%至30%之间。此外,国际知名品牌的不断涌入还在给台

中国台湾三大芯片商投资大陆将促进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

新闻背景事件据华夏经纬网报道,在中国台湾工商界的一片声讨声中,中国台湾有关方面终于松动了半导体企业投资大陆的政策。半导体是中国台湾的支柱产业,因担忧技术外流,此前规定该技术的“登陆标准”为0.25微米。即便是这种落后工艺,台企若要拿到“通行证”也要通过多道门槛。2006年12月19日,“中国台湾经济部”对外宣布,中国台湾三大芯片商台积电、力晶、茂德均已获准赴大陆投资,正式对中国大陆开放8英寸0.18微米半导体技术,由此可能会引发中国台湾工商界新一轮投资大陆的热潮。计世资讯(CCWResearch)观点计世资讯(CCWResearch)分析认为,中国台湾三大芯片商“西进大陆”进行投资,将促进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