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的标准,标志着历经11年立项研究,5年的漫长而曲折的标准之争,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这一项关系到我国拥有自主产权的数字电视产业标准的出台,经历了如此漫长的时间,广泛地牵涉到各方参与者,关系到整个庞大的数字电视民族产业。因此,在标准出台之时有必要对标准化的演变过程作一个注脚,思考标准化过程的得与失,展望后标准化问题,这无疑对我国数字电视业务的市场化推广以及对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催化有着重大的启发性意义,对我国在其他技术上的标准化工作(如手机电视、IPTV等标准)也有着宝贵的借鉴性意义。
一、 数字电视产业及地面传输技术
1、数字电视及其产业现状分析
数字电视是指从电视信号的采集、编辑、传播、接收整个广播链路数字化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数字电视具有高清晰度的电视画面、优质的音响效果、高质量的数据压缩能力、抗干扰能力强、扩展功能多等特点,另外,实现数字化可有效实现传播渠道的双向化,为个性化收视、娱乐互动提供基础。正由于有着比传统模拟技术更多的优势,在9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各国先后进入了电视数字化时代。2000年美国大约有125家电视台开始传送数字信号,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正在努力在2007年前全部完成数字式的过渡。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对于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远景规划,我国将于2015年将全面实现数字化,完成模拟向数字的过渡,届时将停止传送模拟信号。因此,一个庞大的数字电视产业市场的兴起完全可以期待。
按照数字信号的流程,可以把整个数字电视产业链依次划分为节目源的制作及频道运营、渠道运营及用户接收三个环节。数字电视的推进过程也就是分别在节目源制作的数字化、频道运营设备的数字化、传送渠道的数字化和用户终端设备的数字化。节目源的制作居于产业链的上游,是产业链中规模大、最有创意的环节。节目源制作方主要是电视台和从事影视节目制作的公司,频道运营方主要是各级各地的电视台,在这个环节数字技术推进较早,目前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数字节目制播一体化。这个环节的设备数字化需求虽然比较大,但基本上为国外的标准及其设备垄断。目前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聚焦点是渠道运营的数字化和用户端设备数字化。渠道运营居于产业链的中游,其数字化的进程不仅可以实现渠道运营商业务模式转型,同时也可为前端和用户端设备商带来巨大的市场。用户接收涉及到用户端设备的数字化,从而给予机顶盒产业和数字电视机产业极大的市场想象空间。
通过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分析,不难看出传送渠道居于产业链的中心的位置,传送渠道的数字化发展直接制约着整个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因此,数字化传输技术的发展及其标准的确立会直接影响整个数字电视产业上下产业链的技术应用和标准选择。
2、地面传输技术及其重要地位
目前,数字化传输主要包括地面传输、有线电视传输、卫星电视传输和IPTV传输四种方式。这四种不同的电视传输方式都可以满足同一用户收看数字电视的需求。不同的传输技术有着不同的技术特质,地面传输技术与有线电视、卫星电视、IPTV传输相比,有其独特的技术优越性。地面传输方式的传输途径灵活、便利,尤其在自然灾害或战争状况下,电缆、光缆可能被破坏,有线电视信号和IPTV可能也无法传送,而地面无线传输却可以灵活地假设信号发射台,通过无线发射数字信号,因此从某种角度而言地面传输方式是最可靠、
为您推荐
“微波数字电视”是指使用微波通信的数字化电视。利用固定天线接收信号的普通电视机的微波数字电视已于2003年12月在东京、大板及名古屋三大城市的部分地区开播。此外,还准备于2006年春开通便携终端的微波数字电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在微波数字电视中面向电视机和面向便携终端的服务有何不同。微波数字电视利用470M~770MHz即“UHF频带”发送无线电波。每家电视台将其中的约5.6MHz带宽等分成1
一、展会背景介绍数字电视是我国电视领域采用的最新先进技术。从节目制作、编辑到传输、播放、接收均采用数字技术,与现正在使用的模拟技术相比,具有清晰度高、存储方便快捷、信号稳定、可与用户互动等优点。2004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数字电视发展元年,2015年全国将停播模拟电视信号,取而代之的就是数字信号。东北地区计划在2010年前完成电视数字化进程,工程浩大、任务艰巨、影响深远。东三省广电局为加快数字电视发展,于2005年6月16日至19日在沈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2005沈阳国际数字电视广播通信网络展览会”。电视台、数字电视和电视节目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受益群体非常之大,观众的参观热情要高于房
指导:信息产业部国家广电总局主办: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组委会(CDTF)协办: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国家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AVS)《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杂志社北京华彩乐章广告有限公司支持媒体:《中国数字电视》《人民邮电报》《中国电子报》《计算机世界》《微电脑世界》《网络世界》《中国多媒体视讯》《中国广播电视报-产业周刊》《电信技术》《IT经理世界》《新经济导刊》《通信商业周刊》《通信世界》《流媒体世界》《消费电子世界》《广播与电视技术》《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数码精品世界》网络支持: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