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指出:有人+有钱≠青少年喜爱的网站

2007-09-03 09:27:48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杜晓热度:

  8月26日,中国青年报一版刊发《青少年网站建设拒绝面子工程》一文,引起关注。事实上,青少年网络建设问题,近年来日益受到各级团组织的重视。虽然整个团属网站的信息体系越来越完善,但在许多地方团属网站作为一个工作实体网站,并不能切实发挥作用,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和对青少年的吸引力都乏善可陈,反而一些民间的青年网站日益红火,呈现出“草根”热过“官方”的态势。

  究其原因,不少地方的团干部认为是缺钱缺人导致了地方团属网站的日益式微。然而,有人有钱了就一定能建设好青少年喜爱的网站吗?

  青年人是最有活力,最富创造性,最具可塑性的群体。没有多少青年会对充斥着会议新闻、工作总结、理论宣传的网站感兴趣。可以想见,这类网站除了能展示成果外,对于青少年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可谓微乎其微,甚至还会导致他们敬而远之。而最终造成的结果是,离有关方面所提出的“占领青少年网上舆论阵地”的目标越来越远。

  有识者早已指出,要想建立真正的贴近青年人,为青年人服务的网站,必须要求网站的建设人员转变观念。旧有的观念已经令青少年网站建设举步维艰,新观念亟需确立。

  首先是公共服务意识的确立。其本质就是要求网站建设者按照青少年的意愿和偏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想青年人所想,急青年人所急。许多青少年网站建设者在建站之时只是想着给“上面”看,并没想着给“下面”用;仅有政绩意识,并无服务意识。如此心态下建设出的青少年网站必然是死板的、生硬的甚至是面目可憎的,往往导致后期的维护工作青黄不接,被人讥为“网络面子工程”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对于青少年网站体系建设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定位。团组织建设网站必然要求网站承担团组织工作和为青少年服务两方面的职能,工作和服务如何有效地统一和平衡是一个难题。按照目前的情况,很难要求地方团属网站集中人力财力同时建立一个大规模的服务性门户网站,再加上一些地方团组织公共服务意识的缺乏,便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工作网站体系已经异常庞大,但是服务网站体系依然薄弱,即所谓的青少年网络体系“结构性失衡”。

  此外,还要实现网站建设主体的多元化。笔者注意到,目前青少年自发建立的许多民间公益网站展现出很强的生机和活力。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探索“工作归官方,服务归民间”的模式,即官方主要负责青少年网站中工作内容的建设,至于服务的内容则在官方有意识的引导下由民间人士或者青少年自己来完成。实际上,广州青年网已经为上述的网站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范本。这个由志愿者自发建立的网站已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团广州市委也有意识地加强领导,专门成立了广州青年网团支部。在“官方”与“民间”二者有机结合下,一种新型的、积极向上的、运营良好的、具有强大亲和力和聚合力的青少年网站已经呼之欲出。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

为您推荐

中国网通携手上海文广大举进军全视频网站

视频网站的火爆引来巨鳄。11月2日,网通上海分公司携手上海文广打造的“宽带我世界·上海”正式上线,该网站不仅彻底打破传统网站模式,引入“全视频”概念,而且这还仅是网通从技术运营商向多媒体服务提供商转型的第一步。据了解,该网站采用全视频化的表现形式,目前设有电影、电视剧、直播、音乐、体育、财经、游戏、夜上海等11个频道,拥有1.5万小时的视频节目内容。东方宽频一位负责人透露,其电影频道汇集全球重量级电影大片近300部;电视剧频道拥有剧集1000余集;音乐频道囊括200部专辑、数千首单曲和MV;直播频道能够同步直播十余个频道的电视节目。与目前视频网站大多通过聚集人气吸引广告的盈利模式相比,该网站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