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各区元宇宙政策一览

2023-11-07 08:44:29来源: 热度:
近年来,“元宇宙”这个词逐渐成为一股热潮,频繁地走入大众视野,国内多个城市也在布局相关产业,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
抢占新赛道主动权,杭州多个城区也开始布局“元宇宙行业赛”,余杭区和钱塘区甚至给出了最高1亿元的项目资助。


上城区


为贯彻落实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支持元宇宙技术创新,加快元宇宙企业集聚,构建元宇宙产业生态,打造元宇宙产业发展高地,上城区正式发布加快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一、支持对象

本措施适用于新落户在上城区并开展合法经营,以区块链、人工智能、交互技术、高性能计算芯片、XR终端等元宇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基础软件开发、终端设备研发,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数字内容生产等为主营业务的元宇宙企业。

二、支持政策

1.创业扶持

对新落户的元宇宙创业项目,经认定,给予10-20万元一次性开办补助。(责任单位:区科技局)

2.办公补助

对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企业,经认定,按实际支付租金的最高50%给予补助,单家企业最高200万元/年,最长补助期三年。(责任单位:区投资促进局、区科技局、区发改经信局)

3.研发补助

对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以上(含)的元宇宙企业,经认定,对当年实际研发投入给予最高30%补助,单家企业最高300万元,最长补助期三年。(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税务局)

4.成长激励

对首次上规纳统的企业,经认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1亿、3亿、5亿、10亿的,经认定,分别给予10万、30万、50万、10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区发改经信局)

5.人才引育

对元宇宙领域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经“金靴奔跑”创业项目评审,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创业补助。对入围各级重点人才计划遴选人才计划的,按规定给予相应的人才奖励。支持重点企业实施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自主认定。(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人才办)、区科技局、区发改经信局)

6.金融支撑

推荐企业纳入风险池支持,按照一年期 LPR的50%给予贷款贴息,每家企业每年可享受贴息的最高贷款金额为1000万元。对成功在境内外直接上市的元宇宙领域企业,经认定,给予最高750万元补助。(责任单位:区金融办、区科技局)

7.标杆场景

支持企业打造具有上城特色的元宇宙标志性场景。对列入国家、省、市级应用试点(示范)的项目,分别给予主导单位50万、30万、10万元的补助。(责任单位:区发改经信局、区科技局)

8.生态建设

对在上城区举办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元宇宙领域峰会、论坛、展会、大赛等活动的单位,经认定,按最高不超过审定支出的50%,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金支持。(责任单位:区科技局)

三、附则

1.本意见扶持资金由区财政局统筹平衡。同一项目按从优从高不重复和进档差额原则进行补助。上级已有补助的,本政策补助含区级配套资金。

2.当年存在欠薪欠资行为、发生违法犯罪行为和出现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较大责任事故的企业、机构和个人,不能享受扶持政策。扶持对象须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骗取、套取财政资金等违规行为,将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3.本意见自2023年7月13日起实施,试行期一年。

咨询电话

区发改经信局  0571-89500540

区科技局   0571-89500607

区委组织部(人才办)0571-89500314

区投资促进局  0571-89501387

区金融办  0571-89501275



拱墅区

4月10日,拱墅区与腾讯签下项目合作协议。

腾讯将引入自身在电子竞技领域长期积累的资源,围绕原创内容、电竞赛事、产业链条、城市场景等方面进行重点规划和投入,助推拱墅区快速发展电竞数娱、虚拟数字、元宇宙等新兴产业。

目前,拱墅区已经将元宇宙的具体场景落地武林路,打造“元宇宙一条街”。

拱墅区利用AR技术,让武林路的直接空间升维,计划创造出了一条元宇宙武林路。

比如,在武林路9号和梅鹤堂的赛博朋克元宇宙世界,设置了俄罗斯方块、时空大门、时空黑盒、经典武林事等场景。一张“华为AR地图”,就可以带你畅游武林路。



西湖区

为大力发展西湖区元宇宙产业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数字社会和实体社会的深度融合发展,构建西湖区未来产业体系和竞争优势,特制定本意见。

一、支持对象

在文三数字生活街区范围内注册、纳税和生产经营,并从事数字孪生、人机交互、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AR/VR/MR)、区块链等元宇宙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的独立法人企业和机构。

二、扶持政策

(一)鼓励技术创新

1、鼓励技术创新。鼓励元宇宙产业相关企业围绕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AR/VR/MR)、区块链等核心底层技术研发,经认定给予研发项目技术研发费最高30%、单个项目最高200万元的补贴。

2、培育公共平台。支持链主企业、院校、研究机构联合建设涉及开源平台、开源社区、代码托管及开发测试、软件测试验证等领域的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对符合条件的,按不超过项目审定总投入费用6%的标准,一次性给予平台建设方最高5000万元补助。对通过发放适配认证证书、签订服务合同等方式年服务本地企业不低于100家(从第二年开始计算新增企业数)的平台,按其上一年度运营费用的30%给予最高300万元补贴。

3、培育开源生态。鼓励龙头企业面向元宇宙上下游产业链领域发布基础性、前瞻性的自主技术开源项目。支持基于上述开源项目的原创软件产品开发,对装机量大、贡献率高的优质原创软件产品,给予研发企业一次性最高100万元奖励。

(二)促进产业集聚

4、强化园区建设。支持元宇宙相关特色产业园(平台)建设。经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园(平台),一次性奖励产业园(平台)200万元、100万元。

5、推动产业集聚。鼓励元宇宙企业(机构)落地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发展,经认定以在地注册并实际开展办公为准,采用先缴后补方式,按不超过2000方2元/天·方的标准,给予房租补助,期限3年。

6、强化龙头引领。支持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元宇宙龙头企业来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发展,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达到1亿、3亿、5亿、10亿的元宇宙企业,分别给予15万、30万、50万、100万元(对进档的企业奖励差额)。

(三)鼓励场景应用

7、支持场景应用。支持围绕制造业“元宇宙”、文旅“元宇宙”、教育“元宇宙”、医疗“元宇宙”、会展“元宇宙”、商业“元宇宙”、数字艺术品交易“元宇宙”等领域开放一批应用场景,支持建设一批元宇宙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应用、新业态试点(示范)标杆,对列入国家、省级行业应用试点(示范)、且为主导单位的项目分别给予50、30万元的资助。

8、支持沉浸体验。对于在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内建设元宇宙场景应用和用户沉浸式体验中心(展厅)的,面积100平米以上的,经认定,给予一次性30万元的奖励。

9、鼓励办会办展。鼓励举办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元宇宙领域高峰论坛、创新创业大赛、展览会等,经审核认定,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类别,按照活动投入资金的30%给予一定补贴,最高分别不超过50万元、30万元、10万元。

10、支持协会(联盟)入驻。对于入驻西湖区并实际运行的国家级、省级元宇宙相关行业联盟(协会、联合会),并与西湖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将每年分别给予50、20万元的补助,期限3年。

(四)强化要素支撑

11、强化人才支撑。加大元宇宙产业人才引进力度,实施西湖区“英才计划”,对海内外元宇宙产业领域高层人才来西湖区创新创业的,给予最高500-10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支持。

12、加强基金支持。西湖区科创直投基金下设西湖区元宇宙产业子基金,重点支持元宇宙产业相关企业发展,并积极引导投资机构、金融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等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元宇宙企业通过上市、并购重组、再融资、发行创新性融资工具等方式募集资金。

三、附则

1、享受政策的企业(机构),注册地、纳税地必须在文三数字生活街区范围内。

2、享受政策的企业(机构),区内政策优惠扶持按“就高、不重复”原则进行资助(奖励)。同一项目、标准在低等次已作资助(奖励)的,晋升到高等次时可补足差额部分;区财政补助后,企业(机构)又获得市级以上(含)补助的,区财政补助资金视作已经配套,市级以上(含)补助资金纳入本意见补助总额。如遇上级政策调整的,以调整为准。特殊情况一事一议。

3、本政策支持总额以当年度财政预算为限。

4、享受政策的企业(机构)应无违法违纪行为,信用记录良好。当年发生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重大责任事故和发生较大群体性事件的企业(机构),不享受本政策。

5、本政策实行专项评审制度。由区文三数字生活街区领导小组、区发改经信局、区科技局等部门按年度定期组织专家评审认定,并在文三数字生活街区领导小组备案。享受政策扶持企业(机构)需留驻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发展不少于10年,中途退出的,需全额退回其享受的相关扶持政策资金。

6、本政策自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后施行,试行期一年。本政策由区文三数字生活街区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实施。具体由区发改经信局、区财政局负责解释。

7、西湖区其它在文三数字生活街区范围之外的经区政府认定的元宇宙产业集聚区可参照本政策执行。

8、本意见如与国家、省、市最新法律、法规及政策不一致时,以国家、省、市最新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准。

高新开发区(滨江)


通过研习梳理清华大学、毕马威等高校院所、咨询机构以及智库的元宇宙相关研究报告,以支撑元宇宙发展的六大核心技术为着眼点,阐述元宇宙的概念与发展现状。走访调研我区网易(杭州)、凡聚科技、中南卡通等典型元宇宙相关企业并开展企业研讨会,摸清我区元宇宙产业发展基础,分析我区与国内其他优势地区的差距,最终形成《杭州高新区(滨江)元宇宙产业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及建议》。

一、现有基础

杭州高新区(滨江)作为国家首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建设科技新城”使命,通过循序渐进的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了清晰的创新生态图谱,打造了较为完整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产业链。

我区联合高校共同举办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吸引和汇聚了一批元宇宙产业发展亟需的高科技人才;建设和运营人工智能(昇腾)计算中心、芯火双创基地、浙江5G开放实验室等一批高质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了元宇宙产业技术创新、创业孵化和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服务基地;培育和发展网易(杭州)、海康威视、大华技术、新华三、恒生电子、信雅达、连连科技、中南卡通、安恒等一大批具有行业话语权、全球竞争力的数字企业,形成元宇宙产业落地所需的从业人员、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生态,具有全国领先的元宇宙产业发展潜力,具备将我区打造成为我国元宇宙产业发展特色引领区的先发优势。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元宇宙必将引领科技产业链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元宇宙产业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我区现阶段应采用 “一个中心,两手布局”的发展思路,即坚持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积极布局基础支撑技术和场景示范应用,加大力度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可穿戴设备等元宇宙相关基础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同时积极谋划元宇宙在游戏、动漫、医疗、教育等行业的典型应用场景,从人才、技术、资本、生态方面合理布局元宇宙,加强产业监管和风险防范,争取在未来元宇宙产业竞争中掌握主动。

(一)多元人才引育,激发元宇宙创造力

依托浙大、北航“两院”科技高地优势,开展计算机、光学、材料、医学等多学科高层次人才、稀缺人才的增量引进,策划并实施人才的“选、用、育、留”,补足人才短板,提升元宇宙核心技术攻关能力。鼓励举办元宇宙创新创业大赛,支持建设元宇宙专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吸引元宇宙创业人才,发掘新型应用场景,探索商业营销模式,以创新赋能元宇宙产业发展。

(二)聚焦核心技术,打造元宇宙硬实力

瞄准元宇宙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攻坚芯片、力反馈、交互算法、感知显示、图像引擎、3D环境生成等元宇宙基础底层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学研合作开展元宇宙重点场景攻关,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引领前沿技术发展,加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聚焦元宇宙技术基础设施,依托网易、趣链、华为等大型企业,形成开放共享的算力网络、区块链、虚拟空间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立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降低元宇宙应用研发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体验,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三)厚植生态底蕴,创造元宇宙新魅力

发挥我区在游戏动漫、医疗健康、智慧安防等产业优势,围绕未来社区等场景打造元宇宙典型示范应用,鼓励和引导群众积极体验元宇宙应用,发掘元宇宙应用需求,培育元宇宙市场,带动元宇宙产业发展。引导元宇宙由“体验”向“刚需”的蜕变,形成健康、多元、可持续的元宇宙应用生态。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汇聚元宇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元宇宙产业联盟定期举办元宇宙技术、产业、生态交流分享会,促进产业协作与创新,实现资源的有效聚合与价值倍增。

(四)资本多元投入,提升元宇宙竞争力

通过政府产业资金的引导,带动网易、畅唐、中南卡通等企业资本参与到元宇宙的投资和建设中来,形成多元化投入,加速元宇宙产业发展。建立健全相关投资政策和规章制度,防范元宇宙投资风险,积极引导企业重视元宇宙风险和不确定性,避免企业为迎合概念热潮扎堆涌入元宇宙领域而导致偏离其经营路径,帮助产业和市场理性发展。

(五)落实监管责任,筑牢元宇宙保障力

提升主动监管意识,积极开展元宇宙科普活动,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理性的知识传播,向社会普及、宣传“元宇宙”相关知识、技术与法规、风险,提高民众认识、辨别能力。

遵循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总体基调,在数字资产确权、防范数字成瘾、加强内容安全等方面,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监管和风险防范,避免产业创新带来的社会和经济领域的新风险隐患。

余杭区


汇聚10亿元XR产业基金

今年3月,杭州未来科技城发布了“XR(XR,指Extended Reality,即扩展现实,通过计算机将真实与虚拟相结合,打造一个可人机交互的虚拟环境)产业计划”,布局元宇宙产业,将以XR空间站的4万平方米空间为核心,打造一个XR产业园区。

“XR产业计划”明确,力争五年内,培育XR上市企业5家,引培XR相关企业300家,扶持技术攻关和场景应用项目100项。

在具体的资助上,未来科技城也开出了大手笔:汇聚规模10亿元的XR产业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优质项目最高可享受500万创业风险池、让利性股权投资基金和跟进投资基金等支持。

加大对XR产业人才引进力度,实施“顶尖人才项目”政策,最高给予1亿元的支持。

形成一套XR专项人才培育机制,给予“一人一策”最高1300万元奖励,分层次给予梯队人才奖励。

完善XR人才服务保障,最高给予300万元安家费补助。

杭州未来科技城,是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目前,杭州未来科技城已经集聚XR产业相关企业超70家,产业链覆盖场景内容、底层技术、设备平台等上下游内容。

富阳区


杭州市富阳区实施产业强区“六大工程”行动方案

(2022-2024年)

为全面贯彻区第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区主战略,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并进,培育富阳成为全省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形成“重要窗口”城市范例的标志性成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定“一图三立四景”不动摇,对标“再造一个产业富阳”主题主线,围绕主攻产业,强化企业培育和项目引育,深化要素保障,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走出一条高新绿色产业成为主导、科技创新驱动更加有力、转型发展动力显著增强、发展质效明显提升的产业强区道路,全面加快产业新动能立起来。

(二)主要目标。围绕产业强区“五年倍增”计划,力争到2024年,实现以下目标。

关键性指标实现新提升。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达37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530亿元,农业增加值达53亿元;三年累计完成制造业投资300亿元;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年支出31.5亿元,投入强度达3.2%以上。

标志性产业实现新进展。标志性产业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新增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0个,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0个、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个,力争落地百亿元以上项目1个,标志性产业集群基本成链。

支撑性企业实现新突破。累计培育“雄鹰行动”“鲲鹏计划”企业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隐形冠军”企业8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家、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700家、上市企业10家。

高能级平台实现新成效。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列入全省高能级战略平台培育名单,杭州富春湾新城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滨富特别合作区成为全省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园,建成产业园(小微企业园)15家以上,培育四星级及以上小微企业园区3家。

二、行动任务

锚定“一年大提升、三年大变样”,围绕高质量打造创新活力图景,集中攻坚产业、企业、项目、创新、平台、要素,实施“六大工程”,为产业强区主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一)攻坚实施产业提升工程

坚持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建立完善主导产业“链长制”,实行“一链、一策、一方案、一专班”,加快打造具有富阳辨识度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1. 壮大高新制造业。坚持发展高新制造业,大力推进光电通信、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数字安防(智能视觉)、集成电路五大标志性产业链。

光电通信产业。紧盯光通信主基地、光电激光新动能、光电照明和光电能源新领域产业领域,加快发展光电通信产业。到2024年,光电通信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

智能装备产业。主攻特色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电网装备、高效节能环保装备、先进物流交通装备和智能网联汽车装备五大产业,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产业。到2024年,智能装备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做实产品研发和研发产业化,推进“葛洪丹谷”建设,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体外诊断等产业。到2024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

数字安防(智能视觉)产业。重点突破工业视觉、虚拟现实(元宇宙),培育发展视频芯片、图像识别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到2024年,数字安防(智能视觉)产业规模达到120亿元。

集成电路产业。加大集成电路产业培育,新引进一批芯片设计、封装测试以及配套材料项目,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到2024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40亿元。

2. 做优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数字信息、科技研发、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城市CBD商圈影响力,积极发展高端商贸、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壮大数字新零售产业,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到2024年达到510亿元。

3. 发展美丽经济。全力打响杏福万市、营地之乡、稻香渔山等区域品牌,深入推进本地农业特色优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到2024年,美丽经济产业总量达到350亿元、乡村产业总产值达到9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2万元。

(二)攻坚实施企业培育工程

坚持企业主体,重视本地企业培育发展,实施“留心留根工程”2.0版,培育形成一批支撑富阳产业强区的高质量主力军和排头兵。

1. 做大链主企业。聚焦十大工业功勋企业、十大优秀工业企业,围绕大项目,延伸产业链、构建生态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4年,形成百亿级工业企业3家,新增50亿元至100亿元企业3家、10亿元至50亿元企业23家。

2. 做精冠军企业。大力实施冠军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制造业细分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成长性好、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制造业“冠军”企业。到2024年,培育区级“冠军”企业50家、每年新增省级“隐形冠军”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单项冠军”企业实现突破。

3. 做强上市企业。动态优化上市企业培育库,鼓励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到2024年,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实施一批上市募投项目,带动地方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4. 做优高新企业。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加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辅导和省中小型科技企业服务。到2024年,每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各100家。

(三)攻坚实施招大引强工程

坚持“项目为王”,坚持把招商引资和抓大项目作为产业强区主战略的“生命线工程”,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形成大产业、推动大发展。

1. 大抓招商引资。绘制主攻产业链图谱,大力开展以商引商、以民引商、基金引商,力争每年省市县长项目落地率达到80%以上,当年落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率达到10%以上。

2. 大抓项目推进。坚持“竣工为王”,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项目全周期服务场景迭代应用,加快建成标志性产业群落。

数字安防全球智造中心。主攻音视频智能设备制造和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等重点领域,瞄准机器视觉、机器人、智慧消防、汽车电子,全力推进数字安防智造中心建设。到2024年,新招引落地项目6个以上,完成投资15亿元以上,产值规模达到80亿元以上,力争突破百亿。

富春湾集成电路产业平台。以汽车电子、移动数码、智能家电及高功率电源管理方向为重点,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园,招引上下游企业共建产业生态。到2024年,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增加产值20亿元、税收1亿元,招引落地产业链项目10个以上。

富春湾光电研发创新平台。打造集“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一体化的光电激光产业平台,到2024年,累计招引及孵化项目50个以上,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组建完成150人左右科研团队,其中院士团队1-2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海外引才计划、万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等领军人才20人以上,博士学位人才60人以上。

银湖数字智能产业园。聚焦数字信息产业,承接和引入一批新技术、硬科技的亿元级企业,打造“富春星球”数字信息产业园,为银湖科技城量身打造标杆级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到2024年,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新增营收10亿元、税收1亿元,招引落地数字信息产业项目30个以上。

(四)攻坚实施创新引领工程

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围绕全省“三大创新高地”战略布局,加快建设硬科技创新示范区。

1. 加大科技创新攻关。围绕主攻标志性产业链,推动本地创新平台深入嵌入产业链条,聚焦共性技术难题,组织申报“尖峰、尖兵、领雁、领航”计划,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 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全力构建城西科创大走廊“金南翼”,加大与全国全省特别是“一廊四城”内的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等合作力度,共建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快推进新型实验室体系构建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到2024年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10家。

3.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推进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新增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以上。争创杭州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推进网上技术市场3.0,三年全区技术交易总额突破20亿元。鼓励新产品新技术认定,每年新增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项目、首版次软件8个以上,到2024年,新增“浙江制造”标准20项以上、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5项以上。

(五)攻坚实施平台提能工程

突出高能级平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大举措,支持平台、服务平台、发展平台。

1. 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开发区第一方阵为目标,加快打造“金南翼”,统筹“一城一带多园”建设,以光电通信、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数字新零售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明晰。到2024年,开发区内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500亿元、270亿元,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65亿元,累计产业投资达到165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以上、上市企业8家以上、国家级双创平台5个以上,R&D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突破3.5%。

2. 杭州富春湾新城。紧盯“十年初具雏形”阶段性目标,统筹滨富特别合作区跨区域协作优势,以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光电通信为新城发展新动能。到2024年,新城累计落地产业项目200个,其中主导产业项目占比超70%;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突破200亿元、25亿元,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15亿元,累计产业投资达到150亿元,省级双创平台4个以上,将杭州富春湾新城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光电机电高新技术产业园。

(六)攻坚实施要素保障工程

切实提高要素保障能力建设,从用地、人才、政策、技术等方面入手,着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难题。

1. 着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约。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严格落实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优质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到2024年累计新增和盘活工业用地不少于6000亩;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到2024年完成亩均税收8万元以下的高耗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每年新增改扩建厂房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深化“标准地”监管体系,到2024年“标准地”供地三年以上项目投产率达到60%。

2. 着力破解发展人才制约。完善产业人才培育计划,创新人才招引方式,实施“卓越企业家摇篮工程”和新生代企业家“双传承”计划,加强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到2024年,新引育具有海外经历的企业家40人、中青年领军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80人、企业经营管理骨干人才240人以上。

3. 着力破解政策资金制约。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其中2022年比2021年增长50%,今后每年增长10%以上,重点鼓励企业倍增、招大引强、项目投资、盘活用地、研发创新、产业园区配套等;调整优化完善产业引导基金,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支持我区产业发展,力争到2024年基金规模扩大到50亿元以上。

4. 着力破解数智赋能制约。锚定智能制造新方向,建立“未来工厂”培育库,推动“一企一方案”落地实施,每年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80项、新增市级以上“未来工厂”10家以上。培育建设数字农业工厂和数字化种养基地。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领导牵头协调,相关区领导包干负责。建立工作推进例会制度,加强会商沟通和“赛马”比选,做到高效率推进。

(二)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规范涉企检查行为,“非必要不检查”,全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行“码上服务”、“联审联批”等机制,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强化考核推进。各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要制订年度实施计划,推动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区考评办)围绕行动方案,建立与产业强区发展主战略相匹配的考评体系,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

(四)营造浓厚氛围。积极挖掘和推广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着力营造全区上下共促产业发展,共建产业富阳的良好舆论氛围。

临安区


一是支持元宇宙产业项目落地。锦南新城管委会在支持项目落地发展方面做了以下几点举措:企业落地迁址至临安区后,给予上市主体一次性奖励;同时,按年度经营效益贡献给予一定奖励;房租补贴采用“一事一议”,房租实行3年统算;个人发展奖励,对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业务骨干,连续三年按其个人对经营效益贡献给予一定激励;自主引才奖励、人才住房保障、人才生活补贴等均按双招双引政策或人才高地政策执行。

二是制定出台数字产业化政策。印发了《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产业兴区的若干政策意见》,政策提出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经认定的省级“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经认定的市级 “链主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在杭州市级奖励的基础上,再分别给予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奖励;对经认定的市级“聚能工厂”给予500万元奖励。加大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力度,对国家、省、市认定的隐形冠军、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分别给予200万元、10万元奖励。

为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鼓励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和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下一步工作计划如下:

一是加快顶层规划。全面落实浙江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区促增长的主引擎、惠民生的主渠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的主阵地,强化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坚持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围绕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平台、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强辖区内有潜力企业的摸排,加大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培育力度。

二是夯实元宇宙数据底座,打造数字孪生城市。深挖数据资源,开展全量全要素归集工作,构建数据专题库,打造“一档通”数据超市;搭建天目系列应用,先后上线“一网统管”城运中心、“天目慧眼”视频共享平台、“天目灵感”物联感知平台、“天目时空一张图”等,赋能城市数字化治理。工业云图已完成模块开发和数据汇聚,实现上线运行,下一步将加强系统培训推广使用,发挥镇街力量,依托工业云图高耗低效治理流程,项目档案管理全生命周期流程,亩均效益全评价,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管理,形成全区工作推广应用态势。“数智领航”平台从管理服务、产业生态等多领域布局数字化改革,已初步达成空间服务全要素、项目服务全流程、企业服务全周期三大应用,逐步实现发展动态“一屏观”、重点工作“一网管”、企业服务“一键达”,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三是加快新业态发展,打造元宇宙+文旅,提升文创竞争力。结合地标文物场馆和遗址保护实体建设,同步打造元宇宙空间,植入文化和产业内容,形成可看、可玩、可购的虚拟与现实双线互动空间,个性化定制推出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桐庐县


桐庐县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 年)

为深入实施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核心战略,全面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首位重要遵循,坚定不移以创新制胜的责任担当,奋发为“两个先行”提供强大动能,凝心聚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引,实施县委“优资兴业、聚人兴城、强产兴县”三大战略,聚焦“5+2”重点产业和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数字化改革牵引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以结果论英雄,积极融入全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创新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建设,重点实施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攻坚七大工程,奋力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提供创新支撑。

2.发展目标

到2024年,全县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6%以上;年新增发明专利100件,达到1000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达到40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70%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达到150人年以上;年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名,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人才资源数超3760人;年技术交易额6亿元;年科技金融贷款额1亿元;新增省级及以上科技孵化平台2家以上;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高标准通过验收;重点产业领域在创新联合体建设、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和新型研发机构培育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重点任务

1.实施高能级创新平台育强工程。

构建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主平台,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等多点布局的创新平台体系,着力打造汇聚优质创新资源和承载重大创新项目主阵地。一是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县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创建智能物联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构建以智慧物流、数智安防产业为重点,新能源、数字健康等一批新兴产业的“2+X”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全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创新创业的主引擎。二是培育链式创新创业平台。立足重点产业链,探索链主牵头开展延链补链垂直孵化模式,着力构建“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成果转化园”项目全周期培育体系。加快推进分水笔业、横村小三件、医疗器械、磁性材料等产业创新综合体提档升级。三是谋划布局新型创新载体。聚焦重点产业链谋划建设“链主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上下游企业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集中攻关行业核心关键技术。积极谋划培育一批面向重点产业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新型研发机构。

2.实施创新主体增量提质工程。

坚持“量质并举,以质为上”原则,深化“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持续激发企业的创新主体动能,夯实全县科技创新基础。一是持续发力培育科技企业。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实行“科技初创企业—省科技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注重“规上企业高企化、国高企业规上化”培育引导,每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二是聚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汇聚创新资源扶持重点产业头部企业,着力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力争省科技领军企业零突破。支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积极推动高成长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板挂牌或上市。三是扩面提质企业研发机构。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扩面提质行动,到2024年实现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设置率70%以上,注重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培育建设,实现“一重点产业一高能级研发机构”目标。鼓励头部企业牵头或参与省技术创新中心、省实验室建设。

3.实施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工程。

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体系,以有限的财政科技资金杠杆撬动企业创新主体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一是聚焦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围绕“315”全省科技战略布局,立足重点产业和未来发展,视觉智能重点在10um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柔性电子技术、移动机器人等领域攻关;磁性材料重点在高性能永磁材料、航空航天磁电机及组件等领域攻关;生命健康重点在医用机器人、高清内窥镜成像物镜技术等领域攻关;新能源重点在汽车锂电池、大容量储能技术等领域攻关;快递物流重点在末端配送、全自动多层交叉分拣等领域攻关。二是支持重大项目研发攻关。建立全县重大科技项目申报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优先推荐优势企业对标省“尖兵、领雁”重点研发项目和市重大科技项目技术榜单,开展“揭榜”“赛马”攻关,多争取省市立项支持。三是攻坚研发投入跃升。实施全县研发投入“两清零一提升”行动,实现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活动清零、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机构清零,着力提升头部企业研发投入贡献占比。开展研发投入拓面行动,化大力气培育科技服务业、建筑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尽快改变服务业贡献占比严重偏低的局面,形成与三次产业相匹配的研发投入合理结构。

4.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提效工程。

创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桐庐品牌,提速科技成果在桐落地转化,促成重点产学研合作50项,实施专利产业化项目30个,年技术交易额6亿元。一是深化重点产业与高校院所精准合作。聚焦重点产业现实和发展需求,立足本省放眼全国高校院所,择优组建“一重点产业一优质高校院所”的长期稳定产学研合作架构,常态化组织开展各产业与名校名所创新资源的对接交流,推动联合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落地,支持头部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联合研究院或实验室。二是完善“成果+需求”双向互动机制。常态化汇聚并精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分门别类精准推送至相关企业进行匹配,促进高校成果供给端、企业需求端两端发力主动配伍,破解两端信息不对称难题,放宽高校院所进入县级科技创新券载体准入,以创新券普惠政策推动校企产学研用合作。三是创新飞地研发中心转化模式。支持企业加快设立飞地研发中心,吸纳县外智力富集区关键人才为桐庐所用,组建研发团队开展中试熟化,探索科技成果“在外二次开发,回桐落地转化”模式,新布局飞地研发中心10家。

5.实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工程。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双链深度融合协同。一是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构建“链主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强化链主企业在资源整合、要素集聚、供应链构建的引领带动作用,激发中小企业的产业配套重要支撑动力,实现产业链企业协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拓展应用新场景,持续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二是谋篇布局未来产业链。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提前布局人工智能、柔性电子、空天一体化、前沿新材料、元宇宙等未来产业,重点靶向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优先培育发展最有基础、最能率先取得突破的细分产业,着力打造产业链完备、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未来产业新集群。

6.实施创新创业生态涵养工程。

加快补齐要素短板,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生态全链条,着力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生态。一是激活“人才链”。加快引进(培养)一批创新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实施省级及以上重点人才计划,深化县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支持方式改革。探索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一站式”办理机制。年立项实施市“115”引进国境外智力计划10项以上,省海外工程师项目2项以上。二是延长“服务链”。聚焦产业和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新需求,深化亲清政商三服务,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实效,构建全方位创新服务链条,推动知识产权从数量驱动向质量效益转变,以高质量服务推动创新创业要素聚合裂变。三是拓展“资金链”。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对科技企业的信用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设备融资租赁等新业务,探索设立科技创新创业引导基金,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重组扩容科技风险池基金,优化风险补偿机制,力争年放贷款额1亿元以上。

7.实施科技赋能共同富裕工程。

聚焦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推进中的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问题,深入实施科技惠农富民行动。一是擦亮科技特派员工作“金名片”。坚持乡镇(街道)需求导向,精准选派科技特派员并实现全覆盖,蜂、药、茶、果四个重点产业选派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化科技特派员服务机制创新,务求实效服务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力争科技特派员工作持续走在前列。二是提升农业创新能力。实施省“农业双强”行动,突出科技强农重点,着力培育农业类科技企业,积极导入涉农高校院所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支持农业主体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主体的科研项目,抓点做样,示范推广“三新”技术,辐射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高标准建设百江“稻香樱语”生态农业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加快推进冠华王食品、安厨大数据两个省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建设,支持推动数字农业、品质农业升级,积极创建更多农业创新平台。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按照“高位推动、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协同创新”的要求,强化县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查落实的“大科技”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压实各级各相关部门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责任,建立重大问题会商沟通机制,探索联动推进创新改革、联动建设创新平台、联动实施创新项目、联动引育创新人才的工作模式,统筹全县科技资源,促进创新资源配置高效化。建立科技专家智库支撑重大项目落地把关行政决策机制。

2.强化政策引导。坚持“稳进提质,精准高效”原则,适时调整优化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持续改进财政科技资金管理方式,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确保县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创新要素资源向重点产业链集聚,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加强与人才、税收等政策的统筹联动,与教育、医疗等资源的协同配合,着力打造“重科技,崇创新,爱人才”的高水平创新创业生态。

3.完善督查激励。健全“一手抓GDP、一手抓R&D”的考核督查工作机制,加大科技创新考核权重,坚持绩效考核与过程考核并重,细化任务清单、交办清单、督查清单,形成工作闭环,实行“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措施,深化开展“上下贯通、部门协同”的争先创优活动。会同统计部门建立科技创新发展指标跟踪评估机制,开展实时监测分析预警,为县委县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谋。


建德市

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建德市推进“数字藏品”行业健康发展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建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28日

建德市推进“数字藏品”行业健康发展工作方案

规范发展“数字藏品”是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鼓励和保护真正有价值的互联网创新,整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防范风险,建立监管长效机制,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

规范各类“数字藏品”业态,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扭转“数字藏品”某些业态偏离正确创新方向的局面,遏制行业金融风险、恶意炒作风险、知识产权风险发展势头,提高参与者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和完善适应“数字藏品”行业发展特点的监管长效机制,实现规范与发展并举、创新与防范风险并重,促进“数字藏品”行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是依法依规,守住底线。明确各项业务合法与非法、合规与违规的边界,守好法律和风险底线。对合法合规行为予以保护支持,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

二是明确分工,强化协作。按照部门职责,根据“谁审批谁监管”和“管行业管秩序”的原则采取“穿透式”监管方法,根据业务实质明确责任。充分考虑“数字藏品”行业特点,加强跨部门协作,共同承担推进“数字藏品”行业健康发展的任务和责任。

三是远近结合,助推发展。立足当前,切实防范化解“数字藏品”领域存在的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着眼长远,以工作机制为契机,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形成制度规则,建立健全“数字藏品”监管长效机制。

二、重点任务

(一)培育优质企业

积极把握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遇期,客观看待“数字藏品”的跨界融合趋势为文创产业发展打开了新空间。文创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增长性和高渗透性等特征,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产品与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的有效途径。各部门要大力支持文创企业合规发展,加快培育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树立文创企业健康发展标杆,鼓励相关企业依托杭州国际数字交易中心进场交易。﹝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广旅体局、市经信局、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市委网信办、市数据资源服务中心〕

(二)摸清风险底数

各行业许可部门、备案登记部门要根据工作职能,通过备案登记、行政许可、网络监测等手段,开展摸排,对于上级部门掌握的信息要加强对接,尽快掌握我市“数字藏品”行业公司注册情况及经营情况。要注重舆情风险、信访投诉等渠道,尽快梳理行业公司底数及经营风险企业名单。﹝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公安局、市文广旅体局、市委宣传部、市信访局、市市场监管局〕

(三)压实部门责任

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认真做好本方案贯彻落实,妥善处理 “数字藏品”风险,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会商风险处置办法。对于出现兑付困难的公司,要求尽快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制定相关工作预案。同时要做好“数字藏品”的预警、预测和预防,对相关信息要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及工作专班报送,严防线上投资转为线下维权。﹝责任单位:市“数字藏品”专班各成员单位〕

(四)开展企业检查

各部门依照相关职能,结合信访重点问题,对前期梳理企业名单,联合属地开展检查。市文广旅体局牵头重点检查是否存在网络文化内容问题;市发改局牵头做好非法集资的防范和配合处置工作;市公安局负责打击利用“数字藏品”开展的各类犯罪行为;市委网信办牵头对“数字藏品”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注册登记和虚假宣传监管工作;市商务局牵头负责拍卖行业监督。〔责任单位:市文广旅体局、市发改局、市公安局、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

三、职责分工

(一)市市场监管局

牵头开展“数字藏品”机制建立,负责市推进“数字藏品”行业健康发展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市“数字藏品”专班)工作文字整理、数据汇总分析、形成工作台账等日常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加强市场主体登记管理,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不得含有“虚拟货币”“虚拟资产”“加密货币”“加密资产”等字样或内容。市场监管部门会同金融管理部门依法加强对涉虚拟货币及衍生品的相关广告的监管,及时查处相关违法广告。

(二)市发改局

牵头开展本市行政区域内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及其衍生品交易炒作相关风险防范工作。会同网信部门、公安机关对于“数字藏品”交易炒作信息、金融衍生化、“数字藏品”抵押等情况开展相应风险防范工作,对涉及非法集资的“数字藏品”案件及时进行处置。

(三)市文广旅体局

加强对行业的引导,开展行业协会筹建调研,鼓励出台符合地方特色的产业扶持政策。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定期更新网络文化企业名录,开展对“数字藏品”中涉及的网络文化产品等进行行业监管。

(四)市委网信办

建立“数字藏品”网络舆情监测机制,针对“数字藏品”“虚拟藏品”“NFT藏品”等关键词开展网络舆情监测,了解全市“数字藏品”行业舆论动向、群众热点;根据部门职责,加强对“数字藏品”中的内容管理。

(五)市公安局

依法严厉打击虚拟货币及衍生品、“数字藏品”相关业务活动中的各类犯罪行为。

(六)市信访局

做好“数字藏品”信访处理工作,依照“谁许可谁监管”原则,做好相关信访件分流工作。每月定期向工作专班牵头部门提供“数字藏品”信访问题情况,分析发展趋势,供领导决策部署。

(七)市数据资源服务中心

贯彻市委市政府有关“数字经济”方针政策,根据全市“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实际,指导推动“数字藏品”依托杭州国际数字交易中心开展交易。

(八)市商务局

拟订“数字藏品”相关平台发展中长期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推动全市“数字藏品”行业的发展和应用。鼓励数字化场景应用,打造“数字藏品”消费体验,加快数字赋能促进消费升级。加强对“数字藏品”拍卖行为的指导、规范。积极创建新电商示范工程,鼓励电商企业在传统电商模式的基础上迭代升级,在元宇宙、“数字藏品”等新赛道、新领域多元化发展,着力培育示范效应好、带动作用强的新电商企业。

(九)市委宣传部

支持文创企业开发相关衍生数字产品,加强“数字藏品”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利用。

(十)市经信局

推动区块链技术发展,加强对“数字藏品”相关龙头企业的指导、扶持,引导企业合规发展。

四、工作机制

(一)组建工作专班

建立市“数字藏品”专班,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市场监管局,下设综合协调、助推行业升级、金融风险防范、企业合规处置四个工作组。市市场监管局作为牵头单位,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目标任务清单,强化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协同,市级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条线部署落实。〔责任单位:市“数字藏品”专班各成员单位〕

(二)加强闭环处置

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组织各地、各部门开展排查,及时了解企业状况。建立数据汇总制度,完善各部门许可备案、监测、信访数据的收集制度,每月汇总分析,确定下一步工作目标和方向,为精准谋划推进“数字藏品”行业健康发展工作提供有效支撑。完善线上线下结合、部门条线各负其责的问题企业交办机制,实现问题隐患排除工作闭环。〔责任单位:市“数字藏品”专班各成员单位〕

(三)完善例会制度

每月进行工作情况汇总,每季度召开专班工作例会,加强对重点工作任务的部署推进,及时通报目标完成进度,协调解决各重点任务推进问题。做好重点企业、重点地区的量化指标数据的分析,完善风险发现、识别、处置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责任单位:市“数字藏品”专班各成员单位〕

(四)开展评价通报

市“数字藏品”专班根据工作的任务量、实际成效,开展评价通报活动。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及时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对工作推进不力的部门,组织开展联合督导。〔责任单位:市“数字藏品”专班各成员单位〕

五、工作安排

本次推进“数字藏品”行业健康发展专项工作从2023年3月1日起至12月31日,为期10个月,分为四个阶段:

(一)排查摸底阶段(3月1日至4月30日)

各部门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数字藏品”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多层面、多渠道搜集“数字藏品”企业经营状况。在排查摸底基础上,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行动方案。

(二)合规指导阶段(5月1日至9月30日)

各部门对辖区内的“数字藏品”企业进行合规指导,排查风险隐患,开展行业协会的筹建调研与日常管理,指导推动“数字藏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应用。

(三)市场规范阶段(10月1日至11月30日)

各部门结合信访重点问题,集中人员、集中精力开展联合执法办案,打击、关停具有严重风险隐患的“数字藏品”企业,避免性质恶劣、危害性大、社会关注度高的大案要案的发生。

(四)总结提升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

各部门深入总结本次“数字藏品”专项工作,整理剖析典型案例,查找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探索推进“数字藏品”行业健康发展的监管机制和产业政策。

钱塘区


钱塘区元宇宙新天地开园当天,钱塘区元宇宙协同创新实验室、钱塘区元宇宙产学研联盟两大创新平台成立,多家元宇宙项目和金融合作项目签约入驻。

钱塘区,是杭州最早明确提出布局“元宇宙行业赛”的城区之一。

截至2021年底,钱塘区已有64家元宇宙概念关联企业,主要分布在以士兰微、立昂微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以壹网壹创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业、以米奥兰特为代表的商务会展业。2021年度,钱塘区元宇宙相关企业营收已经达到525.8亿元。

2019年以来,钱塘区引进的人才企业中,入局元宇宙产业链企业已经超过10家,归属元宇宙概念的企业有43家,包括英兔科技、锐掣科技、傲雪睿视等。坐拥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园,钱塘区14所高校下设的二级学院中,近70所都与元宇宙产业链的底层技术支撑、前端设备平台、场景内容入口等层面有较强关联。

钱塘区元宇宙新天地开园当天,《杭州钱塘区元宇宙产业政策》发布,高层次人才来钱塘区创办元宇宙产业项目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启动资金和研发费用补助、最高1000平方米3年租金补贴。产业发展紧缺、水平特别突出的创业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资助。

临平区


1.临平区具有良好的互联网产业基础,未来我区将继续加快5G通讯等数据传输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为“元宇宙”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环境和配套;

2.临平新城目前瞄准“数字经济+硬科技”融合发展方向,打造算力产业生态集群,在全国算力产业中力争“产业领跑”;以小镇形式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定向引入行业龙头企业,以一系列“领跑产业”塑造新型算力格局。其中“元宇宙”是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临平新城也将坚持吸引优质算力企业,特别是VR、AR等科技型项目,并与内容、数据、通信等相关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3.时尚产业作为临平新城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未来临平新城会努力将“元宇宙”与时尚产业有机结合,如利用“元宇宙”技术可以实现在线试衣、虚拟试穿等功能,为时尚产业赋予更大的能量。同时临平新城已与中国蓝开展合作,设立电商直播孵化基地,共同打造中国蓝直播电商生态综合体项目;

4.发展“元宇宙”离不开相关人才及技术的支撑,临平新城将积极鼓励相关企业大力发展网络及运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元宇宙”交互技术、招引更多“元宇宙”专业人才,形成有效发展的生态链。


责任编辑:众视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