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的短信诈骗事件,让SP面临巨大的信任危机
当粗放暴利和无序发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之后,SP的业绩纷纷出现了下滑。分析人士指出,SP业绩下滑,并不代表着一个传奇的终结,而是产业进入成熟规范期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信任危机导致业绩下滑
SP自形成产业规模以来,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2004年备受关注的央视3·15晚会上,SP产业曾经以一个不讲诚信的公共形象出现在活动中。事实上,从2002年到2003年,先行进入市场的SP经历了一个赢利的黄金时代,由于行业监管的缺失,消费者信息掌握的不对称以及消费行为的不理性,一部分缺乏自律的SP利用监管真空设置消费陷阱,导致整个行业陷入了一场信用危机之中。
从2004年开始,整个SP行业开始进入规范成长期。受政府相关部门2005和2006年“SP资费和收费专项治理”、2007年“10部委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以及趋于完善的行业法规的约束,在一些诚信不足的小SP被剔除出局的同时,众多SP企业也不得不砍掉其利润丰厚但却不合规定的业务,并由此造成短期的经营业绩下滑。
市场步入成熟发展期
无论是二次确认还是资费明示,都显示了信产部不断加强监管的行动身影。而这就使得SP在盈利上越来越依赖于产品和服务实力,在违规操作的SP为行政监管所不容的同时,也将被消费者所抛弃。
电信用户经过多年的体验使用,显然已经熟悉了增值业务,成为理性的用户群体;而新的业务流程使得消费者完全可以对电信增值服务货比三家,甚至免费试用,最后再进行选择和消费。经过多年的发展,SP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产业链。这个以内容为卖点的行业恰恰也因为内容的高度重复而使得不同的企业出现了同质化的倾向。同质化的内容、激烈的行业竞争,最后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减。
这些都标志着SP进入了一个更为激烈竞争的成熟发展期。现在的SP行业已经成为一个规范、理性、规模有限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产品创意、营销策略和运营能力将成为SP们在未来竞争中的核心优势所在。
多元化服务成发展新方向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SP进入成熟发展期对广大电信用户而言是福音。这意味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价格下降,用户将有可能以低价甚至免费享受到一部分常规的电信增值服务;“内容”和“创意”之争使得行业服务越来越丰富和多元,用户将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个性化增值服务。
电信增值服务行业的成熟并不意味着失去了继续发展的机遇,高速增长的电信市场必将为增值产业带来巨大的潜在客户群体和业务持续增长的动力。依靠实力规范经营的SP,从长远上看其业绩还是会快速回升和持续增长。
为您推荐
根据泰尔网报道: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印发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共计9个方面48项。一、加强规划和政策指导,推进依法行政(一)加强规划指导。完成“十一五”信息产业行业规划、科技规划、职能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报批、颁布工作。(二)加强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问题研究,重点是3G、数字电视发展、电信监管能力建设、基础电信业务领域竞争格局、互联网发展与管理、鼓励信息技术应用、支持企业“走出去”、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以及电信强国、电子强国战略研究等。(三)加强法制建设。(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做好深化改革
关键词:广播电视集团化产业化广播电视是信息产业群中的一个分支产业,组建产业性广播电视集团是历史的必然,是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必然,是市场经济成熟化的一种表现。广播电视媒介这种发展走势迫使人们必须承认它,认识它,按照它的发展规律办事;否则,将会受到规律的惩罚。1999年,广电总局在没有认识到广播电视产业发展规律的情况下,采用“事业性”的传统做法批准成立了江苏无锡广电事业集团,从此拉开了我国成立广播电视事业性集团的“序幕”。无锡广电集团的成立,说明我国广播电视人已意识到我国广播电视媒介必须走集团化的道路,但是并没有认识到广播电视集团的本质是产业性集团,也没有弄清楚组建集团的目的是整合广播电视资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