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事关各地广电!国家文化专网最新进展

2021-01-29 16:58:17来源:众视网AsiaOTT 热度:

 

1月25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发布了《国家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该体系填补了我国在文化大数据服务标准化领域的空白。

众所周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是宣传文化界的“新基建”,是贯彻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有效举措。

时至今日,据DVBCN的整理汇总(有线电视网络承担的重任!《国家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发布),已有23家广电网络成为联盟单位8地广电网络接获国家文化大数据区域中心建设重任

23家广电网络成为联盟单位

国家文化大数据已经成为现阶段文广领域内的重点工程,可称之为是文化领域的“新基建”,而广电网络已然成为参与者中的中坚力量。国家文化大数据的体系架构可分为“供给端、生产端、需求端、云端”四大类,包括有“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建设、中华文化素材库建设、文化体验园建设、文化体验馆建设、国家文化专网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数字化文化生产线建设”共8个重点任务。

1、在供给端,主要需要建三个库,包括“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和中华文化素材库”。标本库的建设主要依托中华文化资源的普查,包括古籍的普查、地方戏曲普查、美术馆藏品普查、非遗普查,通过对普查数据进行结构化的处理,形成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第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博物馆为对象,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在此基础上对标本库和基因库的数据进行解构,形成中华文化素材库。

2、在生产端,主要需把持公共文化和文化生产两大机构。“公共文化机构”,如可对藏品进行高精度的采集,进而实现标注和关联,最终导入到国家文化大数据的标本库和基因库中。“文化生产机构”,主要是对导入的信息数据进行标准化和结构化的处理,最终形成中华文化素材库。

3、在需求端,主要是指规模不同的体验方式,如“文化体验园”,主要在旅游景区实现,最终要达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又如“文化体验馆”,包括社区、县级文化馆、新华书店、家庭客厅等将成为文化体验的主场所。

4、在云端,要以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搭建国家文化专网,高书生表示,专网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连通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两端。

“供给端、生产端、需求端、云端”均需要以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而实现的。在国家文化专网的建设中,省域平台的建设方面已经有23个省区市的广电网络公司进入成为了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的成员单位,正在按照统一的标准搭建省域的平台。

包括如江苏、陕西、贵州、湖北、湖南、广西、新疆等地区企业正积极争取本区域的数据中心建设。另外,全国的平台目前正由华数集团牵头组建国家文化大数据公司,以承担全国数据中心的项目建设。

8地广电网络接获国家文化大数据区域中心建设重任

由于有线电视网络作为无可替代的党政专网,其传播网的使命不可忽视,且各地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企业也是国家文化企业单位,必将在构建文化大数据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2020年11月19日,根据中央文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经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认定,共有8家广电网络企业代表区域承担了国家文化大数据区域中心建设和运营,8家单位包括:

东北区域中心——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华东区域中心——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华中区域中心——湖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华南区域中心——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西南区域中心——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西北区域中心——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盟区域中心——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多语种区域中心——新疆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承担区域中心建设和运营的主体,还要认真履行国家文化大数据省域中心建设和运营的职责,为省域内数据、信息、产品等确权、交易、结算和支付提供专业化服务。

根据相应的安排,8家主体分别被赋予了各自的主体项目及任务:

1、国家文化大数据中心平台的建设:

1)湖北广电网络重点负责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中区域中心和湖北省省域中心,建在湖北广电光谷传媒基地IDC数据机房,计划明年上半年交付,可提供500个标准机柜(一期),并为二期预留1500个标准机柜。

2)贵广网络重点负责云基础设施平台一期计划(2020年8月-2021年12月),数据中心20个标准机架,具备2000vCPU计算能力和3PB存储能力,完成云应用层文化大数据资源管理、统一用户认证管理、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管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管理和文化大数据资源分发系统软件建设,基本满足文化遗产标本库和红色文化基因库建设支撑工作。

3)新疆广电网络拟依托“天山媒体云文化科技支撑基地”构建国家文化大数据多语种区域中心,占地面积约31亩,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封顶,规划建设2000个云数据中心机柜。2021年即可根据承载的数据及业务量分批投入使用。

4)广西广电网络拟将国家文化大数据中国-东盟区域中心和省域中心建在“广电云”平台上,拟为国家文化大数据提供2000核虚拟CPU资源(一期),二期可预留5000核虚拟CPU资源,并随着体系建设的逐步推进,按需线性扩容相应的计算、存储、网络能力。

2、国家文化大数据“三库”建设:

5)主要由陕西广电网络负责,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等9家一级博物馆的标本库建设。同时,分阶段解构、萃取周、秦、汉、唐以及延安红色革命的文化元素、文化标签,形成文化素材库。

3、国家文化专网建设:

6)由吉视传媒负责,将通过国家广电省干光纤网络,未来可实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区广电网络高质量、大带宽互联互通,满足国家文化大数据东北区域中心对网络带宽、覆盖范围、安全性、可靠性的需求。

4、文化体验体系建设:

7)广东广电网络将结合中国广电5G粤港澳大湾区试验网建设,进一步加强数据链路建设,有效链接文化企事业单位、省内文化场馆、国家文化大数据文化体验体系(园、馆、厅)等,通过技术创新和手段创新,进一步推动省内文化大数据体系的融合发展。

8)江苏有线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凤凰文化MALL、幸福蓝海院线等城市商业综合体,拟在全省13个设区市同步开展试点建设,打造50家左右文化体验馆。

5、文化生产线建设:

9)由江苏有线负责,将重点打造省演艺集团数字戏曲版权再利用平台、凤凰出版集团数字出版中心等一批重点数字文化生产线。

此次发布的《国家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内容包括:建设背景、建设目标、总体结构、产业生态、标准明细表、术语和定义、编制说明等内容。

以下为《标准体系》文件部分内容:

标准体系建设背景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已经在法律和政策层面得到国家强有力支持。在《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中提到,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分类采集梳理文化遗产数据,标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建设文化大数据服务体系;在2019年8月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中,特别提到,加快国家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分门别类标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构建物理分散、逻辑集中、安全可信的文化大数据体系;在2020年5月中央文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通知》中,提出建设文化大数据体系的八大任务,涉及到了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应用,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目前,文化大数据建设及产业化应用中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文化大数据的内容、形态、价值、支撑技术存在信息不对称,无法相互认同。

二是文化大数据的生产、传播、服务各个环节相互不可信,现有的技术手段难以保障各方权益,共享和交易成本高。

三是文化大数据产业碎片化现象比较严重,监管难以找到着力点,国内文化市场化程度低、国际文化交易赤字严重。

究其根本的原因正是由于缺乏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难以有效指导具体标准化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此急需开展国家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规范文化大数据行业术语,明确产业生态构成,规划市场空间;规范文化大数据技术,实现存量技术的协调选优,增量技术的联合攻关,促进知识共享,降低研发成本;规范文化大数据服务与监管模式,为文化大数据生态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标准体系的建设目标

通过建立国家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实现整合现有的技术和产业资源,统一规划文化大数据标准的发展路线,发挥联盟内部各自企业的优势,协同构建文化大数据的标准体系框架,着眼于未来的标准应用,着眼于布局未来的文化大数据的标准,并充分发挥联盟的价值,高效开展文化大数据标准化工作。

国家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和《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精神,高质量推动“文化大数据”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实现如下总体目标:

1、为文化大数据提供分类、标识与估值的方法支撑,促进文化大数据库建设。

2、为文化大数据提供生产、传播、服务、消费等技术支撑,促进文化网络平台建设。

3、为文化大数据的监管提供法规支撑,促进文化产业生态建设。

4、支撑文化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升国际文化传播话语权。

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总体结构

国家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主要按照文化大数据产业中供给端、生产端、云端、需求端等4个环节进行体系划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基础应用标准体系和监管标准体系,共计划分为6个标准体系,每个标准体系下又含若干子标准体系。

1、文化大数据基础应用标准体系:包括文化大数据通用标准,主要涵盖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的分类、标识、标注、编码方法等4个子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即本文件。

——标识:规范文化大数据标识方法,包括并不限于标识编码,以及标识分配、解析等服务流程和支撑系统。

——标注:规范文化资源数据与文化数字内容标注方法、流程以及相关的支撑系统等。

——分类与代码:规范文化资源数据与文化数字内容分类,以及代码分配方法等。

2、文化大数据监管标准体系:包括开展文化大数据服务所需的监管需求、流程以及相应的支撑系统等技术标准等2个子标准体系。

——监管需求:规范文化大数据服务监管职责划分、监管流程等。

——监管系统:规范文化大数据服务监管所需的支撑系统。

3、文化大数据供给端标准体系:包括支撑文化资源数据获取及共享的相关流程及支撑系统技术标准等2个子标准体系。

——资源数据采集:规范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等文化资源数据的数据采集技术及支撑系统。

——资源数据共享:规范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等文化资源数据的数据模型、数据维护、数据共享等技术及支撑系统。

4、文化大数据生产端标准体系:包括支撑文化生产的相关技术以及支撑系统标准等2个子标准体系。

——文化生产线:规范文化生产线系统分类及能力要求。

——文化生产技术:规范各类文化生产技术。

5、文化大数据云端标准体系:包括有线电视网络为文化大数据各环节提供数据传输通道时,应该满足的组网和服务技术标准,开展文化大数据服务所需的机构设置、支撑系统等技术标准等3个子标准体系。

——文化数据服务平台:规范文化数据服务平台能力及各组成系统技术要求。

——文化数据服务中心:规范全国、省域、区域等文化数据服务中心的职能、建设、运营等要求。

——国家文化专网:规范有线电视网络为文化大数据产业链各类机构提供数据传输通道所需的组网技术要求,以及应满足的服务技术要求。

6、文化大数据需求端标准体系:包括提供文化体验服务的体验设施建设、体验设置运营、体验装备等技术标准等4个子标准体系。

——文化体验设施建设:规范文化体验设施分类、建设改造,以及体验装备、驻地网、支撑系统部署等要求。

——文化体验设施运营:规范各类文化体验设施运营流程、运营支撑系统以及服务能力评价要求。

——文化体验装备:规范文化体验装备分类及技术要求。

——文化体验网关:规范文化体验网关技术要求。

文化大数据产业生态

文化大数据产业生态主要包括供给端、生产端、云端(包括国家文化专网)、需求端等4个环节,各环节之间通过国家文化专网互联实现数据和业务互通。

相关各环节具体能力如下:

1、供给端作为文化资源数据采集和供给环节,负责维护由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为主构成的文化数据库,主要完成从各类文化机构收集文化资源数据,并向生产端各类数字化文化生产线提供文化资源数据共享服务。

2、生产端作为文化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环节,包括各类文化生产机构及生产线系统,主要负责对各类文化资源数据进行加工,形成文化数字内容产品,并通过云端的文化数据服务平台进行交易和传播。

3、云端作为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运营环节,主要由各级文化数据服务中心、所部署的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以及各类运营支撑系统组成,实现对各类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进行交易和传播,并负责对文化数据服务进行监管。

4、需求端作为文化数字内容消费环节,主要负责从云端获取文化数字内容,进而向文化消费用户提供文化体验服务。需求端主要包括各类文化体验设施,例如体验园、体验馆、体验厅等。一般情况下,各类体验设施中根据规模和服务能力配置文化体验网关、文化体验驻地网和各类文化体验装备。

5、国家文化专网负责连接供给端、生产端、需求端的各类系统,提供数据传输通道。

文化大数据标准明细表:


责任编辑:王超奇

为您推荐

中央电台完成代播节目工程

根据总局科技司要求,中央广播电视塔天馈线改造期间,中央电台在中央塔播出的中二(96.6兆赫)、中四(101.8兆赫)、中九(106.6兆赫)以及国际台的首外二(88.7兆赫)、环球资讯(90.5兆赫)共5套节目在中央电台代播。中央电台总工办、无线局月坛台克服困难,及时组织施工,完场了天馈线改造、发射机安装调试、音频传输线路的安装和电力空调的安装,目前已经具备代播的条件。从4月9号凌晨3时起,以上5套节目正式在中央电台代播。

CCTV全面启动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报道

为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自今年初以来,中央电视台制作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和重点影片,安排在各频道播出,积极营造“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热烈氛围。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主要宣传报道情况为:一、新闻节目声势强大。将现场直播中央和特区政府在香港和内地举办的多场庆祝活动。《新闻联播》将推出十集系列报道《香港十年》。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从6月18日开始,分别在各新闻栏目重点时段推出系列报道,全部挂标播出,并随时插播直播报道。二、文艺节目多姿多彩。中央电视台将在香港录制交响音乐会及大型演唱会。电影频道将在港录制两台电影界晚会。《艺术人生》、《文化访谈录》等将推出特别节目。三、专题节目特色突出。中央电视台策划推出的一

中国100多个城市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

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上透露,目前,中国100多个城市已经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突破5000万。当前中国广播电视在制作、播出、传输环节已基本实现数字化,但作为接收终端的电视机还是模拟的,成为制约有线电视数字化的瓶颈,迫切需要通过加装机顶盒的办法进行数字化整体转换。目前,青岛、杭州、深圳、南京等100多个城市已率先完成整体转换,力争到2010年,直辖市和东、中部地区地市以上城市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东、中部地区县级城市和西部地区大部分县级以上城市基本完成数字化,到2015年,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基本完成数字化。目前,中国国家和省级干线网基本具备了这

关于加强有线电视收费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广播影视局发出《关于加强有线电视收费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说,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各地积极利用价格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有线电视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为进一步规范有线电视服务收费行为,维护有线电视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有线电视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现就加强有线电视收费管理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全面梳理涉及有线电视收费项目。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对涉及有线电视用户申请办理开通、移机、停机、复机、过户等手续的收费进行全面梳理,对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要予以取消。数字化整体转换中向有线电视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