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电视荧屏竞争的日益加剧,观众审美情趣的不断变化,如何把握电视的本质特征,挖掘电视的潜在功能成为电视人的现实选择和努力方向。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当室内谈话节目方兴未艾之时,室外谈话节目悄然兴起。以栏目形式常态出现影响较大的如中央电视台的《当代工人》、《乡约》,在省、市台就更多了。
室外谈话节目就其本质而言,最大的优势有两点:首先是现场感。它是让谈话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说自己关心的事情。节目展示的是生活的原型、事件的原型、人物的原型,给观众以直接的视觉冲击力,没有演播室刺眼的灯光、扩大的音响,主持人和谈话人的交流更显得自然、质朴、生动。其次是成本低。就谈话节目而言,如果放在室内,需要设计建造演播室,需要灯光、照明,每一档节目都需要较大的成本支出,而室外谈话节目则摆脱了上述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对于资金实力并不雄厚的地方台,更是变劣势为优势。但室外谈话节目正面临三重尴尬。
尴尬之一——节目形式:走进现场还是走进背景?
企业的厂房、乡村的打谷场、社区的巷子,这些确实是谈话群体熟悉的地方,但是它只是一个共性的背景,一个反映事件或者话题的特征性背景。比如《当代工人——走进格尔木》,背景是茫茫的戈壁滩和色彩鲜艳的各种施工机械,谈话主体是近百个施工工人,他们分梯次围坐在一起,谈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感悟,相对于单纯的室内谈话节目,可谓情景交融。但是观众在看到背景性现场的同时,更希望记者扛起摄像机深入这些谈话者生活的宿舍、工作的企业,去记录,去聆听,那才是真正的现场,才能给观众提供更多的信息量。在很多室外谈话节目中,这些第一现场的场景被压缩成了片花。实际的效果就是:在你熟悉的地方,变成了在你熟悉的背景。
真实的现场如何自然地融入室外谈话节目呢?不少室外谈话节目也作了努力,比如前期深入现场采访,制成短片,在谈话现场设置大的电视背投,一边播放,一边议论。但与室内相比,室外放置电视背投显得做作,而且室外光线强烈,电视亮度不足,放映时根本看不清楚,不符合观众的视觉习惯和心理需求。如果现场不放短片,在后期编辑时把短片强行切入,与室外谈话现场又显得突兀和生硬,而且失去了谈话的切入点,谈话者和短片之间缺少交流,这不能不说是室外谈话节目的尴尬。
尴尬之二——节目效果:生动还是呆板?
在室外谈话节目的运作中,节目现场产生的效果同样引起了两种争论:生动还是呆板?说生动的理由太多了,像中央台七套的《乡约》,在农家实录时,常常是这样一幅场景:这边节目开录,100多人围成一圈侃侃而谈,那边鹅鸭“闲庭信步”,家犬还可以在主持人身后懒洋洋地晒太阳。那是一种自然的意境、和谐的氛围,说话人无拘无束、侃侃而谈,说得真切,说得自然,电视机前的观众也仿佛在看一场立体电影,听其说,思其议,悟其理,不知不觉“身陷其中”。说呆板的也是一针见血,集中100多人参与节目,他们都是与节目相关的人吗?事实上,参与谈话的只有几个人,多数人只是坐着和鼓掌,这些人岂不就是呆板的摆设?遇到夏天拍摄,室内可以开空调,室外只能吹热风了,画面里一个个汗流满面,苦脸呆坐,电视机前的观众会发出疑问:有必要这么多人吗?有必要一定要在室外吗?再加上有的场景为了让镜头里的人坐得有层次,摆成梯次结构,结果看起来就像集体拍照。从谈话的效果看,室外谈话节目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室外视野开阔,现场观众受到的视觉干扰较大,只要谈话者说话不精彩,或者节目录制时间长了,观众没了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在画面上必然东张西望,客观上影响了谈话者的情绪和节目录制效果。于是对于室外谈话节目,生动与呆板就这样矛盾地缠绕在了一起。
尴尬之三——天气:天使还是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