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科院吴双力:智慧城市的边缘计算

2020-02-13 11:40:29来源:亚太CDN产业联盟 热度:
2019年12月11日,由众视媒体、亚太CDN产业联盟协同广东南方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网络与终端研究院联合共同主办的“2019年第七届亚太内容分发大会•广东站”于11日在广州隆重举行。
 
随着5G时代的到来,5G网络本身具有低延时、高带宽、广连接、切片网络等特性,为满足未来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应用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节点的不断下沉,推动互联网架构从传统的星状架构向网状结构延伸,P2P、区块链、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等技术及产品的融合,将为未来网络服务、云服务的商业模式带来颠覆式的改变,自然也将打破现有的云计算、CDN、垂直应用等产业链的现有格局。
 
这正是此次“2019年第七届亚太内容分发大会·广东站”的推动边缘计算与产业融合的主题与使命。在会上,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吴双力做了《智慧城市边缘计算》的精彩演讲。
 
 
吴双力首先对智能城市的发展前景给予了肯定态度——国家发改委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推出100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以综合性试点和具体领域试点展开,目前已经覆盖全国的所有重要城市,以“分级分类”试点建设模式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正因为国家大力追捧智慧城市建设,使得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应时而生: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2016年10月,由广州市政府、南沙区政府、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三方共建,成立国内唯一的一个物联网标识统一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其承担了广州市南沙区无线城市规划及建设工作,部署覆盖全区的LoRa网络,建立智慧停车、智慧医疗、食品溯源、智慧园区等多项应用示范。
 
接着,他对智慧城市发展的背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他讲道,智慧城市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子政务,大家能看到政府的信息公开;第二阶段有了一些专业性的行业,交通、城市设施出现初步智能化;第三阶段是“互联网+”智慧城市,这一阶段将会出现海量传感器的接入并使用多种通信手段连接这些传感器、万物互联互通、边缘智能计算与处理和5G、IPv6新兴技术应用。
 
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时期。吴双力指出,这一两年才有更多的海量传感器的接入,有多种通信手段去连接这些传感器,真正实现万物互联,去支撑智慧城市,这个阶段也有一个典型的需求,也就是需要边缘智能和边缘计算来参与。
 
吴双力表示,总的来说,智慧城市有很大的前景,目前CDN方面也会面临一个比较大的转型。他强调,目前在智慧城市场景下需要的架构中,运营商的网络是最基础的,同时在应用场景中,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或者成本约束会有各种其他接入方式进来,有一个多接入的需求,同时又有提高效率、缓解流量压力的需求。
 
针对智慧城市的需求,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提出了新的边缘计算基数架构——云网边协同技术架构。
 
云网边协同融合的5G网络架构
 
吴双力认为,通过物联网标识能管理智慧城市里的各种设备、数据,能够对各个城市的边缘云起到互联互通的作用,这些设备的数据可能就放到边缘端,而不是云端;但标识和数据的对应关系选址内容可以放在云端。“如果需要互联互通,在云端找到某一个设备的数据,可以在云端通过标识找到它在哪个地方,并且把它找出来进行协同。”他表示,期待着将来每一个设备,每一个被监控的对象,它是全网可达的。
 
他强调,这个网络架构整个变成了一个云网边协同的架构后,将在实时性、效率、带宽、私密性方面产生很大的改善,很多设备数据从云端放到了边缘,别人通过标识寻找到了数据,也必须通过一定的规则、甚至是一定的商业模式付费才能进行共享。
 
最后,他表示期待着和运营商及行业内合作伙伴们携手把物联网、边缘计算、智慧城市用得更好。

责任编辑:Joh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