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系统集成优势 世健备战移动电视方案

2007-08-02 10:31:03来源:流媒体网 热度:

摘要:面对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移动电视开发热潮,技术驱动型分销商也加快了移动电视方案开发步伐。世健国际贸易(深圳)有限公司研发部副总监(GSM)程永茂近日向《电子系统设计》透露,他们已经与相关厂商进行合作,开发移动电视方案,而且根据客户需求反馈,将主要开发基于中国标准的移动电视方案。

面对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移动电视开发热潮,技术驱动型分销商也加快了移动电视方案开发步伐。世健国际贸易(深圳)有限公司研发部副总监(GSM)程永茂近日向记者透露,他们已经与相关厂商进行合作,开发移动电视方案,而且根据客户需求反馈,将主要开发基于中国标准的移动电视方案。

“出于对IP问题的顾虑,中国采用国外移动电视标准(DVB-H、T-DMB等)作为国家标准的可能性很小,CMMB、DMB-T/H等中国移动电视标准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程永茂表示。

事实上,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的移动电视标准往商业化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产业链也日渐形成。比如,针对清华凌讯提出的DMB-T/H标准,ADI和凌讯已分别推出了DMB-T/H标准的调谐器和解调器;在CMMB(STimi)方面,除了创毅视讯已首次推出支持CMMB的手机电视信道解调芯片IF101之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控股的高科技企业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拥有STimi标准的核心技术)和上海一家公司也已开始开发基于CMMB标准的芯片。

“从技术层面上看,这几种中国移动电视标准各有优劣势。欧洲的DVB-H专门针对手持应用,采用H.264编码,以低功耗见长。目前凌讯的DMB-T/H芯片较为成熟,作为一种传输新方式,利用目前普通的数字电视源,采用MPEG-2编解码方式,而MPEG-2码流比H.264大,所以接收终端MPEG-2解码芯片的尺寸和功耗比较大。因此凌讯先瞄准对功耗要求不太高的大尺寸应用,比如机顶盒、数字电视一体机等。CMMB标准一开始就瞄准手机和PMP等便携式应用,它利用卫星与地面增补网络实现信号覆盖,以实现面向手持类终端的广播电视和信息服务。”程永茂解释道,“由于尺寸和功耗问题,预计手机电视最早要到2009年才能实现产业化。”

不过,作为分销商,世健系统的策略是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方案就做什么方案。由于目前还不清楚哪种标准会成为中国移动电视强制性标准,世健系统对这几种中国移动电视标准都在积极关注,已与主要的移动电视芯片提供商合作,对音频解码和数字信息广播技术进行优化,并将陆续推出参考设计。

“系统集成是我们研发的主要工作,为将多个电路整合在小巧的手机中,需要解决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问题,以及不同RF信号之间相互干扰。多套RF收发系统的共存已成为手机设计的最大挑战。”程永茂介绍。

据了解,手机芯片厂商提供的参考方案大都只有基本的通讯功能,只能实现最基本的打电话功能,世健系统从2004年开始就针对手机开发应用功能。该公司已推出的手机参考设计包括设备驱动(LCD、Flash等)、应用软件(人机界面)、特色功能(百万像素相机、手机用蓝牙、MP3、MPEG-4和电视)、带和弦的低端GSM方案、带有MPEG-4、MP3和3D功能的多媒体GPRS解决方案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能够在测试和生产方面为客户提供帮助,保证了满足终端客户要求的产品可以抵达世界各地。

长期的手机设计和系统集成经验为世健系统开发移动电视方案提供了技术保障。程永茂指出,为减少电视手机的尺寸,片状天线是最优选择,对尺寸要求不苛刻的产品可以采用拉杆天线;手机的灵敏度与调谐器的关系比较大,除了硬件方法,还可以通过软件校正提高接收灵敏度;ADC的选择也非常重要,ADC对降低前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