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联合主办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创作研评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出席研评会并发言,现将发言摘编如下:
《那座城这家人》剧组全体创作人员用坚守、努力和脚踏实地的付出,为中国电视剧诞生6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这样一个重大的时间节点,奉献了一部优秀之作;湖南卫视不仅参与投资出品,还坚定地选择在黄金时段播出这部电视剧,具有播出平台的责任与担当;出席本次创作研评会的各位评论老师和媒体朋友,多年来关心、关爱电视剧,用鼓励给创作者带来信心和温暖,用建设性的批评给创作者带来继续前行的方向和动力。
《那座城这家人》播出期间,观众的评价表达了真实的观剧反应。如在微博和弹幕中,“我哭成狗了”“哭得头晕”“哭得炸裂了”这样的短评比比皆是,这是剧情中情感的力量触碰到人心的善良。很多观众说,“在寒冷的冬季看《那座城这家人》,心里温暖!”当然,观众看该剧时并不局限于哭,也在留言里表达了更多哭过后的升华。微博观众说:“尽管生命无常,尽管有些人不能再回到老地方,可还要握住最后的坚强,为爱再努力活一场。”豆瓣观众说:“当重温历史,才发现这一路走来,国人的脊梁不屈,志气不减。”“难得有一部踏踏实实讲故事的作品。不是观众不爱看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不要怪观众没有欣赏力,好的作品大家都喜欢”。
中国的电视剧观众和电影观众一样专业,通过电视、通过网络他们看了中国乃至世界上各类优秀电视剧作品,也体验过一部好剧给精神带来的愉快。观众是宽容的,对中国电视剧的点滴进步都会由衷的点赞;观众也有毫不留情的一面,对行业存在的乱象引发的创作上的浮躁和肤浅,也有他们的表达方式:要么弃剧,要么2倍速看剧。
同时,《那座城这家人》受到了媒体和评论界专家们的好评。前些天公众号“传媒1号”有一篇评论文章,题目叫《回归生活与内容,重新梳理电视剧创作的逻辑》。文章认为,该剧植根于中国现实,深度挖掘中国故事,为现实主义剧集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在主题上,以小家构大家;在制作上,细节塑造真实生活;在表达上,一家九口七个姓,传递人间大爱。《那座城这家人》通过故事、制作、演员的三重回归,重新梳理了电视剧创作的逻辑,关注内容本身,以剧为中心,从而呼应了聂辰席部长提出的创作要“筑魂魄、接地气、聚人气”的要求。今天各位老师从拍摄、表演、主题表达,从精神家园的重建、剧与时代与观众的关系以及从如何进一步扩大传播力影响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评述,其间的真知灼见必定今后的创作和管理把握有启示和参考借鉴作用。
临近岁末,很多媒体都在盘点今年的电视剧创作生产形势。《影视独舌》发了一组关于影视寒冬的文章。最后总结道:寒冬不可能在一瞬间过去,停摆的时刻正是锻造剧本的时候。从剧本抓起,选好团队,出优秀作品。
可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冷静的观望,回归中国电视剧的优秀传统已成共识,即内容品质是关键。今天治理影视行业乱象的综合措施,是对这些年发烧过热的纠正,是为了影视行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为了回归本来,为了更好的出发。让我们充满信心的是,国家支持影视行业健康发展的方向不会变,税收促进影视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不会变,而且将在规范管理的同时,进一步服务和支持影视行业加快发展。更重要的是,观众对好剧的期盼依旧强烈,这意味着市场依旧存在,有市场就是有希望。摆在电视剧人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拍出好剧,满足期望。我们特别高兴的看到了一批作品,他们回归初心,围读剧本、切磋人物,秉承戏比天大的理念,比如今年已播出的《最美青春》、《归去来》、《黄土高天》、《正阳门下小女人》等剧如此,正在播出的《那座城这家人》如此,将要播出的《大江大河》、《大浦东》等剧目也是如此。这样的剧温暖时代、温暖社会、温暖人心,让我们看到希望与光明就在前方。这样的剧多了,春天就不远了!
责任编辑:冯晓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