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手机导航、共享单车……过去几年间,交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产生种种全新的技术、产品和模式,大大改善了中国人的出行体验。接下来,无人驾驶、智慧停车、智能交通信号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传统的交通方式还将会被深度重塑,智慧交通将在不断成长中把人们带入“智慧时代”。
光伏路面来充电
去年底,我国首条承载式高速公路光伏路面试验段在济南正式通车,成功地利用高速公路路面并网发电。网友将这段全长仅1公里的试验路段形容为“全能充电宝”:它已经实现为路灯、电子情报板、融雪剂自动喷淋设施、隧道及收费站提供电力供应,余电上网,未来还将推出电子标志标线、路面电热融雪等功能。更重要的是,未来还可能为行进中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为电动汽车解开“奔跑的枷锁”。
“电动汽车在行进中无线充电,实验已经证明是可行的。”光伏路面投资建设单位齐鲁交通发展集团董事长徐春福说,未来光伏路面不仅能实现无线充电,还将实现车与路的信息交互,车辆状态、行驶参数、精准定位等海量数据通过光伏路面上传下行,对无人驾驶和有序通行将是莫大的助力。
“光伏路面技术是交通基础设施产业朝着智慧交通目标进行的一次技术创新和储备。”同济大学教授张宏超说,未来智能电动车辆离不开公路的电气化,光伏路面提供的能源,将使公路真正成为智慧交通的空间载体、能源和信息交互平台。
而且,光伏路面利用现有道路资源,无额外占地、无污染排放,因此“对于节能减排、改善我国能源格局具有深远意义。”徐春福说。
“城市大脑”当管家
不仅是传统道路基础建设的改变超乎想象,传统的驾驶行为也正在被人工智能等技术改变,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正在被智能化升级。
在杭州,阿里云公司于2016年10月启动“城市大脑”计划试点,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利用实时全局分析,对路面公共资源实现更高效的调配。比如,在红绿灯路口,“城市大脑”利用摄像头采集的数据分析实时交通流量,让交通信号灯根据即时流量做出调整,优化路口的时间分配,提高交通效率。
据统计,杭州推行“城市大脑”后,试点区域高峰期平均行车速度提升15%,区域平均拥堵时间下降9.2%。杭州市萧山区还实现了120救护车等特种车辆的优先调度,通过“城市大脑”定制的一路绿灯“生命线”,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将近一半。
对于拥堵、违停、事故等,“城市大脑”还能代替人工实时发现,并触发机制进行智能处理。在杭州主城区,“城市大脑”日均事件报警数达500次以上,准确率达92%。从事无人驾驶技术研发的驭势科技首席架构师彭进展说:“人工智能正在把城市交通带入更加高效、安全的时代。”
“自助停车”更从容
近两年来,智慧停车已经迎来了一轮大发展。一些新兴科技企业通过技术支持,帮助车主实现在线查询和泊位预订,并提供车流引导、停车场找车、智能支付等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过200家企业研发了各种智慧停车APP和微信小程序。
比如江苏无锡市就从物联网上做文章。无锡市蠡园经济开发区溢红路上,一排露天停车位,没有收费员,也没有电子栏杆,车主在微信公众号上就能顺利缴停车费。
“我们在每个停车位都嵌入一个‘小铁块’——智能车检器,能自动感应收集并传播车辆的位置、状态等信号,发送到停车场后台管理系统,显示出目前停车场空余停车位、车辆缴费状况等。”无锡帕克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部总监梁波说,这省去了司机找车位的烦恼,也能减少乱停车对交通秩序的破坏。
千万级人口、超160万辆乘用车的哈尔滨市提供了另一个样本。哈尔滨城投集团通过联合优先科技股份公司,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地磁传感、近场支付等技术,搭建了一个实时化、可视化的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使停车变得更加省时省力。
责任编辑:胡辉
为您推荐
谷歌特斯拉看好的智慧交通 这回被腾讯云抢先了
如今,传统制造业、金融业、政府部门等数据大户积极拥抱云计算、人工智能已经不是新闻。不过在各行各业的上云之路中,交通物流行业却异军突起,融合力度之快令人惊讶;而在交通物流走向云端之际,腾讯云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拔得了智慧交通云的头筹。在上周刚刚落幕的腾讯2017云+未来峰会上,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就直言,腾讯云已是全球最大的智慧交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