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被写进政府报告,“人工智能”在国内的前景彻底明朗化,再加上之后连续颁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更是将国内的人工智能推向了一个高峰。
不过,随着南京大学等高校相继设立人工智能学院,更多的人意识到一个现象——在国家一路高歌为人工智能产业放行绿灯的时候,“AI人才”却对其提出了一个挑战!
国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却拖了后腿
此前,人工智能孵化器ElementAI基于Linkeln和各大会议的专家数据,对中、美、加拿大、德国、日本等主流国家的AI人才做了一份统计。结果显示,全世界大约有2.2万名拥有博士学位的AI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以及5400位AI专家。而中国仅以总人数619人位列第7,只有美国的5%;
去年7月,LinkedIn发布《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报告内容显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全球AI领域技术人才数量超过190万,其中美国的人才总数超过85万,而中国仅拥有5万多人;
腾讯研究院联合Boss直聘发布《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其中显示,仅在2017年的前10个月,AI人才需求量已经达到2016年的近两倍,2015年的5.3倍,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
……
以上是多个平台关于AI人才的统计数据报告,虽然这些数据的统计平台与标准不一样,但是从各个角度来看,有一个事实是无可争议的——中国AI人才的拥有量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大缺口。
仅以国内市场为例,用腾讯研究院研究院俞点的话来说,累计到现在,国内AI领域虽有几万名毕业生,但是市场的人才缺口是百万级的,所以现在的存量远远不能满足于市场需求。
纵观国内,在大环境上,人工智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市场方面,人工智能有着极大的应用市场(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38.2亿元,增长率达到56.6%);在学术层面,人工智能论文在近年来的各大学术会议上大放异彩(全球超4成的人工智能论文是中国人所写,一些甚至在IEEE等国际学术会议获得评奖)……
奈何,我们却在最重要的硬件设备“人才”出现了大纰漏,尤其是在高端AI人才上。
填补AI人才缺漏,各高校相继设立AI独立学院
AI人才多从哪里来?源头一定是学校。
事实上,在国家点名重点关注人工智能之前,作为计算机学科下面的一个分支,有不少学校都开设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举几个例子,譬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开设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北大、复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开设的“智能科学与技术”。
不过,这些专业大多挂靠在计算机、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院下面,用人工智能专家、南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周志华教授话来说,“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当然也跟不上当前市场需求急速增长的速度。
怎么说呢?依照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效果有限,有些更是被周志华称之为“高级科普”、“难以充分培养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人工智能知识、解决企业关键问题的能力,不能适应智能产业的要求”。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也为了缓解人才缺口现象,自去年开始,一些高校便相继设立AI独立学院:
在招生方面,这些高校多是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全面覆盖。目前,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学院已经开始招生,首批研究生已于去年9月完成入学注册,其余高校最快也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招生。
随着学院的成立,再加上从国家到各个行业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关注,一些疑惑随即而来:谁来教?教什么?学生又能学到些什么?
看了课程之后,我们产生了几点疑惑
上面提到,目前有5所高校相继开设了人工智能学科,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课程已经可以在网上进行查阅,而周志华教授也向公众回应了接下来南大人工智能学院将设立的课程。
看着这些课程,我们突然有了几点疑惑:
首先,与已有的计算机教学相比,作为进一步细化而独立出来的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在教学内容等方面与前者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
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为例,其招生范围覆盖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相比于研究生课程的千篇一律,本科生的专业方向更是人们的关注点,而在西电这里,其只为本科生开设了两个特色专业,分别是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拟建)。
依据下面的具体介绍,前者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电子技术、信息处理理论、电子信息系统、计算机与互联网络、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而后者要求学生能掌握大数据相关的统计、计算机、数学和应用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数据分析、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基本技能。
讲真,从本质上来看,这与当前相关计算机专业所学的内容似乎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人工智能学院要求学生更要扎实数学、计算和程序等学科基础。
但基础扎实不假,后面又该如何继续呢?考研进一步深造?还是凭着扎实的基础踏入社会?
为此,镁客网也向几家公司了解了一下技术团队的学历结构,专注于智能语音技术的云知声团队中博士占比45%,而以智能交互为核心的极限元团队拥有硕博背景的人占比60%,剩下的几乎就是本科毕业生。
在AI专业人才缺乏的前提下,“应用数学、物理、统计学方面的(研究生)也会考虑。”图普科技创始人兼CEO李明强表示。
既如此,那就意味着,于产业界看来,AI人才是急需的,但也存在暂时性的解决方案。不过,高素质AI人才是最为紧缺的,而这才是需要学院来解决的问题。那么,如果人工智能学院只是对学生的数学、计算和程序基础进行更为针对性的加固,那么,这些本科生在毕业后还需继续考研深造,与现在计算机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这里,我们就产生了第二个疑惑,在课程大致体系还尚未构建好的这时候,面向本科招生真的合适吗?
在众多高校放出“设立人工智能学院”的消息后,就有人质疑了:人工智能一级学科还没有建起来,应该暂时还不能直接招本科生?
“在现有的学科体系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级学科,往下就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与结构、计算机应用等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再往下才是人工智能方向。”针对高校的学科划分,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章毅曾表示。
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一个与计算机等学院比肩站立的独立学院,但是,作为一个“新生儿”,其课程体系更多的还是在摸索中,尤其是面向本科生的教学。
都说术业有专攻,但在人工智能产业,面对“人才荒”问题,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提出,我们现在需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人才存量资源,一批计算机科学、自动化、统计学等人才皆可从事人工智能产业。
在提出一个可暂缓人工智能产业“用工荒”问题的同时,也折射出一个“尴尬”的现象:一边,因为专业性与深度的问题,一些人认为当前计算体系下培养出的毕业生不能满足市场的AI人才需求;另一边,在人才需求不能满足的当下,一些非AI专业的毕业生被抓来救急,或是在企业内通过再培训来提升AI素质。最终来讲,AI领域所缺少的还是那些AI专业人才、高素质AI人才。但是,现在还处于摸索初期的教学体系是否真的适合将本科生培育成高素质AI人才?
此前,因为AI相关课程被散落的分布在各个学科里面,被迫碎片化、离散化、简单化,这也就导致高素质AI人才的难以培养。面对这种困境,很多学者要求将“智能科学与技术”提升为一级学科。
虽说现在人工智能学院已经是一个独立体系的存在,但从一些高校设立的课程来看,似乎并没有一级科目、二级科目之分,尤其是本科。
如此一来,在人工智能学院的学习中,相比于已掌握基本知识与技术,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有了决断的研究生,学识与技能还是一片空白,且具体研究方向也不定的本科生或许就会产生一定的混乱。由此来看,在一级科目还尚未建立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学院一上手就直接招收本科生,对于后者而言似乎有点“超纲”了。
最后
确定的是,不管是从当前的意义,还是从未来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学院的设立都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情。其中,面向本科招生,对于国内的人工智能产业也是高素质AI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
不过,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作为一项“新事物”,虽说万事都是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但短时间内,在教学体系等基础建设还尚未完善的情况下,高素质AI人才的培养是否应该还是先从研究生阶段开始?至于“数量”的缺口,不需要知晓太多专业性技术原理的AI应用型人才也是可以稍加弥补的。
责任编辑:吴昊
为您推荐
LivesOn:人工智能帮助你去世后继续发微博
人去世之后,QQ和微博等帐号将如何处理,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关注的问题,其中也存在许多商机。英国一款应用LivesOn可以在Twitter帐号所有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