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R)对节目进行呈现无疑是本届央视春晚的最大亮点之一。春晚VR内容的总导演、来自兰亭数字公司的苏航,领导制作团队不辱使命,终于完成了央视春晚制作和播出方式的一次革命,同时,也实现了VR技术在中国大型综合性晚会应用的一次跃进。
精挑拍摄制作标的
苏航介绍说,对春晚部分节目进行VR同步展示受到春晚总导演杨东升等大力支持,但是央视作出相关决定的时间较晚,1个月多月前才正式敲定。在被任命为VR内容总导演后,他就立刻展开相关工作,整个1月上旬,他一直忙于与央视的各节目组和特殊设备科、大屏幕组、录音组等协调筹划VR拍摄。1月15号,春晚所有演员开始带妆表演,舞美、道具、灯光等全部到位。苏航和团队开始对节目进行排查筛选,选择适合VR呈现的节目。
选择节目必须按VR的拍摄思维,不仅要考虑演员人数、走位、舞美、道具等,而且要充分考虑安全距离、VR的机位震动等因素。“拿魔术来说吧,需要跟摄像机配合,但VR摄像机全景拍摄,无孔不入,哪都看得见,就穿帮了。”苏航说。经过反复测试,他和团队得出结论:大型的、舞美比较漂亮的、光影变化比较复杂的、配有虚拟效果的节目是比较适合用VR拍摄的。最终,他们选择了《清风》《中国骄傲》和《金鸡报晓》用VR进行呈现。
反复调试拍摄方式
节目选定后,接下来就研究如何拍摄,而选定最佳拍摄机位是必须解决好的核心问题。
苏航说,在拍摄《清风》时,他们最开始选择俯拍,发现距离太远,而且从高空俯瞰,效果并不好。继而他们又尝试将机位放在舞台中间,让演员围着摄影机跳,这样观众会有一种强烈的包围感。不过,这样带来的问题是观众面对四周演员,不知道该看谁了,而且也看不到整个舞美的效果,效果欠佳。最终,他们选择了传统经典机位:正前方。就这样,他们接连完成了对3个节目的拍摄。
时间对制作团队来说是很大压力,节目拍摄24日才结束,距离审核只有短短两天多时间。VR后期制作总监郭瑞韬说,这样的工期,即使是传统视频,后期压力也很大,何况是涉及很多拼接、渲染和包装工作的VR视频。
或许是急中生智吧,后期团队在拼命加班加点的同时,想出一招,既能保证全景的体验,让观众专注到节目的氛围。“我们将360度的呈现,改为180度,背后根据节目的形态,进行整体的包装。”郭瑞韬解释说,“比如《清风》,我们在背后延续了整体舞蹈风格,还根据颜色、情绪进行一些元素的变化。这样,观众的体验就很棒了。”终于,所有的成片按时全部就绪。
全力解决瓶颈问题
苏航说,央视春晚对VR节目制作和播出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可以说到了有求必应,不计成本的地步。“从2015年到2016年,我大概做了100多次VR直播,而央视这样大的支持力度还是第一次赶上。”苏航说。就节目拍摄而言,每个节目,都会专门为VR去布置一遍,演员的站位、表演,也会为VR去做专门的调整。
此外,央视在服务器和带宽等各方面全力保障。比如,VR拍摄首次使用了最先进的压缩技术,可以将VR视频上传下载的总数据量节省40%以上。再加上央视强大的服务器,VR画质也提升了40%以上,观众就可看到超高清画质。
忘我的努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郭瑞韬说,他最难忘的是刚刚拼接完《清风》,戴上VR眼镜的那一刻。“在电视机前看了这么多年的春晚,从来没有过如此惊艳的感觉。那是一种完全的包裹感,你突然意识到,原来春晚的舞美竟花了这么多心血。平时通过电视看,信息丢失得太多了。”
郭瑞韬解释说,比如《清风》,它走的是蓝紫色调,灯光会从蓝色,变为比较跳的绿色,到最后再变为比较跳的桃红色。如果是在电视上,看到的无非是一张蓝色的构图,变为绿色的构图。可是,当戴上VR眼镜的那一瞬间,你发现自己真的进去了。深蓝色的光,给人一种神秘、忧郁的感觉;当它变为跳跃的绿光时,你会感到春天来了,生命的活力迸发出来;转为桃红色时,一种美的喜悦从心底顿时油然而生。
苏航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他说,当《清风》伴随着光影出现在他眼前时,自己呆住了。当时,他就只有一个感受,必须把它完完整整地传递给观众。
责任编辑:陈舒宁
为您推荐
手持电视搭建春晚新平台
不管是褒还是贬,春晚始终是国人不可或缺的一道精神年夜饭。近年来,央视春晚陆续开通了网络直播和手机直播,但对于不能坐在电脑前,以及对手机上网费用望而却步的国人来说,除夕之夜在路上或工作岗位无法收看春晚直播的遗憾还是无法弥补。同时,传统的央视春晚也受到了各种网络春晚的冲击。去年未能成行的“山寨春晚”今年改头换面重装上阵,据统计,春节期间正在或将要播出的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网络春晚达十数台,有人戏称今年为网络春晚元年。网络春晚不止更换了播出平台,而且在细节、创意来源和传播方式上有所创新,融合电视、网络、手机三大平台,试图打破传统电视春节档的市场格局。通过睛彩手持电视,可以收听收看到CCTV-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