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AI给智能硬件带来了第二春还是第二个大泡沫?

2018-02-09 09:07:25来源:36氪 企鹅号 热度:
多亏了AI,被市场看淡了三年的智能硬件行业似乎在摆脱不温不火的状态。契机是2017年语音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今天手机占用了人们95%~98%的时间,这本来就是不合理的。”“手机这种媒介设备一度被看做手的延伸,今天你已经可以通过手机处理几乎所有事,但手机唯一不能满足的就是你希望解放双手的场景。”出门问问李志飞、小米生态链副总裁夏勇峰这样的从业者们,认为智能硬件市场因此仍有机会。

正如iPhone后来之所以如日中天,很大程度得益于开创了触摸屏的交互模式。而如今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等AI技术的应用,支撑起了一种更自然的人机交互模式,这意味着新技术将搭载的硬件产品也有了新的商机,发展缓慢且割裂严重的物联网生态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机会。

创业者希望通过智能硬件占据新的入口位置,但不得不说,目前AI+智能硬件的热度依旧是资本和创业者的“剃头挑子一头热”。以已经在国外被验证过的智能音箱为例,去年国内市场的销售在几百万量级,尚未达到大众级消费品的规模。以天猫精灵双十一99元促销为信号,补贴战开始了,深圳的山寨厂商也蠢蠢欲动,然而“百箱大战”并没有打起来。

这意味消费者一端的市场并未真正打开。

归根结底仍绕不开的问题是:AI真的能让这一批智能硬件有用吗?

我们认为,智能硬件行业的2018年,依旧会是教育市场的一年。BAT这类巨头为了推广自己的AI平台会加紧争夺硬件厂商,可以遇见的是补贴战的力度和范围在明年会进一步加大;尽管语音识别这类技术已经成熟,但从今年面市的产品来看,已经存在很多工业化、软硬结合层面的欠缺,限制了产品体验,这会是2018年厂商打磨的重点;2018年更多创业者会去开发有可能成为入口的智能硬件设备,比如智能音箱、智能手表、车载设备、无线耳机、AR眼镜、机器人、同传翻译机……

关于2018年智能硬件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以下几个判断:

一、继续“挖手机的墙角”, 用语音交互解放双手

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是14.724亿部,这个量级奠定了手机最刚需硬件产品的地位,手机几乎占用了我们90%时间,然而智能手机的增长陷入了瓶颈期,14.724亿部的出货量相对于2016年下滑了0.1%。

拿去年推出的标杆性产品iPhone X来说,新推出的Face ID技术并未给智能手机带来突破性进展以及强烈的销量刺激。与此同时,一些新生的硬件设备却通过更贴合的场景挖手机的墙脚。就比如更适用于家庭场景的智能音箱,更适用于外出场景的车载设备和随身的无线耳机。

手机这种媒介设备一度被看做手的延伸,今天你已经可以通过手机处理几乎所有事,但手机唯一不能满足的就是你希望解放双手的场景。而无疑,这部分场景在人们使用手机那90%的时间里,是不小的一块。手表、音箱、电视、耳机、遥控器、AR眼镜都被视为下一个可能爆发的场景,并从去年底陆续涌现出更多新品。

尽管智能手表至今没被看作刚需,但去年推出的第三代Apple Watch具备使用空中写号虚拟SIM卡的方式,跟手机号关联,已经可以实现打电话的功能(国内运营商尚未开通),在越来越少的人佩戴手表的今天,这或许会为智能手表带来一线希望。

不过苹果去年好评度更高的产品其实是一款配件无线耳机Airpods。苹果、谷歌、三星、科大讯飞、出门问问……都推出了自己的无线耳机。随身、轻便,能调动AI语音助手,让耳机被看作是很适宜作为入口的产品。不过就像智能音箱一直没有解决唤醒成功率的问题,无线耳机同样有很多工业和系统问题没有解决,就比如系统协调性,Airpods跟安卓手机协同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无线耳机就与传统的蓝牙耳机无异。

创业者希望找准下一个能成为中心化入口、调动所有设备的硬件产品,然而一个趋势越来越明显——日后未必有作为单一中心的入口型硬件,入口或许是分散化的,即家里的所有设备都可以具备交互能力。当然也不排除,像手机、耳机这类使用场景相对丰富的设备,或许会成为入口中的入口。

二、家居场景里,BAT也没法占据所有智能硬件?

争夺下一个入口型智能硬件,本质上是对物联网话语权的把控。

回顾2015年,物联网、智能硬件生态链这些概念一度被炒得如日中天,彼时舆论讨论的隐忧在于BAT、小米这类生态巨头会以不同的协议作为竞争门槛,做封闭的生态圈,筑起护城河。而这些曾经的预判的确在过去三年中发生了。

今年,几家生态巨头已经初步划分了战场,其中包括两类公司:做to B技术服务和开放平台起家的公司,如BAT、科大讯飞、搜狗。以及做硬件出身的公司,比如小米生态链。

两类公司的初衷截然不同,由此组成生态的切入点也有所差异。前者类似于亚马逊做Echo,平台公司做硬件的目的是拿出一款标杆性的硬件向潜在的硬件合作者展示自己的平台技术是过硬的(典型代表是百度做了渡鸦,阿里做了天猫精灵),从而吸引更多硬件厂商接入自己的生态,它们的特长在于算法。而后者,硬件厂商的目的则单纯在于通过销售硬件盈利,特长在于产品设计和供应链。

哪一类公司会占据生态战争的制高点还不好说。打造物联网生态链最大的难点就是各家都有自己的协议,不同平台和品牌的产品之间无法互联互通。所谓智能家居,如果设备之间互为孤岛,就没有任何意义。解决这个问题,两类巨头的路径完全不同。

参照国外,Amazon的Echo就是第一类平台巨头的案例。因为Echo的年销售量已经超过千万量级,其他品牌的硬件厂商都有接入Amazon生态的动力。但在国内,一年所有音箱厂商的销量尚不过几百万,平台巨头做生态依然吃力,缺的还是标杆性爆款。

而硬件出身的生态巨头,在国内的典型代表是小米生态链过去几年,小米生态链用投资和深度合作的模式聚拢了大量硬件创业公司,通过米家的品牌集中销售,培养用户产生家电买小米生态好几款产品的习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互联互通的问题。此外,尽管不是发力重点,但小米也有自己的AI算法研究团队和内容生态。

2018年小米将在港交所上市,如果雷军千亿美金市值的预言成真,小米跻身BAT体量之列,国内生态话语权的争夺会更有看点。

三、“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接来下混社会要多一门技能 ?

这一波智能硬件在交互模式上的发展,可分为语音和图像两个方向。在2016年语音在智能硬件上的搭载已经开始普及,而进入2017年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硬件上的搭载也开始加速,一个明显的迹象就是2017年以商汤科技何和旷视科技为代表的计算机视觉创业公司的估值开始迅速攀升,因为资本市场看到了这类公司在to B和to C领域逐渐扩大的商业空间。

以语音的模式传递信息,是机器接收人类信息最高效的模式,而视觉,则是人类接收机器信息最高效的模式。每种交互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势,最终的趋势是一台设备融合多种交互模式。举个例子,Amazon的Echo最早期的音箱产品是纯语音交互模式,到后期出现了带屏幕的Echo Show。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国内的智能音箱厂商新一代的产品也开始带屏幕,将视觉交互与语音交互相互融合。

接下来,智能硬件要有竞争力,可能要考虑让自己多一门技能。

记者采访了小米生态链副总裁夏勇峰、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优必选高级研发副总裁吴牟雄、Rokid创始人Misa以及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以下是他们对于智能硬件行业2018年趋势的观点呈现:

小米生态链副总裁夏勇峰 :

2018年整个智能硬件市场,尤其是手环、手表这类可穿戴设备会进入平缓增长期,销量会向头部聚集。一般一个新兴的市场就是市场急剧增加的时候,会有很多的玩家在里面,当它逐渐趋缓之后就会产生头部效应。

从目前来看,我们不会做智能手表,因为我们还没找到用户必须使用这个产品的原因。现在很多人看好智能手表跟AI语音助手的产品,但我们觉得手表承载不了这样的场景,最主要的原因是续航。

语音识别这件事情本身是非常耗电和消耗计算能力的,需要他实时连网,并且处理其他的事情。可穿戴产品实时连网只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常连手机,第二种就是自带通讯模块可以连网,两件事情它的耗电程度都非常高。

对于手表产品而言,如果让用户每天充电,体验是很差的。我认为适合承载语音助手的随身设备,续航起码要20天,目前比较适合干这件事情的就是手机,特别是如今在90%以上的时间里,我们都是手机都不离手的,其他产品想通过占据剩下10%的时间成为一个大众消费品,是有困难的。而那些不需要占用手的场景其实非常小,我们不想带手机的时候,本质上是没有找到足够好的能固定手机的东西,或者有些随身场景你戴耳机就好了。

今年很多人开始做类似于Airpods的无线耳机,小米目前还是做蓝牙耳机,因为智能无线耳机跟蓝牙耳机在用户体验上的本质性区别现在还做不出来,瓶颈在于无线耳机跟手机系统甚至硬件的联动大部分都做不好,没法跟手机系统深度融合。所以这个阶段做这件事就没有意义。

去年开始智能音箱走热,因为我们判断它有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是一个很重要的产品,同时可以基于这个产品和在搭载的技能演化出平台,我们在硬件之上会花很多钱做软件和系统层面的搭建,所以小米自己做智能音箱而不是放在生态链公司去做,因为做平台这件事对于小公司而言投入过大,产出不高,它们会更在意产品本身,以及它能获得多少销量,赚多少钱来维持公司的发展。

围绕智能音箱平台,有一批强关联的智能设备可能都会兴起,比如智能插座、灯泡、门锁、传感器、墙壁开关等等。国外比国内智能硬件的生态领先了两年左右,我们已经能在国外看到这样的趋势,比如飞利浦的灯泡销量提升的非常快,因为新的人机交互模式让用户控制设备更方便了,随之像亚马逊这类公司有很多资源可以往里倒,会出现很可见的增长。

但在国内我觉得还没到这一步,因为音箱的量太小了,根本没有看到形成大规模大众消费品的趋势,如果用销量来衡量,我觉得当智能音箱一年的销售量超过2000万台才会有看头。

各家公司都在争夺物联网的入口,但将来整个物联网的入口未必是中心化的,反而可能是离散化的。比如你家里的每台设备都带有麦克风,能跟你做简单的互动,你走到哪儿随便说个指令,不用特意关注是灯听见还是电视听见,就会有设备自然而然的执行,而不需要你肉眼盯着某台特定的设备下达指令。

到现在为止,我个人觉得智能硬件还没有形成一个行业,它的规模还很小,产业成熟度低,进来的玩家都很苦。

我们有一个关于智能的规则,就是如果智能给用户带来麻烦,而不是解决问题,我们宁可把智能干掉。比如小米生态链做拉杆箱,一开始大家想着要做智能拉杆箱,后来发现智能只给用户带来麻烦,不解决问题,就做了款非智能产品,也是一个很好的产品,我们也很高兴。

对于AI,我们在研究可能有用的场景和产品,但还不方便说,市场和媒体对任何技术概念的炒热往往距离落地还有3到5年时间,到2019年应该能看到我们的产品。

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

今天手机占用了人们95%~98%的时间,这本来就是不合理的事情。所以未来在不同场景下,人们和互联网交互的设备肯定是多元化和碎片化的,这个已经是越来越明显了。尤其是你在开车的时候,你在家里的时候,你在跑步的时候,手机已经不太合适。像我自己,会下意识降低对手机的依赖,我会故意把手机两个小时放在那里,逼着我自己不去拿。

今天手机肯定是所有设备中的中心,但三五年后手机未必会占据支配地位,人们在探索智能手表、音箱、耳机、车载、电视等设备成为入口的可能性。

我看好耳机这个产品,如果它能解决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比如戴在耳朵里好看、无感,续航问题,并且语音交互做到很好,那么它可能成为仅次于手机的中心位置。

我们做的所有设备,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希望用户把对手机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些其实更方便、更安全、更有效率的方式。

所以我坚信智能可穿戴的未来,当然有几个前提,就是小、轻、无感,续航时间长。这些是真正能够决定可穿戴能不能够在未来成为非常自然的你身体的一部分的条件。AirPods之所以这么革命性,是因为你戴在耳朵里不会感觉到存在,有时候可能会忘记戴着它。包括续航时间,因为如果我们的智能手表一天要充一次,就无法达到无感的体验。

耳机是我看好的品类,可能有很多新的玩法。

比如耳机和手表配合,就可以在一些场景替代手机。过去我们的智能手表做了很多尝试,比如3G、独立通话。坦白说,体验还受到一些限制,是因为3G本身挺麻烦,不是一号多终端,需要另外再弄一个号码再实名认证。但今年苹果手表的通讯能力独立出来,在国外都是一号多终端,跟手机是一致的。

另外我特别看好手腕上4G的设备,跟耳机配合。它会有很多独立性的场景,比如你跑步的时候,下楼的时候,上班忘了带手机的时候,没有像现在那么有不安全感,因为号码是同步的,所以打电话、接电话都是可以的。

未来搭载AI技术的终极设备,也有可能是VR/AR眼镜。三五年后或许AR/VR眼镜和普通的眼镜一样的轻、美观,解决续航问题,也不会像个大盒子还需要专门拖一根线,并且融合更多功能,那么它或许就会是一种终极形态的交互设备。原来的谷歌眼镜就已经有语音交互功能,有麦克风和耳机,不过由于有很多技术问题,现在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

现在 Airpods唤醒不方便,限制了功能,让很多人就把它当蓝牙耳机用,没用那么多语音交互功能。如果以后语音体验做得很好,用户的交互习惯就会改变。长远来看,智能耳机是个中心地位,其他产品反而可能会成为它的配件,做成“耳机+”的形态。

AirPods是苹果这几年来除了iPhone以外最革命性、最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但苹果没有大力去推,我觉得可能跟产能还是有一定关联。AirPods是一个高难度的产品,组装比iPhone还难,想要把各方面功能装进这么小的产品里,在良率上面临很大挑战。我觉得2018年全球卖两三千万台这个希望还是很大的。

优必选高级研发副总裁吴牟雄:

我们想让机器人真正要进入家庭,变成家庭的一份子,更自然的跟你交互。现在很多人在做跟AI相关的硬件,比如智能音箱。但我觉得人形机器人才是一个最自然的人机交互设备,因为人形才能带给你跟同类感情交流的状态,在个性化和拟人上做得更好。比如轮式设备不能走楼梯,这就对环境的平面要求非常高,但人形双足机器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在想想空间上比智能音箱和一般的机器人大得多。

另外,可交互的音箱就如何椅子,但可交互的人形机器人则类似于养猫或养狗,具有接近人的感情形态,我们看重的价值是人跟人形机器人之间的依赖性,即有功能性又是家庭成员的角色。

关于机器人个性化的情感交互,有两种实现路径,一条是AI技术本身,但这块的发展不是我们一家公司可以完全控制的,这要看整个工业界的发展进度;另一块是非AI的部分,有很多软件工程的东西在做,这块得跟客户一起定义。比如当机器人的电池快用完了,可以通过拟人的说话、动作和神态语言,表示出我很累了,这会让人感觉这是很有灵性的产品,让你愿意花时间去培养它,跟它交流。带手的机器人已经商用了,但带腿的、手腿并用的机器人还需要一两年做技术和产品研发。因为加上手会把重心提高,对平衡的要求就更高,这厘米啊还有很多东西要做。

机器人公司有两类,一类像波士顿动力一样,它最开始有军方背景,所以在成本上不是问题,采用的是液压技术,对点击要求非常高,每台机器人都要好几百万美金,不可能商业化。另一种是优必选这类,优势是产业化的集成度,策略叫“CEO养CTO”,CEO亲自见客户做一些商业化的销售,同时供养长期技术的研发。

商用机器人的市场空间已经显现出来了,这块是有需求的。我们在居然之家、白云机场、4S店、政府部门这些地方去年卖了几千台的量,里面都有定制化的东西,每台的价格在10万-12万,类似于一台车的价格我们认为是合理的定价。

去年智能音箱火了之后,机器人的热度也跟着提升了,但有观点说七八成公司都会死。机器人跟音箱不一样,不是把各种模块集成拼凑起来就可以,里边需要很多技术支撑,得有自己的研究院,我们就做了很多AI跟机器人强相关的垂直技术投资,这些小公司是做不了的,BAT也不会去做。

商用机器人在零售和导购场景很有前景,大家已经看到了机会。但我并不认为2018年导购机器人会有飞跃式的发展。局限性还是在于客户。商用机器人是强客户的领域,因为有很多强需求匹配、定制化的东西,机器人生产商必须跟客户强交流和强反馈,一起来推。你要了解每个客户的问题,不可能一款产品解决所有客户的问题。

举个例子,居然之家每家分店的地理环境、布局都不一样我们需要扫描每个商店的地图,输入每家店铺的产品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这些都是很花时间的。

坦白说,现在商用机器人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还不是真正的强刚需,真正的强刚需必须跟客户来来回回深入的碰,去定义这个产品

教育机器人是目前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场景。一方面小孩对机器智能的要求相对低,另一方面中国家长在这方面愿意花钱,所以这是很清晰的场景。国家现在对教育编程支持力度很大,这以后很可能变成一个基础课程,就像数学语文一样,所以我们要尽力进入家庭。未来人跟工具的连接越来越多,但是人越来越孤独,机器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弥补人性中孤独的问题。

Rokid创始人Misa:

2017年很多人觉得智能音箱市场突然起来了,其实没起来。即使这么低价,几乎有公司接近送的程度在做,也就是这个量,就算卖几百万又怎样,对用户来说其实还是非常早期的。这个市场要真正起来,我觉得还需要两三年。

包括智能家居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其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时智能家居对用户而言没有那么迫切。另外,用户有一个心理门槛,智能家居这类新的事物会挑战人们固有的认知边界和盲区,很多人看到复杂的操作就会回避。而且要介入用户的生活,首先家里得有一台智能设备,在很多人没有的情况下,就得慢慢来,比如前一阵我们做活动推自己得AI产品的时候会送一个小米台灯,让用户自己先玩起来,让用过的人再也离不开,就像入坑一样。

AI产品的出现对IoT最大的改变就是让人们开始有需求,这个需求是否足以撬动这个产业今天还很难说,但已经是个好的开始。Iot目前存在的问题依旧是协议不统一、割裂,每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我们基本上跟每家的标准都要对一遍,70%的时间都花在这上面。这是一个产业非常早期的状况,这是产业非常早期的情况,现在IoT的是生态也在慢慢开放,未来Iot时代的分工会越来越明确,注重协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

我们认为AI有四波浪潮,一个互联网AI,商业AI化,实体世界感知AI化,最后是全自动AI化。在第四波全面自动智能化浪潮里,硬件的修改比软件慢很多,软件收集越多数据越好,这时候我们需要机器手臂去行动。

现在很多机器人两只脚走路开门就摔倒,手脚不协调。其实人类的灵活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比如我们去郊外摘草莓,一摘就可以吃了,但是机器可能用力太轻了摘不下来,太重了就烂了。机器人要实现这些能力可能不会想象那么快,但有一些硬件,会越来越多去做人类做的事情。

我觉得智能驾驶实现之后,机器人的问题就会随之而解,现在很多人做的重复性流水线的工作会被机器取代。工业应该是创造价值、用了这个东西可以省钱,所以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率先被使用。

我们在美国投了几家公司,包括摘水果的。在美国很少人愿意摘水果,但是很多人都想吃水果,有些外形不规则的水果,AI加机械手臂就可以处理。另外我们也在看洗碗机器,不是洗碗机,吃完了它会拿过去,该仍掉仍掉。这个机器卖起来很贵,但是可以用租赁,出租出去一个月收你两万五千块钱,可以取代5到8个洗碗工,比较划算。这也考虑到了餐馆老板的痛点,洗碗工常常说不干就不干。

机器人产生价值会首先在工业界,最后才是家庭场景。我们并不认可家里面有一堆机器人跑来跑去。可能会有一个像人一样的机器人在家里面,然后教育机器人会有一定的空间。

责任编辑: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