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快构建天水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和完善城乡广播电视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引领现代文化传播,促进文化和信息消费,进一步推动天水市广播电视服务提质增效,实现由粗放式覆盖向精细化入户服务升级,由模拟信号覆盖向数字化清晰接收升级,由传统视听服务向多层次多方式多业态服务升级,结合天水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按照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抢抓天水市新农村建设契机,紧密结合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升级发展为主线,以服务基层为重点,充分调动各县区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大力提升全市广播电视覆盖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性广播电视服务需求提供充分保障。
(二)工作目标。按照“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可行、保证长效”的原则,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术覆盖方式,到2020年,市、县区、乡、村四级广播电视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基本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应急广播村村响,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型广播电视覆盖服务体系。地面无线广播电视基本实现数字化;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实现数字化、双向化、智能化;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基本覆盖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国家和省级标准,市场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广播电视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更加完善,人民群众基本视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一)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覆盖接收。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运行的基本原则,依托目前正在实施的中央和省市县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通过对全市7个发射台站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在全市范围实现中央3套广播节目、12套电视节目、省市县各1套电视节目和市县各1套广播节目的无线数字化传输覆盖,达到广播电视节目由模拟信号覆盖向数字化接收升级,使全市有线电视未通达农村地区村村通用户通过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或“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的方式更好地收听收看到数字广播电视节目。
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参与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财政局
(二)不断增强内容供给服务能力。确保通过无线传输(数字)提供不少于15套电视节目和不少于5套广播节目;有线广播电视在由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过程中,保留一定数量的模拟电视节目供用户选择观看,到2020年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关停全部模拟广播电视节目。按照《中共天水市委办公室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市委办发〔2016〕36号)要求,在满足提供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市县各级广播电视台加大广播电视节目供给力度,多开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自办类节目,打造一批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品牌节目。
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参与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财政局、天水广播电视台、甘肃广电网络天水分公司
(三)加快建设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应急广播体系是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家、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部署,坚持“统一联动、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战结合”的原则,统筹利用现有广播电视资源,推进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完善市级和各县区应急广播制作播发、调度控制和应急指挥平台,与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连接。升级改造传输覆盖网络,布设应急广播接收终端,健全应急信息采集发布机制,形成中央、省、市、县四级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可管可控、综合覆盖的应急广播体系,向城乡居民提供灾害预警应急广播和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服务。
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参与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政府应急办、甘肃广电网络天水分公司
(四)大力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按照国务院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及省发改委、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有关部门关于推进三网融合的部署要求和加强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贫困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播能力建设的工作安排,在“十三五”期间,加快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加快全市无线发射台站技术系统更新完善;加快全市两区五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采集、制作、编辑、存储、播出等设备的配置;加快全市微波传输电路的数字化升级改造项目和微波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层台站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和解决县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播设备不足及老化问题,极大提升基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时,充分考虑农村广播室、广播电视设施设备维修维护网点需求。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加强有线电视骨干网和前端机房建设,采用超高速智能光纤传输和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推进有线无线融合发展,提高融合业务承载能力。积极发展和规范直播卫星运营服务,更好满足我市广大群众收听收看贴近性强的广播电视节目。
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参与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甘肃广电网络天水分公司
(五)积极支持“智慧广电”建设。进一步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应用,促进制播传输终端高清化,实现村村有高清到户户看高清的提升,推动互动电视普及,推动广播电视服务、现代传媒及综合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广泛提供党报党刊进家庭、家庭数字图书馆、家庭音乐厅、家庭影院、家庭课堂、网络电商等新兴业务和服务,在确保传播安全可控前提下,促进全市媒体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文化信息需求,促进文化信息消费,带动我市关键设备、软件、系统的产业化,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参与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工信委、市财政局、甘肃广电网络天水分公司、电信天水分公司、移动天水分公司、联通天水分公司
(六)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化发展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县级及以上有机构管理、乡镇有网点支撑、村组有专人负责、用户合理负担”的广播电视户户通长效运行维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县区、乡、村四级运维服务网络,统一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加强对户户通运维工作日常监管,不断完善考评机制,定期开展巡查,建立健全投诉受理与反馈机制,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采取市场化运作和契约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不断优化区域划分、相互竞争、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着力构建结构合理、运行高效、标准统一、服务优质的户户通长效运行维护体系。
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整合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资源,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提供应急广播、广播电视器材设备维修等服务。规范有线电视企业、直播卫星接收设备专营服务企业运营服务行为,组织开展运营服务质量评价,促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完善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探索建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增强公共服务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参与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财政局
(一)明确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是本地区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牵头、广电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发改和财政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要切实把做好广播电视户户通相关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市、县区人民政府的工作日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和扶贫攻坚计划,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各级广电部门要强化协调服务,牢固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责任感,规范服务行为,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努力提升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二)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本级文化安全综合监管平台、无线发射台(站)、转播台(站)、监测台(站)、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应急广播系统等广播电视公共设施和机构的建设改造和运行维护资金。中央和省级财政通过现有渠道安排转移支付资金,分别对地方按有关规定转播中央和省广播电视节目予以适当补助,支持地方统筹推进包括广播电视户户通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同级财政对传播市县区级广播电视节目给予适当补助,各级财政要按照“全覆盖、不返盲”的要求,分级负责,加强协调,落实广播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经费。
(三)完善支持政策。稳妥开展直播卫星除基本公共服务节目外其他增值服务的市场化运营试点,在满足用户基本收视需求的基础上提供更丰富的节目选择,并处理好基本公共服务与增值服务的关系。在国家广播电视机构控股51%以上的前提下,鼓励其他国有、集体、非公有资本投资参股县级以下新建有线电视分配网和有线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鼓励广电、电信企业参与农村宽带建设和运行维护,鼓励建设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市县各级各类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科技在线网络平台等互联互通。城乡规划建设要为广播电视网预留所需的管廊通道及场地、机房、电力设施等,网络入廊(入网)收费标准可适当给予优惠。鼓励广电机构、社会组织依法参与公益性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建设等,为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用户提供入户接收设备配备、专营销售、安装维修等服务。
(四)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程项目监管机制,设立项目台账、责任部门、具体任务、进度计划和责任人等内容,按照挂图作战、完成销号、专人负责的方式,靠实工作责任,强化任务落实,并设置监督问责制,对项目实施主体、监管主体按照各自承担的职责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和廉政建设责任书,对项目实施的全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推动有力、取得实效。对承担主体任务项目的县区,市文化和旅游局要着力加强对项目建设的技术指导和过程监督,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坚持项目监理制,严控建设的投资、工期、质量,按期报送项目建设情况,抓好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为您推荐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事业性”广播电视集团绝对不能再组建,它不仅阻碍了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而且是一种悖逆历史发展规律的行为,是不懂广播电视产业和市场经济的表现。而产业性广播电视集团是必须组建的,它既是广播电视产业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对广播电视产业的要求。不过,广播电视产业集团的组建,不能采用行政手段,只能通过市场来实现,否则,还会出现名义上是产业性集团,实际上是“事业性”集团的情况。根据我国的实际,要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产业集团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进一步提高对包括广播电视媒介在内的媒介二重性的认识。关于媒介二重性理论,从提出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这是
近日,西安市广电局召开重点工程工作动员会,号召全系统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精神,再鼓干劲,争分夺秒,在广电中心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重点工作中创优争优,力争上游,确保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今年,市广电局承担了广电中心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两项全市重点工程。截至目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完成了130个50户以上自然村的建设任务,提前两个月超额9%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使2万多山区群众收听收看到了清晰的广播电视节目,也使西安市的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提高了0.1个百分点,荣获全国先进集体称号;市广电中心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投资8438万元,超年度投资计划20%
到2010年,重庆将建成长江上游的通信枢纽和信息中心,“数字重庆”由此基本形成。近日从第三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暨信息主管峰会上获悉,“十一五”期间,我市信息建设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文化信息和信息重点项目建设都将全面提速。副市长余远牧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重庆市政府十分重视“数字重庆”建设,“数字重庆”包括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文化信息和信息重点项目等方面的建设。按照规划,到2010年,我市信息化整体水平将达到国家一流中心城市水平,信息化水平综合指数列西部第一,全国前5位。我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取得飞速发展,电话普及率将由目前的51.8%增加到60%以上,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城市化人群
位于喜马拉雅北部和冈底斯山脉南部的仲巴县是日喀则地区唯一的纯牧业县,这里草原广阔,人迹罕至,边境线长。然而,就在这样偏远的地方,牧民群众也都能听到广播、看到电视。近年来,仲巴县积极推进广播电视电影工程,加大“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管护力度,提高技术水平,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在帕江、布多、吉玛、仁多、亚热、拉让、偏吉、纳久等8个乡镇安装了9座“6+3”、“4+3”接收塔,顺利开通村级“6+3”有线网和“4+3”无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