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大NB-IoT作用和臆测用户需求不可取,中立性才是用户态度?

2017-12-27 16:12:12来源:物联网智库 热度:
NB-IoT/eMTC为代表的低功耗广域网络在物联网中的作用已毋庸置疑,目前已孵化出上百类应用。不过,孵化出来的应用就一定是可商用或规模化的吗?在技术落地的初级阶段,我们不一定能够保证准确地描绘出该技术未来确定的场景,所有应用的孵化还需要市场的验证。
 
正如当年3G网络商用初期,大量的观点认为3G的杀手级应用是视频通话,不少厂商在视频通话方面进行大量投入,然而最终经过市场验证后被抛弃。因此,物联网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厂商在主流应用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建议勿去主观臆断用户的需求场景和对技术的接受度。笔者认为,从下游需求方的角度来看,由于其真正应用场景是一个逐渐明晰过程,对于各类连接技术会保持中立性,此时供给方应该给予更多的选择来促进需求的明确。
 
1、物联网的应用不是一个明确的蓝图,用户需求是一个逐渐明晰的过程
 
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给各传统行业带来什么?因为在功耗、覆盖、容量、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此前因为这些瓶颈而无法联网的设备可以连接,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互通。
 
作为一家决定采用物联网技术的垂直行业企业,一般会设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开拓新的业务甚至实现企业整体转型的目标。不过,这种目标毕竟是一种愿景,在设定目标时,企业对于物联网的需求并不一定有明确的蓝图,很多时候在其决定应用物联网技术和方案初期,他们往往对应用的场景只有一个简单的或者轮廓式场景的描述,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和供给方不断地摸索才会逐渐形成清晰的场景和模式。
 
阿里云IoT事业部曾通过淘宝、天猫、1688等平台对物联网需求方进行过调研,数据显示有45%的商家有强烈的通过物联网实现智能化的需求,但仅有5%的商家可以明确的描述出自身的智能化场景需求。
 

 
从连接技术来看,NB-IoT/eMTC等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无疑给企业实现物联网应用目标形成强有力支撑。不过,虽然已经有一些NB-IoT/eMTC场景在测试和示范中,但这只是很小的部分,相对于广阔的市场空间,需求方采用这些连接技术的清晰场景还有待探索,结合业务模型、资源投入、终端布局等因素,由产业链各方共同努力。
 
举例来说,在智能家电与NB-IoT的结合中,一些厂商们开始希望用NB-IoT替代原有短距离连接技术,降低家电接入网络的复杂度,但在探索中发现不少智能家电的业务模型决定连接技术需要支持高频率控制、交互以及中高速率传输,让NB-IoT在不少家电应用场景效果不佳。但是,在对家电设备管理探索中,发现低功耗广域网络对于家电厂商监测设备的出厂、销售、使用、报废、回收等生命周期管理能够发挥很好作用,从而明确了一个场景。
 
2、面对大幅宣传的NB-IoT,用户并不会盲目追求,而是保持中立
 
从用户角度来看,当企业对采用物联网的业务模式逐渐明晰过程中,他们对于各类连接技术会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不会押注于单个技术,以实用性为导向。
 
目前,由于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大力支持,NB-IoT在全球超强的宣传力度,成功地形成广泛的认知。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以偏概全的夸大效果,所有物联网的行业会议、论坛、研讨会都离不开NB-IoT的身影,不少并不适合NB-IoT的业务场景也被拿来作为“示范应用”来探讨,笔者曾经撰写一篇名为《你被NB-IoT、LoRa等技术的宣传“坑”过吗?》,列举了市场中一些过度宣传和误导的内容。
 
作为物联网应用的下游用户,尤其是会涉及到大规模物联网的用户,虽然需要低功耗广域网络连接方案,但面对NB-IoT的态度不会是盲从,而是根据自身业务模型来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对所有技术保持中立态度。
 
首先,To B类物联网应用的生命周期比较长,不少需要持续运行5-10年,一旦部署后其转换成本非常高;其次,正如上文所述,用户对于物联网具体场景的需求也是一个逐渐明晰的过程,对于各类技术应该都保留一些尝试的空间。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大规模物联网用户的试错成本非常高,所以除了传统成熟的连接方案外,面对新的连接技术,厂商希望有多种可能的选择,也为自身行业应用预留一些扩展性,在接下来可能快速爆发的应用中保障新的功能和连接的扩展弹性。
 
当前被认为是NB-IoT最先落地的公用事业领域,在政府和主导厂商的推动下开始了NB-IoT的试点,但是对于大规模的部署并不是抱有完全拥抱的态度。笔者曾经和一些燃气厂商的专家沟通过,他们表示燃气抄表在民生中的重要性较高,而且部署后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出现问题补救成本太高,除了NB-IoT之外,他们也在测试多种无线连接的方式,确保远传抄表的可靠性,未来大规模的商用一定是在这些技术成熟基础上才能进行。
 
不仅仅是最终用户,对于为用户直接提供解决方案的厂商来说,对于各类连接技术也会保持中立态度。举例来说,厦门矽创微电子是一家专门提供供水管网渗漏监测解决方案的厂商,该公司CEO陈亮曾指出:“我们聚焦于做好高精度的漏水监测传感终端和算法,对于通讯方案,我们不倾向于任何技术,在我们应用的场景下能够保证低功耗、可靠的数据传输的技术都有可能选用”。
 
因此,从物联网应用者的角度出发,理性的用户对于各类连接技术保持中立态度,最终会选择适合于用户业务模型的技术,并基于未来业务扩展弹性来尝试多种技术可能性。而行业用户所在的复合场景,以及面对着复杂的通信环境,最终应用场景可能需要多个连接技术的支持。
 
3、复杂的场景下通信可靠性需要多种技术来支持
 
一方面,单一场景对于用户的物联网应用效果有限,用户往往存在多样化的复合、互动场景,是多样化技术融合才能形成的应用。举例来说,智慧燃气不仅仅是远传抄表一项,而且包括了燃气管道监测、站点控制、泄露报警、客服维修、视频监控等多项应用,保证了燃气行业端到端的智慧解决方案。在这些场景下,单一的NB-IoT连接技术并不能保证智慧燃气整体解决方案的部署,而是需要多种连接技术。
 
另一方面,用户本身可能面对的是复杂的通信环境,但用户的应用需要保证连续性,因此往往要求在不同环境中可以实现通信模式有效切换。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共享单车,虽然目前NB-IoT是共享单车宣传的一个亮点,但NB-IoT并不是共享单车唯一的连接方案,因为共享单车有很多场景,也面临复杂的城市通信环境,比如基站定位、电子围栏需要其他非NB-IoT通信技术的支持,在蜂窝网络信号不足时可能还需要蓝牙、NFC方式开锁。因此,为了保证业务连续性,共享单车不会仅仅押注于单个通信方式,而是会采用多模的通信方案。此时,能够更便捷提供多模通信的方案商会降低共享单车应用的成本。

在今年5月份,摩拜单车和美国高通、中国移动研究院共同启动NB-IoT/eMTC/GSM多模场外测试,实际上就是针对复杂场景下共享单车对多种通信技术的尝试,因为这一测试采用美国高通MDM9206全球多模芯片应用在摩拜单车智能锁上,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运营商2G/LTE网络,也集成全球卫星定位导航功能,而且与低功耗蓝牙方案结合可以为智能推荐停车点、亚米级定位提供技术支持,支撑单车精细化运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物联网应用方对通信连接技术的中立性态度以及面对复杂环境的背景下,作为物联网技术供应商,需要将用户那些模糊的需求轮廓赋予各种功能,不要夸大某一项连接技术的能力范畴,而是给用户提供多样化的连接技术方案,给用户更多探索方式,继而形成稳定的业务模式来达到采用物联网技术的目的。
 

责任编辑:靳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