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圆通速递官微推送了一篇文章,宣布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出“圆卡”。除了套餐的优惠之外,圆卡的最显著特点是寄快递送流量,在通过快件收取赚足积分之后,还能根据积分在使用圆通业务时获得不同程度的折扣。
一个是快递公司,一个是运营商,看似八竿子打不着,但如果抽丝剥茧仔细分析,会发现二者之间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这种表面上看起来不搭调的跨界并非个例,而是运营商与不同行业企业的跨界频繁发生,其中以互联网企业尤为突出。
从本质上来看,这种合作方式能使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都从中获利,并且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合作中,双方也能互惠互利,各取所需,最终达到“双赢”。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种合作也能带来一定的好处,虽然也存在一些缺陷。但就长远的发展而言,此类跨界合作还是有诸多益处的。
一、联通圆通合推圆卡送流量,能得到怎样的利益?
作为定制卡,圆卡最大的特点就是寄快递送流量。通过圆通的网络平台寄送快递,每寄一笔能获得30M全国流量,每月最高可获600M流量。
其实早在9月份,圆通就与联通合作在上海开设了首家门店,地址就在上海联通塘桥营业厅。该营业厅不仅是圆通速递的代收点,也是邮寄快递的线下门店,还能办理联通业务,圆通和联通推出了各种优惠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的是,圆通在发布此信息之时不仅宣传了联通营业厅可收寄快递的功能,也着重介绍了联通的优惠活动。双方通过自身的客户资源和品牌效应为彼此引流。联通营业厅为圆通提供线下服务,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也起到了帮助圆通宣传的效果。圆通则给联通用户提供折扣,增加联通用户的忠诚度,也将自己的客户导流至联通营业厅。
在物流发达的今天,“最后一公里”成为了许多物流终端面临的难题。近几年,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为缓解此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最常见的就是与周边的小卖部、便利店等达成合作,方便用户。但这种合作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双方只是单纯的合作关系而不能相互促进,这种关系松散且难以长久,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另一途径加强联系。
圆通和联通的合作恰好就巩固了这种关系。虽说运营商和互联网之间的跨界合作已有先例,但尚无与快递公司合作的先例。这一形式能使双方的合作深化,扩大圆通的终端服务,也扩大联通业务的影响,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对消费者而言,能够享受到性价比更高的服务。
前段时间,中国联通进行了混改,在此前亏损的局面下求转型。作为第一家央企集团层面的“混改”试点企业,承担的责任似乎更大一些。联通与BATJ进行合作,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联通也在改革中获益良多,与几家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关系也为行业提供了更多发展的可能。
例如联通与阿里联合打造了“中国联通智慧生活体验店”。在去年和百度签订了合作协议,联通对百度糯米的生活服务流量、手机百度的检索流量,以及百度地图的LBS流量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为新的O2O时代提供一个方向。而此类合作为此后更广泛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圆通也能利用联通的线上优势,打通更多环节,提升效益。
从本质上看,联通与圆通的合作结果是信息带动物流,物流承载信息,促使成熟的平台化运作模式出现。这为通信和物流的合作提供了不错的范例。
移动互联网时代之下,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乃至硬件厂商的跨界合作确实是不错的发展途径。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关系如何处理,政策是否支持等。
二、频繁跨界背后,是运营商向流量服务转型的迫切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运营商营业厅的状况不容乐观。与前几年相比,去店里充话费的人减少,办号业务也逐年下滑。记得笔者大学时期,每到开学营业厅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现在这种情况却越来越难以见到了。
一位中移动内部人员透露,如今全国三大运营商的营业厅数量逐年减少,社会代理店的补贴也并无增加,主要原因就是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冲击。缴费、办号、更换套餐等业务都能在网上完成,而线上用户和实体店用户重合率尚不足10%。
虽然线下实体店仍在某些方面被需要,销售渠道也还在,如宽带办理、针对附近用户提供上门服务等。但转型迫在眉睫,而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就是一种积极的尝试。京东、阿里、圆通与联通合作的体验店的出现,实现了运营商线下渠道与互联网公司平台和业务的融合。
当然,新型业务的核心不止融合,数据的通畅更为重要。所以注重渠道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数据的通畅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如果忽略了这些,那么合作不仅难以发挥效率,相反还会增加负担。
近年来,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已然成为趋势。2014年9月,中移动旗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中移电商与美国运通举行战略合作启动会,通过“和包”可实现快捷海外购物。2016年,日本手机运营商NTT DoCoMo在中国开展网购业务,在中国移动经营的购物网站上进行销售。中移动负责物流、手续、配送等事宜。这意味着中移动进入海淘市场。
去年年初,中国电信宣布在下属营业厅开始销售智能电视。智能电视与光纤宽带形成与网络融合的终端,相当于捆绑手机和移动网络。
在逐渐成为趋势的合作中,各方也需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并处理好与合作方的关系。
就运营商的角度而言,当今要实现语音到流量的转型,就需要靠应用,这是运营商自己难以实现的。原本的增值业务已被互联网公司的其他模式取代,带宽需求增加,流量价值下降,因此运营商需要重塑产业价值链。
在互联网中,具备人、文化、资源等诸多因素,而对于运营商而言,要实现这些很难。所以与互联网合作,提供平台服务、通道以及进行价值链的整合,是运营商力所能及的事情。
就相关部门的角度而言,要将相关的平台纳入管理并进行监管。对于创新应予以鼓励,但也要做适度的把控。建立相对成熟的管理机制,鉴于移动互联网未来的潜力无可限量,事后干预应该比事先布局更可靠。
实际上,通信业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的行业,快递、通信甚至于互联网在实质上都具备相同之处。所以运营商与具有交流精神的互联网中的企业进行合作,是顺应潮流的做法,看似不搭调的组合,却能为行业的未来提供全新的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