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与AI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逼着瓷砖生产方式得快步向前走。目前国内建陶业还处于自动化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企业单纯的数据采集,未能真正将供应链、销售链和生产环节的数据集结,而背后若没有大数据支撑,企业在朝智能生产的路将会受阻,因此国内建陶业的生产进程,还有许多挑战要面对。
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现代建陶业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瓷砖的生产方式而言,先后经历了半机械化、机械化、自动化等阶段,目前正朝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快速推进。
生产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一个行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出台和老牌工业制造强国德国工业4.0概念的提出,智能制造的概念炙手可热,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如果将瓷砖生产方式与德国工业4.0相对标,目前中国建陶业还处在2.0向3.0的过度阶段。大体上,机械化处于1.0的阶段,自动化处于2.0的阶段,信息化处于3.0的阶段,智能化处于4.0的阶段。按照这个划分标准,瓷砖生产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智能制造的那一天,就是达标德国工业4.0的那一天。
在全球瓷砖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集群最成熟的佛山产区,各种配套产业的发展在瓷砖制造业的带领下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各类机器人纷纷进入瓷砖生产车间,如自动上砖机、自动下砖机、自动储坯机、自动打包机、自动分选机、无人驾驶的入库叉车等,这些自动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在大力提升瓷砖生产水平的同时,也节约了大量普通岗位的操作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用工荒。
随着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瓷砖生产方式再往前走,无疑面临着信息化的挑战。在这个大数据、云计算被普遍应用于新型产业的时代,制造业的信息化,尤其是瓷砖行业的信息化相对滞后。目前,瓷砖生产企业的信息采集与储备大多还处于单纯的数据采集阶段、信息孤岛阶段。这一点从很多企业的组织架构当中就可以看出,有几家企业设立了单独的信息中心?有几家企业能够将供应链、销售链和生产环节的数据集成在一起?又有几家企业能够依托信息链重新架构企业的价值链,最终实现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跨越?
智能制造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我们不仅要实现人与机器的数据交互,更要实现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模型、场景,解决生产当中前瞻性、预测性的问题,从而使瓷砖生产过程逐步向着无介入、透明、互联、实时、可扩展的目标迈进。
消费者在终端门店哪怕是订购一批很小数量的瓷砖产品,生产厂家都能够立马收到订单并更新库存,而不是由经销商集中这些信息,再向厂家统一采购。如果生产厂家无法拿到消费者更具体、更详细的个人数据,比如消费者的年龄、职业、喜好、住房面积、小区地段、购砖时间等等,没有这些数据,企业的产品库存,就只能根据经销商的订单数量来决定,而不是直接由消费者订单来决定,没有这些数据,企业接下来的新产品研发,就会更多受经销商喜好的影响,而不是消费者喜好的影响。
企业在依托大数据重构价值链的过程当中,如果不能将供应链、销售端和制造环节相统一,如果打不通这些环节,不能够实现数据共享、多点对接,那么就会无法降低厂家和经销商的库存,无法及时进行排产计划的调整,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按需生产,也就无法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最终使信息化成为企业迈向智能制造的拦路虎。
目前,瓷砖生产过程当中喷墨打印、分选、打包、搬运、入库等环节的自动化水平相对较高,机器人应用较为普遍,但对这些环节的数据采集、集成、应用还相对薄弱,不能够实现数据的完整采集、集中、统一和交互,尤其是原料采购、粉料制备、配料供应等,大都还处于借助管理软件对人力资源和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升级的初始阶段,无法实现生产全过程数据的实时交互、匹配与集成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自动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更别说智能制造。
近年来,虽然大部分企业建立了OA(办公自动化)、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HR(人力资源)、PDM(产品数据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管理系统,但这些管理系统当中产生的数据同样存在孤立、不匹配、不兼容的问题。企业引进并建立一套管理软件相对容易,难的是怎么样将不同的系统、不同的数据相互整合在一起,让数据通过交互产生生产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数据考核和机器替人。
无论怎样,智能制造正以令人惊喜的速度对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进行着迭代升级。在以制造业闻名的佛山,机器人产业正成为近年来最火爆的朝阳产业之一。相信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进步,将会孕育出越来越多的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和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平台,进一步实现机器人与互联网的融合,可以由更多的机器人投入到瓷砖生产的各个工序当中,可以由平台采集的各类数据实现对产供销各个系统机器人运行状况的分析、预测、监控和维护,从而实现建陶行业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
为您推荐
从09年起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物联网的概念,代表信息化发展方向。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提出的,它的一般定义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