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细分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2017-10-13 15:52:22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热度:
(1)通信网络终端设备市场的情况
 
①固网宽带及接入建设介绍
 
固网互联网宽带传输技术主要可分为光纤接入(FTTX、 GPON/EPON)、铜线宽带接入(xDSL/G.fast)、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HFC、 DOCSIS)三大类,并主要向 FTTX 接入方式发展。 FTTX 接入网是新一代光纤用户接入网,用于连接通信运营商局端设备和用户终端,俗称宽带接入的“最后一公里”,决定了通信网络的整体性能和宽带用户体验,是网络质量的瓶颈。受光纤到用户的距离、用户的带宽需求、现有管线资源以及运营维护成本等的约束, FTTX 接入网具有不同的建设模式, “X”代表多种可选模式,包含 FTTC(Fiber To The Curb,光纤到路边)、 FTTB(FiberTo The Building,光纤到大楼)、 FTTO(Fiber To The Office,光纤到办公室)、 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等。FTTX 接入网已成为各国发展固定互联网宽带的重要领域,经过十来年的发展, 2016 年全球光纤宽带用户已达到 3.82 亿,占全球固定宽带 8.84 亿用户数的 43.21%。 FTTX 接入网容许频带宽、传输容量大以及损耗低等优势,必将带动全球有线宽带流量的快速增长。随着“宽带中国”、 “三网融合”等战略的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务的需求带动,用户对高速宽带的需求愈发强烈,我国三大运营商“十二五”期间在固网宽带建设方面维持较高规模的资本投入。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数量逐年增长,并稳居全球首位,根据工信部《2016 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 2016 年,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固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 3,774 万户,总数达到2.97 亿户。
 
随着 PON(无源光纤网络)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国内通信网络光纤化的程度将越来越高。宽带城市建设将继续推动光纤接入的普及,根据工信部《2016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 2016 年我国光纤接入(FTTH/0)用户净增 7,941 万户,总数达 2.28 亿户,光纤接入用户占宽带用户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三,通信网络向着全光网络进一步衍进。 2016 年,国内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到 6.9 亿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光进铜退”趋势更加明显, xDSL 端口比上年减少 6,259 万个,光纤接入(FTTH/0)端口比上年净增 1.81 亿个,达到 5.22 亿个,占互联网接入端口的比重由上年的 59.3%提升至 75.6%。
 
随着我国全光网络建设的推进, 光网络普及率还将进一步提升, 尤其是在“宽带中国”全面推进以及“三网融合”全国推行的战略布局下,我国通信运营商依然将保持可观的资本投入以提高固网宽带能力,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也将加快推进双向化改造,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
 
②通信网络终端设备的市场概况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的兴起,信息终端从人人通信向物物通信领域扩张和蔓延。未来通信网络将无所不连,每个物体或机器都成为网络的一部分,因此通信网络终端也将无处不在,其种类繁多,可包括宽带网络终端(EPON、 GPON 家庭网关、 xDSL 等)、个人及家庭信息终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 IPTV 机顶盒等)等。
 
A、宽带网络终端设备市场分析
 
受固网宽带接入主流技术向 FTTX 接入方式发展的影响, 以光无源技术为核心的 EPON、 GPON 家庭网关等目前是宽带网络终端设备市场的主流产品。宽带网络终端设备市场规模主要与三大运营商宽带设备采购额相关, 自 2010 年以来,随着宽带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宽带网络终端作为信息交互及应用的关键设备,运营商集采的设备种类及金额也逐步增加。根据“宽带中国”战略和《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的部署,到 2020 年全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将达到 70%,显著高于 2015 年 40%的水平;大中城市家庭宽带接入服务能力>100Mbps,半数以上农村家庭宽带接入服务能力>50Mbps,行政村光纤通达率 98%以上。这将直接拉动宽带网络终端设备的升级和市场规模。
 
目前 IPTV 终端设备的购买者主要为通信运营商,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技术的更替,智能 IPTV 机顶盒于 2012 年首次纳入通信运营商集采设备名单,该设备加载智能操作系统,更具开放性和互动性,运营商逐步通过升级软硬件和开放开发平台,与 OTT 模式实现相互融合,形成集直播、点播、智能软件为一体的综合化 IPTV 服务,智能化的 IPTV 产品竞争力将大幅提升,终端市场规模也将继续保持增长。目前我国机顶盒市场依然处于景气周期, 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尤其是 IPTV机顶盒和 OTT TV 机顶盒市场快速发展。同时,随着用户对高清视频需求的不断提高, 4K 高清机顶盒也将迎来快速发展,为机顶盒市场发展补充了新的血液,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2)通信网络物理连接及保护设备市场的情况
 
通信网络物理连接与保护设备面向固网宽带接入领域, 是指在通信网络领域中,为通信主设备之间、通信主设备与线缆之间、线缆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介,并实现相关设备保护功能的设备。通信网络物理连接与保护设备是通信网络系统的基础,设备门类众多,主要包括接入网用引入光缆、光纤活动连接器、光分路器、光缆交接箱、光缆接头盒等,广泛应用于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的ODN 网络部分、移动通信基站和无线网络接入部分,起到连接、配线及保护作用,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传统通信网络物理连接与保护设备主要有用于 xDSL 接入的铜缆配线产品(MDF、 DDF)以及通信机柜系列产品。随着光接入技术的发展,以及“光进铜退”战略的持续推进,传统通信网络物理连接与保护设备市场开始逐渐缩小,运营商光纤接入(FTTX)的投资建设规模不断增加,运营商对与 FTTX 密切相关的通信网络连接设备如配线光缆系统产品、 光纤终端系统产品及相关宽带接入产品需求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开始逐步扩大。
 
由于每年运营商投资重点不同, 因此通信网络物理连接及保护设备的市场规模占运营商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各年会出现小范围波动。随着三网融合、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宽带中国”已经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政府对光纤宽带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FTTX 市场也进入发力期,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中国通信网络物理连接与保护设备市场逐年增长。通信网络物理连接及保护设备作为光通信网络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我国FTTX 建设的投资重点,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由于 xDSL 传输速率存在一定的瓶颈,抗电磁干扰能力低,建网成本受铜价波动影响较大,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新兴宽带业务的需求。而随着光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光纤接入方式在传输距离以及通信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未来将全面取代 xDSL 产品,更多的家庭将直接通过各类设备连接到光通信网络中来。根据“宽带中国”战略和《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的部署,到 2020 年全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将达到 70%,显著高于 2015 年 40%的水平。同时随着网络技术深入广泛的应用,由教育、企业信息化、家庭娱乐(视频、游戏)等对高速网络数据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这对宽带网络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连接及保护设备的数量及功能提出了新需求。预计在今后几年中,在中国宽带建设的良好预期和政策推动、运营商宽带战略计划、以及用户对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数据、应用需求激增等多方刺激下,通信网络物理连接与保护设备市场将实现稳定增长。
 
此外, 国际市场对通信网络连接及保护设备的需求也将给国内制造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国内通信网络连接及保护设备行业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主要产品如 ODN 产品、光器件、光模块、光测试测量仪表等的生产技术及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各类计量、检测等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和创新,国内部分厂家在生产规模、成本控制、产品质量和价格方面已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已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3)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覆盖设备市场的情况
 
①移动通信及接入建设介绍
 
无线接入网是新一代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具有便携、移动、智能以及随时随地获取服务和消费的特点,又称“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网挣脱了固定宽带网络“固定”的束缚,为人们带来了随时随地接入网络的便利性与及时性。2016 年底,全球移动蜂窝用户数量几乎与地球上的人口总数相同,达到 73.77 亿,其中移动宽带用户数 36 亿。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推动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发展,经历了“1G~2G~3G~4G(LTE) ”的制式演进,4G 商用网络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部署,并成为全球无线数据流量快速增长的 推 动 力 。 2012 年全球只有 0.9%的无线接入采用 4G技术,占据全球无线数据流量的 14%;到 2017 年,全球将有 10%的无线接入采用 4G 技术,将占据全球无线数据流量的 45%以上。从 3G 技术起,我国就已拥有了自主创新的 TD-SCDMA 标准,带领我国通信技术迈入国际标准行列,为我国在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掌握国际话语权创造了重大机遇。延续 3G 技术的崛起,我国自主的 4G 标准 TD-LTE 快速推出,并成为国际 4G 标准之一,进一步改变了欧美国家长期主导移动通信标准的局面。 2013 年 12 月 4 日我国三大运营商获得工信部授予的 4G 网络经营许可,为我国无线网络开启了全新的发展空间。2016年 1 月 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启动 5G 技术研发试验,这意味着我国 5G 发展进入技术研发及标准研制的关键阶段。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 6.95 亿。庞大的手机网民规模是我国无线网络发展的巨大基石。同期内,基础电信企业也进一步加快了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据工信部《2016 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 2016 年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 559 万个,当年新增 92.6 万个;其中 4G 基站总数 263 万个,当年新增 86.1 万个。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继续提升。
 
②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覆盖设备市场规模
 
无线网络优化覆盖是指专业的无线网络优化厂商或通信设备商利用直放站、干线放大器、基站优化和天线等设备,对某一特定应用环境的无线网络信号进行覆盖和优化,有效消除无线信号盲区、弱区和信号间的相互干扰,提高无线通讯质量。网络优化覆盖市场经历了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的成长和完善, 2000 年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国内企业的成长, 由国外企业垄断的市场格局被逐步打破,网络优化覆盖设备的国产化水平得到提高。目前除部分电子元器件外,包括直放站、天线在内的网络优化覆盖设备基本上都可由国内厂商设计和生产。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用户对网络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通信运营商对移动通信网络的管理从信号覆盖的定性要求,转变为对网络性能的定量管理。2013 年 12 月,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放了 4G 牌照,通信运营商加快4G 建设投入, 4G 从网络到终端业务进入商用阶段,我国无线网络优化覆盖市场出现了爆发性增长。由于是全业务竞争,各运营商更加强调服务质量。随着移动通信规模的不断扩大,通信系统开始进入收费维护服务周期,网络维护工作的重点也逐渐转移到网络优化方面上来, 通信运营商需要不断增加网络优化覆盖方面的资本支出,以提升移动通信网络质量。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移动通信消费习惯正由“语音业务为主”向“数据业务为主”迁移,使得对通信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的 4G 网络基本实现城市和县城的连续覆盖,乡镇及农村地区还未能实现 4G 网络连续覆盖,且在已建成的无线通信网络中,即使在东部发达地区, 仍然存在较多的信号盲区, 移动通信网络离真正的“无缝覆盖”有一定的距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会产生新的盲区(如大量新建的居民区、写字楼、隧道、地铁等)。从移动通信技术制式革新的历史经验来看, 4G 投资的受益主体早期是电信规划设计公司,中期是主设备商、传输配套厂家、线缆连接器厂家和移动终端厂家,末期则主要是运营商、 CP/SP 提供商、网优网维厂家等。我国 4G建设目前已进入中后期, 4G 通信的深化发展正带来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设备和服务需求的大量释放。根据信息通信行业“十三五”规划的要求, 未来国家要加快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完善, 4G 网络全面覆盖城乡, 5G 启动商用服务。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满足移动用户优质、个性化的需求,各运营商也将不断提高网络覆盖面积和覆盖效果,对网络优化覆盖业务保持稳定、持续的投资。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无线网络优化覆盖行业规模仍有广阔的空间。
 
(4)行业技术水平与技术特点
 
1、 PON 技术成为有线宽带接入技术主流
 
有线宽带接入技术从 ISDN 数字电话网络国际标准开始,逐步经历 HDSL、SDSL 技术到 ADSL 宽带接入技术,进而发展到 VDSL/VDSL+技术,接入网速度从早期的几兆发展成为百兆以上的可实现带宽, 以满足用户不同阶段的入网需求。 21 世纪初,光纤传输技术应用开始不断推广,全光网实验逐渐拉开帷幕。基于光通信的 PON 技术逐渐得到推广和使用,相继推出了 APON、BPON、EPON、GPON、 10GPON、 NGPON 等技术标准。接入网速度出现了量级上的快速增加,从 155M 发展现在的 1.25G、 2.5G、 10G 乃至更高的接入带宽能力。新技术的发展为“光纤到户”、 “光进铜退”、 “三网融合”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障。
 


通信网络接入技术演进图
 
2、移动通信技术朝着高速率、融合化、多媒体化发展
 
移动通信技术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多年的发展,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模拟调制技术和 FDMA 接入方式,在使用中暴露出了很多缺点,例如设备体积大成本高,频谱利用率低,保密性差,只能提供低速语音业务等;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数字调制技术以及 TDMA 或 CDMA 接入方式, 具有频谱利用率较高、保密性好、系统容量大、接口标准明确等优点,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对语音业务以及低速数据业务的需求,因此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应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宽带数字通信系统,在业务上更加重视移动多媒体业务,能提供多种类型的高质量多媒体业务,语音业务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具有全球漫游能力并与固定网络相互兼容;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定位于具有更高的数据率和频谱利用率,更高的安全性、智能性和灵活性,更高的传输质量和服务质量,提供智能化及开放灵活的使用环境,系统充分体现了移动与无线接入网及 IP 网络不断融合的发展趋势。目前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广泛使用的为 TD-LTE 和 FDD-LTE。 5G 是继 4G 之后,为了满足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正在研发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国际通信机构至今还没有对 5G 技术正式的技术定义,常见的说法是 5G 就是将无线宽带的传输速率提高至 10Gb/s 的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图
 
3、通信接入设备及产品技术与通信技术发展高度一致
 
通信接入设备主要服务于满足通信网络对信息传输、转换的需求,其生产技术、研发方向与通信技术的发展高度一致,并随通信技术的更替而升级换代。在有线接入领域, 如传统的连接与保护设备主要有用于 xDSL 接入的铜缆配线产品(MDF、 DDF)以及通信机柜系列产品,随着光接入技术的发展,与 FTTx相关的 ODN 产品如光纤配线系列产品、光无源器件产品等得到迅速推广。 ODN产品随着无源光网络 PON 技术的提升不断进行产品升级,作为核心器件的光功率分路器的分光比不断增大。在宽带接入终端领域,它是用户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传递和交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硬件设备。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宽带接入设备是宽带互联网工程实现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目前世界上的宽带接入技术包括 xDSL、 PON、 Cable 等主流技术,针对不同的接入技术,宽带终端接入设备也分为 xDSL 终端设备、光接入终端设备等。
 
在无线接入领域,如无线通信优化领域中的直放站设备,其发展初期为无线同频直放站, 后来发展到技术要求更高的光纤直放站、移频直放站和数字直放站,监控功能也从简单到完善,从单一的设备监测到全面的综合网管,充分满足了电信运营商对无线网络优化系统高标准的要求;同时,随着前馈技术、数字预失真技术的突破,直放站的性能和效率也得到提升,使行业的技术水平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张奥迪

为您推荐

北京蓝卫通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介绍北京蓝卫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卫星通信和信息系统集成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1998年6月,注册资金1500万。本公司作为国内卫星通信行业主要的系统集成商,提供卫星应急通信、卫星通信网络、卫星DVB-IP数据广播等系统集成,几年来共承建三十余个大型卫星通信网络建设维护工程,完成了上万个各类卫星通信站的建设工作,具有上百辆车载应急卫星通信系统集成经验,是国内卫星通信行业最具规模的技术服务企业。华达SMC卫星天线北方总代理;加拿大C-Com车载/便携卫星通信天线授权代理商和技术服务中心;美国Via

智能电网:电信业的下一个蓝海

7月2日,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电网和通信领域开展合作,以共建电力光纤到户工程为着力点,合作推动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内容,双方将在主要基础设施领域实现资源互补,共同推进光纤到户建设;同时,共同推进市场资源合作,开展光纤接入、宽带业务、融合业务、行业应用等综合信息服务。“智能电网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在国家电网与中国电信关于合作共建坚强智能电网的签约仪式上,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张晨霜表示,中国电信将通过固定网、移动网、互联网的融合优势,为国家电网提供全方位信息化服务,涵盖从基础通信电路到电力行业应用、高效协同办公、融合通信应用等业务,帮助国家

光纤城域传送网特点及技术分析

1引言城域传送网是覆盖城区、郊区或者部分规模较小的市县,为城域多业务提供综合传送平台的网络,是承载城域范围内的固定、移动和数据等多种业务的基础传送网络,它一般以多业务光传送网络为基础、以多种接入技术为辅,为多种业务和通信协议提供综合传送承载平台。城域传送网向上与省际和省内干线相连,向下负责综合业务引入,完成集团用户、商用大楼、智能小区的业务接入和电路出租的任务。2城域传送网的特点城域传送网是非常复杂的网络,每个城市和每个城市都因现状不同而有所不同,从网络分层结构来说,城域传送网一般分为核心传送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对于网络规模较小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简化网络层次。下面从通用角度分析城域传送网的

接入网建设亟需权威指导意见

DVBCN《广电信息通信网络》月刊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趋于深度融合,而且社会经济生活的各方面均在信息化。作为全球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终将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但前提是有线电视网络必须实现规模化的双向化。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但是到目前仍未形成规模。目前广电网络规模化双向化的外部条件已初步具备,内部条件也已趋成熟(接入网络技术选择、设备选型、网络规划设计等已逐渐明朗;同轴专用接入技术也正在迅速发展),因此,目前是形成相关专家建议书的大好时机!DVBCN《广电信息通信网络》月刊曾在第一卷第7期(已于2011年12月出版)刊登了文章《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