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业务的极简基础网络:徐学兵阐述LTE演进之路

2017-09-28 18:17:14来源:运营商世界 作者:张帅热度:
5G成为热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2G、3G以及4G网络何去何从这个议题,相比5G新技术的曝光度差之甚远。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博览会期间,华为LTE产品线副总裁徐学兵介绍了华为对于LTE网络发展前景的看法,迈向全业务的极简LTE基础网络将成为运营商未来规划网络的发展方向。
 
徐学兵直截了当的指出,未来4G会成为运营商的基础网络,会全面替代2G,成为构筑下一个20年的新起点。那么,4G网络如何替代2G、3G网络的优势能力,并能平滑演进至5G网络?
 
 
LTE走向基础网络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移动通信网络快速发展,除语音通信业务外,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已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人们需要更便捷的上网,购物,支付,出行,需要未来生活更多智能物联能力,正是这些丰富的业务诉求,是推动了LTE替代2G成为基础网络的关键原因。
 
徐学兵进一步介绍道,华为认为未来2G、3G的频谱都会走向4G。因为4G可以提供相对两三倍于2G、3G的频谱效率,频率迁移到4G释放了网络潜力,能够有更高的投资回报和更高的性价比,这是运营商喜闻乐见的。
 
从网络层面来看,运营商的多张网将变成一张网,传统2G网络将会退网或者只留下一张比较薄的网络做少量存留用户的保底层。全球范围内有运营商已经开始了2G退网的步伐。除射频发射单元外,其他诸如站点、机房和运维等都是在基础网络建设中实现融合的,运营商通过一个团队、一套网管、一套网络,处理一张网络,实现最低成本,最高收益。
 
从性能方面来看,高频、低频,TDD、FDD能够在一张网内取长补短,发挥最大价值。对此,华为做了很多准备的工作。比如场景化部署上,低频可以发挥覆盖的优势,高频可以发挥容量的优势。在高频的部署上,可以贴近用户,提供大带宽和更好的用户体验。在低频上可以做广覆盖的承载,比如说承载语音、承载物联网连接能力,降低建网成本。
 
从5G预准备方面来看,4G向5G的平滑演进也是极简基础网络的重点内容,华为的CloudAIR技术在硬件能力具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令4G网络硬件支持5G新空口,从而兼顾4G和5G的共同发展。华为有自信在5G真正来临之前,通过4G网络5G化的新硬件和新技术,解决4G和5G的矛盾问题。
 
5G时代需要避免出现四世同堂的情况,运营商同时有2G、3G、4G、5G网络,并不是优势,反而会成为负担。4G成为面向全业务的基础网络是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且运营商有动力进行相关操作,华为描绘的是LTE网络的未来愿景,虽然不会立即实现,但远期路径已经明确。

责任编辑:张奥迪

为您推荐

广东联通四新服务一马当先

从接触中国联通每一个界面每一个环节开始,就让客户感受到每时每刻的贴心服务——这是广东联通最新规划的“全业务服务接触点管理新体系”的核心要义。该体系基于客户感知,统筹规划渠道服务、电子化服务、表单类服务、人员服务四类服务接触点,在网络、资费、业务多个层面梳理服务标准,形成标准化服务规范,从而保证用户感知的优越。该体系的建立,是广东联通2009年“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延续,也将成为广东联通2010“3G服务领先年”的重要支撑。广东联通搭建全业务服务接触点管理新体系消费与服务沃在你身边不断升级的联通服务水平,更加热情的联通服务团队全省网络精品呈现3G服务特色专享广东联通完备升级的网

下一代运营支撑系统注重用户体验建设

全业务运营、运营商内部环境日益复杂、3G竞争压力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改变原有的产业格局。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运营商亟需解决的就是改善用户的业务体验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建设一套高效的运营支撑系统。在5月28日举行的“2010年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发展论坛”上,来自于三大运营商及研究机构、厂商的代表就如何对运营支撑系统进行改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进行了集中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在运营支撑系统建设中应以融合和优化为手段,达到提升用户服务的目标。海量数据引发业务支撑难题移动通信用户高速增长,特别是数据业务逐渐超越语音业务,这导致通信数据量高速增长。以中国移动经分系统为例,后台系统

全球OSS建设呈横向整合、纵向解耦发展趋势

由于3G和全业务融合时代客户需求被激发,2G向3G加速迁移,电信运营商进入全面竞争阶段。各运营商在语音、数据和集团客户市场竞争激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纷纷通过融合业务来争夺优质存量用户和新增市场用户。同时,为了提升现有网络价值,电信运营商开始从网络建设和市场运营两个层面进行由话务经营向流量经营的转型。在这种背景下,电信运营商开始重点通过引入SOA理念,构建服务化、标准化、集中化的支撑架构,提供基于服务能力的定制个性化访问门户,全面提升内外部客户使用体验。具体包括:建设PBOSS系统支撑宽带融合、LTE、IMS、物联网、流量经营等新业务和新模式;加强增值业务以及家庭、集团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