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背后的科学家 高通徐晧和他的中国任务

2017-09-18 10:09:03来源:经济观察报 热度:

或许是年轻的缘故,徐晧身上并没有大多科学家背景的研发高管常见的特质:不善言辞、不易兴奋、充满技术危机感。
 
作为无线通信系统设计领域优秀的华人科学家,徐晧拥有946项授权专利,是目前为数不多在该领域拥有开创性研究成果的“技术大咖”。他在博士生期间与自己的导师共同完成的关于毫米波传输技术的研究,目前已成为5G通信领域最关键的技术之一。
 
2017年6月,在美国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后,徐晧受命出任高通公司中国区研发负责人——从一个“独善其身”的发明者,成为产业链发展与标准技术的推动者。每一次技术浪潮中,徐晧都称得上是浪尖上的“幸运者”。但在徐晧的字典里,没有什么意外惊喜,从来都是“天道酬勤”。
 
徐晧坦承,每一次选择,自己都要花很多时间学习新东西。“我敢于去尝试,是因为我相信,在花费了足够多的时间,倾注了努力和心血之后,可以解决任何遇到的困难。”
 
以足够的胆识挑战自己
 
徐晧出生于医生家庭,很小就在数学等和逻辑推导有关的学科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少年求学更是一帆风顺。他在初中阶段就完成了高中的数学课程,甚至在高中数学的比赛中名列前茅。但徐晧的父母并不强迫他学习,“我是非常自由的,何时学习、何时休息都由自己决定,我会一直受到鼓励。”1989年高考,徐晧成绩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很多大学向他敞开大门。
 
18岁的徐晧面临人生中第一次意义重大的选择。当时,教委从全国高考优秀考生里选了24名学生公派出国留学。在热门的金融专业和自动化控制专业之间,徐晧选择了后者。“当时,前苏联的航天、航空等行业特别发达,自动控制是核心部分,也是前苏联最好的专业之一,我当时决定接下来的6年要在那里度过。”徐晧选择去前苏联的莫斯科动力学院(技术大学),就读自动控制专业。
 
在徐晧面前,世界是新的。从一个字母都不会开始,到每天背几百个单词,徐晧用8个月的时间最终熟练掌握了俄语,正式开始大学阶段的学习。到1996年硕士毕业时,他是所在大学当时唯一全科满分的学生。
 
回忆那段求学经历,徐晧认为语言不通和巨大的文化差异影响了自己“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对全新文化的接受能力”。
 
“当你进入到一个完全不了解的国度,要按当地人的方式生活时,你必须要接受当地的所有食品、生活习惯。你会对其他文化或者语言以平常心去对待。”他说。
 
这样的平常心,鼓励徐晧第二次“从零开始”。
 
1996年,徐晧转道美国,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Theodore Rappaport教授,后者是美国首位从事毫米波研究的学者之一。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阶段,他与T.Rappaport博士开创的 38GHz和60GHz频段的毫米波(分别是室外和室内的毫米波信道传输技术)传播研究,后来成为5G领域最关键的技术之一。1999年,他和G. Durgin博士、T. Rappaport博士共同获得了IEEE通信学会的Steve Rice Award。
 
在毫米波项目完成后,2000年徐晧加入了贝尔实验室,研究多天线技术——MIMO系统(BLAST)。他的研究证明了多天线技术MIMO在室外的速率增强,以及多天线技术应用于实际信道中的可行性。由此催生了最早一批户外MIMO信道容量评估方案,以及3GPP/3GPP2联合空间信道模型(SCM)。
 
对于贝尔实验室的研究生涯,徐晧自认最大的收获并不是2003年他获得了贝尔实验室的总裁金奖(Presi-dent Gold Metal Award),而是和一位著名无线专家的心灵对话,这位专家对他说,“你不要去做小的研究,要做就做至少对今天有10倍贡献的事情。以足够的胆识挑战自己,这样你才能给自己和你的研究方向一个大的突破。”
 
但对于科学家而言,真正的挑战是既要把基础理论做好,又能通过商业模式将技术进行转化,落地为方案和产品,以此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2003年,徐晧加入高通研发团队,开始在技术商用领域的探索。他领导的研究项目包括原型设计、3GPP标准化议题,以及面向4G以及与5G相关的、包括eMTC/NB-IoT/mMTC物联网技术在内的技术开发工作。
 
因为之前曾在众多期刊发表过论文并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同时在IEEE Transaction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期刊担任副主编多年,以至于徐晧后来加入高通之后,他的很多做毫米波研究的外国同事,见到他就说“哦,这位就是H. Xu”。而“H.XU”正是徐晧在那些研究著述中用的名字。
 
但徐晧认为,仅有强大的技术背景还不足够。为了改掉自己“话比较少,不喜欢跟别人争论”的毛病,他主动要求去了国际通信标准组织工作。“因为国际通信标准组织是技术讨论非常多的一个地方,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只有通过争论才能最终找到最佳方案。”他说。
 
在标准组织工作的6年,徐晧逐步“解锁”自己的沟通技能。他常常舌战群雄,有时候从早晨8点讨论到凌晨1点,所有细枝末节的问题都会讨论得非常透彻,有时甚至同时跟200多人辩论。这中间,既表达一方技术的设计优势,还要能指出有的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
 
对于如何在大规模的讨论中据理力争,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徐晧总结了两条经验。第一,实事求是,必须“以技术为根本”,基于技术本身而非其他来做判断。“如果设计的技术本身有不足之处,站不住脚,那么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的任何争辩都没有意义。因为争论之后别人迟早还是会发现技术的不足,这些争论也只会是浪费时间。”第二,取长补短以达到最佳方案。因为没有哪种单方面的胜利,会获得最终的成功。
 
连接世界与中国
 
回顾目前职业生涯中所经历的几次转折,徐晧认为很多事情是因为有挑战才值得自己去尝试,“只要这个挑战是值得的,我就会去做。”2017年6月,徐晧受命回到中国,出任高通中国公司研发负责人。他所负责的项目不仅限于无线领域,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跟中国区其他各个团队以及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合作。
 
一方面,中国已成为高通公司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中国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通在全球的成功。加大在中国市场的研发力度和深度,是高通毋庸置疑的选择。另一方面,中国有大量无线通信技术方面的人才,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的应用创新正领先于全球市场。以物联网为例,全新的应用和应用场景,正在极大激发和推进无线通信技术的研发进程。
 
高通首席执行官史蒂夫·莫伦科夫(Steve Mollenkopf)曾表示,高通希望与合作伙伴携手将5G商用提前到2019年实现。
 
在过去18个月里,高通已推出6GHz以下5G新空口 (NR)原型系统,在3.3GHz-5GHz中频频段运行,并在今年2月被用于演示高通的首个5G新空口连接。
 
9月11日,高通宣布推出5G新空口毫米波原型系统,加速面向智能手机的移动部署,该原型系统在24GHz以上毫米波(mmWave)频段运行,用于测试和试验毫米波在真实环境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如终端设计和手握带来的信号阻塞等。
 
该原型系统将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并支持自应模拟波束成形和波束跟踪/导向技术,而这些技术是在非视距(NLOS)环境和终端移动中实现稳健且持续的移动宽带通信所必须的。这一5G新空口毫米波原型系统中的很多技术都来自于高通的研究团队。而毫米波技术推进的过程还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才可能真正地落地到应用中。“中国的市场变化很快,也很新,有很多让人兴奋的地方。在5G和人工智能时代,中国会有更多的新兴产业诞生以及垂直产业变革。只有在一线或者是身临其境的情况下才会了解得更多。这是我想回来的原因。”徐晧说。
 
目前,高通大量补充了除通信和信号处理专业之外的研发人才,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做充足准备——在此之前,帮助中国的企业与合作伙伴作好准备,进而推动更多创新应用的实现,并将产生于中国的应用创新带到全球市场,是徐晧和他的中国研发团队的使命。
 
徐晧认为,在未来,云计算、人工智能跟5G的结合,将为基于5G平台的万物互联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包括自动驾驶和智能家居等,这些新型应用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而作为将接收、传送、基站、手机、RF射频等方方面面技术联系在一起的通信领域,需要前所未有的能力,以便将涵盖了软件、硬件、系统、测试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做好。
 
据《5G经济》报告显示,到2035年,5G将在全球创造12.3万亿美元经济产出。
 
作为5G核心技术的“发明者”之一,徐晧希望有机会再一次证明自己的选择——帮助高通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在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缔造辉煌。

责任编辑:吴一波

为您推荐

2.5G移动网络的流媒体技术发展分析

一、现状分析在手机增值业务市场,短信、彩信、彩e等虽然有了交互、24小时不间断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但传输的主要是静态为主的图像和文字内容,影响了其媒体作用的充分发挥。随着最终用户需求的提升,如何更好地融合声音、文字、图像,支持多媒体功能,既发挥短信方便、快捷的优点,又可以弥补短信形式单调的不足,真正使移动用户”振聋发聩",进入一个有声有色、逼真形象的美丽世界成为移动运营商普遍关心的话题。流媒体(StreamingMedia)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它不需要下载整个文件就可以在向播放器传输的过程中一边下载一边播放,实现了在网上点播或观看电影、电视的梦想。现在,以”流”的形式进行数字媒体的传送,

凯钰光纤通讯IC迅速朝4.25Gbps大跃进

云端运算所引领的商机无限,各种平台应用大量出炉,因而对高频宽的需求迫切;符合高频宽需求的被动光网路(PON)解决方案因此备受重视,进而带动整体光纤宽频市场的蓬勃发展,包括:光纤到户(Fiber-To-The-Home,FTTH)、光纤到街边(Fiber-To-the-Curb,FTTC),光纤到楼(Fiber-To-The-Building、FTTB)等。凯钰科技多年来致力于开发高频宽光纤通讯类比IC,发挥其最擅长之光纤通讯混合讯号技术,持续开发出光通讯收发模组应用所须之限幅放大器、雷射二极体驱动器与整合型GPONIC等。由于光纤通讯市场之技术进入门槛甚高,凯钰科技算是全球少数几家能够开发光通

eSilicon 与 MIPS 宣布28 纳米下1.5GHz处理器集群

尊敬的媒体朋友:最大的独立半导体价值链制造者(valuechainproducer,VCP)eSilicon公司,以及业界标准处理器架构与内核的领导厂商MIPS科技公司共同宣布,已采用GLOBALFOUNDRIES的先进低功率28纳米SLP制程技术,在GLOBALFOUNDRIES位于德勒斯登(Dresden)的Fab1进行高性能、三路微处理器集群的流片,预计明年初正式出货。SoC设计已可立即开始。MIPS科技提供以其先进MIPS32®1074Kf™同步处理系统(C

1.3Gbps!博通发布全球首款5G Wi-Fi SoC控制器

博通今天宣布推出全球第一款基于IEEE802.11ac标准的5GWi-FiSoC芯片,型号为“BCM43460”,最高数据传输率达1.3Gbps,可满足企业、无线云网络、电信运营商的Gbps级别访问需求。博通宣称,该芯片可让无线设备的传输速度达到目前流行标准802.11n的三倍,能效更是能够超过六倍。BCM43460单芯片完全整合MAC、PHY、Radio等所有模块,支持802.1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