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博弈正在展开 NFC二维码短兵相接胜负难定
2017-09-05 11:09:26来源:中国物联网 热度:
在移动支付领域,NFC支付和二维码支付一直被视为互相对立的两方。NFC移动支付从2007年开始推广,至今已经过了10年。二维码支付是2014年正式推广,到现在仅仅3年。目前扫码支付已在支付宝、财付通的推广下广泛普及,NFC支付想要撼动扫码支付的市场份额绝非易事;而在众多巨头垂涎支付市场的情况下,两种支付手段的博弈正在展开。
移动支付博弈正在展开 NFC二维码短兵相接胜负难定
为什么说NFC支付二维码支付博弈正在展开呢?首先说说北京地铁刷手机乘车吧。一边试点二维码乘车,一边又推广手机一卡通,北京地铁为二维码和NFC技术提供了一个拼杀的战场。
而相比于NFC支付二维码支付,支付宝实在是有太多的优势,在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NFC支付二维码支付估计会败的稀里糊涂,原因就是我们使用支付宝不但能进行生活缴费,还能进行转账、理财、充话费、信贷等,其中蚂蚁借呗就是支付宝的一款信贷产品,它是依据芝麻信用体系而出的一款产品,而信成网阁也是一家与支付宝金融深度合作的设立在某信上的第三方平台,致力于为处于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为他们提供最高50万,但是“信成网阁 ”需要用户在微信搜公众号“信成网阁 ”关注即可获得最高50万的贷款。实际上,二维码和NFC在移动支付上的较量还在继续,公共交通领域的短兵相接已经无法避免。北京地铁只是这场战争的一个局部缩影,在这背后,其实也是两项技术在移动支付领域一次次此消彼长的对抗。
购物支付:NFC与二维码处于胶着状态
虽然目前有数据显示全国已具备NFC支付能力的POS受理终端占比近七成,但由于大量缺少POS终端、缺少培训的中小型商家的存在,让消费者在使用NFC支付时屡屡碰壁,导致使用率下降。反观二维码,它几乎可以运行在所有手机上,商户端接入的硬件成本和隐形成本要更低。比NFC支付更低的准入、使用门槛,再加上红包补贴的刺激,二维码支付很快完成了市场的教育和渗透工作。当越来越多的街边小商贩贴上A4纸打印的二维码收款信息时,也意味着在市场占有率上二维码正拉开和NFC支付的距离。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支付宝、微信支付联手拿下移动支付市场超九成的交易份额。
移动支付博弈正在展开 NFC二维码短兵相接胜负难定
在第一轮线下购物的支付较量中,NFC 虽然占领了技术的高点,借助苹果这样的“强力队友”进行推广,但二维码凭借更低的部署成本迅速建立起优势,横跨不同的硬件和平台快速渗入到了不同的应用场景中。
线下商超购物不是移动支付的全部,进入到这轮公交支付的较量中,双方可供调配的资源又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战事又陷入了胶着状态。
交通支付:NFC、二维码全面入侵
公交领域才是NFC支付的“主战场”,手机一卡通本质上是利用手机对实体公交卡进行模拟,只要完成了后台接入工作,接收端(闸机、刷卡机)几乎不需要任何改造。在支付时间上,NFC很明显强于二维码支付,步骤相对繁琐。在使用习惯上,NFC 符合传统公交卡的使用习惯,二维码符合大众的无现金消费习惯,但前者在效率上更具优势。
对于二维码来说,公交出行并不是一个唾手可得的市场,此前二维码在该领域没有任何技术积累和布局。但二维码依然展开了主动进攻——凭借过去几年在消费习惯上产生的巨大势能,凭借现有已打通的支付体系,二维码正在向NFC的优势领域渗透。在二维码乘车方面,支付宝和微信两家依然是积极的推动者。
移动支付博弈正在展开 NFC二维码短兵相接胜负难定
NFC技术普及严重受限于整体的部署成本,而在公交出行的领域,二维码即将面临同样的问题。在使用习惯上,NFC符合传统公交卡的使用习惯,二维码符合大众的“无现金”消费习惯,但前者在效率上更具优势。在使用成本上,NFC依然绕不开手机的硬件成本,而二维码可以继续保持“零成本”的优势。未来二维码乘车的演进方向将是:地铁方面从「二维码取票」切入,先解决买票时排队、找零这些痛点,再向二维码进出站过渡。公交方面优先选择人流量较低的线路进行改造,保留刷卡机的同时增加扫码的功能,逐步培养用户习惯。
二维码与NFC有各自适用的场景,二维码使用要求低易于普及,但安全性、快速通过性等方面有所欠缺;NFC则在安全性及使用体验,特别是要求快速通过的应用场景有独特优势,交易时间在300ms以内,二维码没任何优势。所以,单一的移动支付技术不可能满足所有场景,二维码与NFC都有其优劣,而在未来,这两种方式也必将共存,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责任编辑:吴礼得
为您推荐
移动信息化:安全问题是关键2003年初,由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联合组建了一家专门从事手机银行业务的公司,从股东关系和实力来看,这个公司潜力很大。但是到现在为止,业务还是差强人意,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只能用惨淡经营来形容。截至2005年第一季度,建设银行共有手机银行客户260万人,交易数量达900多万笔,交易额超过9000多万元。但是,这些交易以转账、汇款居多,手机支付的数量依然很少。手机支付不仅仅在我国发展缓慢,即使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其进展也不快。移动支付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始终是移动信息化一个难解的心结。计世资讯(CCWResearch)认为,安全隐患是移动信息化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技术方面,移动信息化
复旦微电子与中联通合作物联网及移动支付联合实验室签约2010年5月11日,复旦微电子公司出席了在世博芬兰馆举办的”科技点亮生活创新改变世界"物联网论坛。在会上,举行了”物联网及移动支付联合实验室”合作签约仪式,分别由复旦微电子副总经理俞军及联通上海公司副总经理李爽共同签署协议。该联合实验室主要由复旦微电子和联通联合进行,旨在进行物联网和移动支付的研究和应用。同时,复旦微电子还发表了关于物联网及手机移动支付等方面的主题发言。
进军移动支付 运营商胜算几成电信运营商正以此为信号,将其与移动支付领域其他企业之间长期以来的角力转为明战,这也很可能成为电信运营商攻取移动支付市场的决定性举措。2011年新春佳节过后的短短一个月时间里,电信运营商相继传出成立支付公司的消息。先是2月22日中国联通(5.76,0.03,0.52%)为精心筹备的支付公司正式启动对外招聘,这也是国内首个将支付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专门公司的电信运营商;紧接着2月28日中国电信也传出消息称正在筹备成立支付公司,随后中国移动也对外宣称在计划成立支付公司。显然,电信运营商此举的主要目的还是争抢第三方支付领域中的移动支付业务,这使得本来就不平静的移动支付市场再起波澜。电信运营商正以此为信号,
纵观电信运营商几大发展前景2011年11月,德勤推出研究报告《未来的电信服务—纵向发展战略》。报告显示,德国电信服务供应商的宽带业务未出现显著增长,访问服务市场甚至出现下滑。随着工业解决方案连接功能的加强,客户对电子医疗、移动支付技术、能源供应技术、联网汽车、云计算这几个领域的关注度也将逐渐加强。所以,电信运营商应该大力推动电子医疗的开发,并以移动支付作为发展的突破点。另外,智能化能源供应需要智能网络,并需要以电信运营商作为合作方,因为电信运营商在数据处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联网汽车方面,电信专家能够打造一个泛在的、不仅仅限于制造商范围的信息服务平台。德勤专家认为,在电信行业销售额停滞不前的情况下,电信供应商应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