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彩电零售量规模为2181万台,同比下降7.3%,零售额740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运行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上游面板涨价历时最长:从2016年4月开始,本次涨价潮持续到了2017年5月,历时14个月,是面板历史上最长的一次涨价过程。面板涨价影响最大的是中小尺寸,特别是40”和43”,2017年6月40”FHD和43”FHD整机销售均价分别上涨了20%和18%。
2、低利润下的运营难度加大:预计2017年上半年彩电行业的利润将小于1%。在低利润业态下,彩电整机企业的运营难度加大,2017年上半年彩电企业资本压力和人事变动的新闻不断上演,各大彩电企业也纷纷采取了削减费用、收缩战线等策略应对低利润的压力。
3、互联网红利正在消退:截止到2107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网民的普及率为53.2%,同比增长2.9%,网民用户总数趋于稳定;上半年人均周上网时长26.4小时,同比下降了0.1小时,网民用户时长挖掘殆尽。2017年上半年线上彩电零售量为768万台,占比35%,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个百分点。
4、价格战终结出“苦果”:2016年彩电行业共进行18次不同规模的促销,较2015年增加了6次。低价作为促销的利器,特别是高端产品降价更明显,成功使消费者接受了“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一个更高的格调”的观念,将消费者的价格预期拉低。
压力之下彩电行业整体规模表现虽有失意,但亮点仍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1、外资品牌的反击: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内传统品牌的市场零售份额为69.1%,较去年下降0.3个百分点;互联网品牌的市场零售份额为12.0%,较去年下降4.0个百分点;外资品牌市场零售份额为18.9%,较去年上升4.3个百分点。
2、显示技术三岔路口:OLED、量子点、激光电视作为三种不同的技术类型,都在自己的道路上快速发展。据奥维云网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OLED电视的市场渗透率为0.2%,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2017年上半年家用激光投影市场渗透率为0.1%,较去年同期增长了0.07个百分点。2017年上半年量子点电视渗透率为1.7%,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
3、从智能到人工智能:2017年上半年,智能电视渗透率达到了85%。从功能性来讲,为大屏运营提供了基础条件,消费者对智能电视的粘性正在增强,6月日均开机率为44%,日均每终端开机时长为5.1个小时。
4、“形·像”产品逆势增长:消费升级是中国电视市场的主旋律,2017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规模虽然呈下降趋势,而消费者对高端差异化电视产品的需求仍然在增加。
5、尺寸增长持续成为升级主旋律:2017年上半年中国零售市场分尺寸来看,55”的份额增长最快,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份额达到28.8%。65”及以上大尺寸成为品牌商占位的主要战场,今年上半年线上和线下新上市机型均为93个,较去年同期增加分别增加了38个和13个,市场份额为5.7%,增长了1.7个百分点。
对2017年下半年彩电市场的趋势,面板价格涨价趋势得到遏制,有望在四季度开始回落。面板价格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整机企业的成本压力。整体来看,下半年中国彩电市场表现优于上半年,市场规模为2612万台,同比下降4.6%,2017年全年彩电市场规模将达4792万台,同比下降5.8%。
为您推荐
如果国产电视企业无法通过新技术和服务的增值来实现差异化,那么在经历了各种概念泡沫后,国产电视将不得不重返价格战的红海。当谷歌和英特尔高调亮出“智能电视”的概念后,仅仅不到100天,中国的TCL也宣称研制出国内首款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其以3D和LED等为技术亮点。而在这半年多时间里,公众早已经被铺天盖地的“互联网电视”弄得眼花缭乱。尽管国产电视厂商对这个能够打掉外资对手优势的机会趋之若鹜,但“双牌照”的政策意味着当前彩电厂商自建的内容平台还不能申请到牌照,互联网电视上的非视听类内容,如游戏、教育、资讯等服务,也可能由广电部门来监管。如果国产电视企业无法通过新技术和服务的增值来实
日前,在今年5月成立的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推出了自联盟(中智联)成立后的首个技术标准SDK,这也是中国首个应用程序商店技术标准。这一举动又一次引起了业界的围观,智能电视也又一次的站在了舆论的中心。该技术标准推出之后,中智联的主要成员TCL、长虹、海信等国产电视企业将实现智能电视的遥控器通用,而几个品牌的智能电视之间则可以共享应用程序,最大程度上实现多媒体资源共享。这也意味着内容程序开发商只要开发出一套相关产品,就能没有阻碍的卖给多家电视厂商,从而实现多项盈利。如此一来,内容程序开发商对研发工作的热情便要大大提升,这对于智能电视时下备受诟病的内容来说算是个好消息。大部分相关人士显然也意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