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在IoT领域扮演什么角色?

2017-06-19 13:33:20来源:OFweek 物联网 热度:
物联网(IoT)已经无处不在,IoT市场预计会从现在的约60亿台设备增至十年后的270亿台,但统计数字并不总能代表全部事实。
 
实际上,每个蓝牙设备都是一个IoT设备。这个概念的前提是设备能够相互共享数据,意味着IoT并不仅限于 Tile Slim跟踪装置和Kontakt IO卡片信标等,还有用来控制这些设备的我们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
 
这意味着发达国家的几乎所有成年人每人至少随身携带一个IoT设备,并且这些设备在理论上能够与其他兼容设备共享自己的信息。连接的广泛性已带来了许多关于IoT安全性的问题,如IoT设备是否可能像传统计算机一样被黑客和恶意软件攻击,因为这些设备几乎都能相互通信,尽管用户可能并不知情。
 
幸运的是,IoT设备并不一定是这样工作的。尽管使用IoT设备的应用(即使是智能手机)需要有自己的安全应急措施,但为应用运行提供平台的基础硬件需要从一开始就是安全的,以确保IoT网络和通过它们传输的数据的安全性。
 
不安全的IoT设备可能使用的是老式和未打补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软件。另外,设备购买者也可能没有改变默认密码,或没有设置足够强的密码来防止潜在黑客破解,这会使事情变得更复杂。当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并未配备最新安全技术时,在IoT领域其潜在风险相当于没有更新您的计算机系统来防范恶意软件入侵。
 
 
幸运的是,Dialog的SmartBondTM SoC产品线可以帮助支持和连接目前市场上许多最受欢迎的、革命性的IoT设备,以及即将上市的新设备。该芯片产品线具有专用的硬件加密引擎,利用端到端加密提供银行级安全性,以保护通过IoT网络连接传输的个人数据。
 
该专用硬件加密引擎包括对散列函数(SHA-512)、对称(AES-256)和非对称密码算法(ECC)的支持,以及一个真随机数发生器。这些芯片的最厉害之处是它们能够支持所有这些特性,同时还能降低设备的功耗。
 
未来几年,许多登上新闻头条的安全和数据外泄事件可能会被归罪于IoT,但为设备配备具有可信赖安全水平的SoC将对阻止黑客攻击起到很大帮助,从而允许设备制造商持续进行创新。

责任编辑:朱虹瑾

为您推荐

宽带电话安全技术研究

张杰摘要:随着IP电话(VoIP)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普及,IP电话安全成为越来越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宽带电话作为重要的IP电话实现形式,其安全尤其值得关注。宽带电话安全一方面保保障网络的正常连接,一方面要保障业务的正常提供、业务内容的保密、系统安全等。宽带电话的安全,一方面需要技术的支撑,另一方面需要政策的保障。宽带电话的安全目前主要通过技术方式实现,指出存在的技术安全威胁,对有关技术防范措施进行了描述。关键词:IP电话宽带电话电话安全安全保障安全问题成为IP电话业务发展的瓶颈

信息安全标准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程秀权信息安全标准是确保信息安全的产品和系统在设计、研发、生产、建设、使用、测评中解决其一致性、可靠性、可控性、先进性和符合性的技术规范、技术依据。信息安全标准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应用,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复杂系统,没有配套的安全标准,就不能构造出一个可用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对于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信息安全标准化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同时也是保护国家利益、促进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

分担分析提高无线安全性

无线安全工具分布在WLAN各处的传感器上执行安全分析,或者在一台中央服务器中完成这项任务,但是这两种选择都存在着缺点。在采用基于服务器的方法时,原始数据由不同的传感器回传给一台服务器,然后在这台服务器上执行高级分析,如多传感器相互关联。但是,来自成千上万部传感器的数据,可能会令网络瘫痪,并且需要使用服务器上的大量处理能力,从而使这类解决方案难于扩展。基于传感器的方式,即大量的分析工作由传感器完成,由于必须回传给服务器的数据较少,所以可以更有效地使用带宽,并因此具有更好的可伸缩性。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传感器具有更大的处理能力和内存,因而使这种方法在大规模部署时费用过高。覆盖范围的重叠会造成相邻的传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网络安全探讨

到目前为止,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几乎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移动台把其电子序列号(ESN)和网络分配的移动台识别号(MIN)以明文方式传送至网络,若二者相符,即可实现用户的接入,结果造成大量的克隆手机,使用户和运营商深受其害;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G)主要有基于时分多址(TDMA)的GSM系统、DAMPS系统及基于码分多址(CDMA)的CDMAone系统,这两类系统安全机制的实现有很大区别,但都是基于私钥密码体制,采用共享秘密数据(私钥)的安全协议,实现对接入用户的认证和数据信息的保密,在身份认证及加密算法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