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退回到四五年前,将“智能电视作为互联网的入口”,一定会被大多数人视作痴人说梦,但是,现在业界对这个入口的抢夺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尤其是当电视机市场接下来的增长保持谨慎乐观预期之时。
包括国内楼市史上最“严峻”的调控政策,对电视机行业无疑是个坏消息,购房换房是拉动电视机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限购无疑将会遏制这种消费。新一轮的家电下乡政策,尚未有马上推出的迹象,多种因素导致中国电视机市场难有爆发性增长。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置身“大屏”风云中的玩家不相信市场会突然迎来如火如荼的盛夏。“也许增长5%、10%,2016年互联网电视的快速增长,已经透支了2017、2018年的小部分市场,2018年的市场将会是一个压力非常大的市场,因为从宏观的经济环境来讲,并不支撑电视大幅度的增长。”有从业者预判。
这么多品牌都扎堆在一个没有高速成长的市场上,就意味着你死我活。传统的几大家绝对不会任由新品牌来圈地自己的跑马场,而互联网电视主力玩家又必须到对方的碗里去抢食。
中国的大屏幕市场还远未到“格局初定”的时候。
这是刘棠枝接棒创维CEO后第一次面对媒体,时值创维发布OLED电视新品Wallpaper。他和刚刚离任的杨东文一样,都是创维的“老兵”,1998年加入创维,从财务到销售、负责创维彩电全面业务。
早在继任之前,刘棠枝就已经表现出“老炮”的一面,比如抨击曲面LED电视是彩电技术的倒退,称终结液晶的只有OLED;狠批互联网电视“‘买内容送硬件’很吸睛但也很坑爹”,坚持“没有好的硬件,内容再好也是废物”;死忠的“硬件派”,坚称“彩电行业本质上要靠技术和硬件支撑,互联网只是手段和工具,过了头就会出现问题”,但他并不否定内容的价值,强调创维既要能玩硬也能玩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能赚钱”。
唯有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才能够带来产品的进步和整个行业新的机会。包括刘棠枝在内的硬件派认为,在色彩、屏幕、音响这三方面,电视技术的进步还大有可为。现在来看,大屏和超轻薄是彩电业的发展趋势。
作为OLED电视在国内市场的“带头大哥”,今年4月中旬,创维发布OLED电视新品Wallpaper,就是要在大屏幕的“薄”上再精进一步。Wallpaper利用OLED自发光、柔性的特点,将屏幕的厚度再次压缩,薄如paper;与液晶电视的“薄”不同,Wallpaper的薄是可以贴在墙上、磁性吸附的屏体,贴在墙上宛如壁画;机身与T-con板、电源、芯片、音响等完全分离,分体设计,无缝吸附。
不仅如此,Wallpaper在画面的动态对比显示、色彩、音响等方面都能带给用户沉浸式的视听体验。在人机交互上,创维的Wallpaper采用了“语音唤醒”这样时髦的交互方式。
一手抓硬件性能提升,一手抓渠道价格调整。就在刘棠枝新身份正式对外公布的第二天,创维就向业界宣布自3月10日起,创维55吋OLED电视价格下调3000元,以55吋S9-I型OLED电视为例,市场零售价从13999元降至10999元,降幅超过20%。这也是国内首家对OLED电视进行大幅降价的厂商。
OLED电视自三年前上市以来,被业界诟病最多的就是价格过高。有分析认为,刘棠枝刚刚上任就宣布价格新政,无疑是希望通过价格拉动创维OLED电视销量小高峰。
与刘棠枝和创维对OLED的信心饱满不同,有智能电视友商认为OLED电视是非常小众的市场。他透露,去年OLED电视在全球的销售大概100万台,与全球两亿多台电视机的销量相比,目前还无法对整个市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拥趸OLED的刘棠枝却相信,OLED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全新的产品,是一个跟液晶电视完全不同的产品,它刚刚开始推出时的比价可能是4倍、5倍甚至更高于液晶电视,但是它的技术突破、成本下降都也会比较快速。他介绍,今年OLED电视的产能会有增加,创维已经跟LG这样的上游屏厂商联合开发,今年跟国内的京东方联合开发的OLED产品也会量产。
刘棠枝相信,今年将会是OLED技术突破和成本下降的关键一年,产品价格可能会以45度角这样一个速度往下降,“当一个新的产品在1.5倍的比价之内,那么它在市场渗透和推广方面将会更快速地获得用户和消费者的喜爱”。
大屏幕电视的代际性发展路径,已经从早期的“以‘屏’为核心”,到智能电视此前的“硬件性能(处理器能力)比拼”,转向正在开启的以“软件、互联网服务”为核心的阶段。包括语音语义分析、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诸多方面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都将可能成为智能电视这块大屏幕竞争力的新拐点。
这是小米电视掌舵人王川的观点。3月中下旬,小米电视4A系列正式发布。在王川看来,这意味着小米电视“要扩展开始进入到主流市场”。
他认为,大屏幕会是语音技术非常合适的应用场景之一。“我们在手机上可以用触屏,很方便,但是在电视上今天还看不到比遥控器更好的交互方式。虽然我们把遥控器从原来的几十键、上百键最后简化到只有11键,已经比原来跨出了很大一步,但你去搜索一个影片的时候,还是非常的困难。”
他们认为,语音是解决这一点非常好的方式,而且相信,语音技术的应用从现在到未来几年会有迅速的发展,“未来的电视能够真正听懂人的各种语言,它可以成为你的助理,帮助你找到你想要看的片子,甚至你自己都没有想到的片子”。
语音交互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链,比如语音识别、语义的理解、TTS(TextToSpeech的缩写,即“从文本到语音”)语音的合成,仅语义理解这一部分就非常庞大。王川介绍,小米虽然做了其中的一部分,比如语义理解和图象识别,但是不会全部都自己做,“小米愿意做他自己擅长的一部分,其他部分都跟大家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给用户提供一个真正好用的机器”。
小米电视4A重要的看点是“人工智能语音电视”。按照小米电视的官方介绍,这台智能语音电视由搜狗提供高精准语音识别技术。不过,王川也强调,今天通过电脑去理解人的语言,还做不到很准确,语音识别厂家提及的识别率达到97%,也是在“有限条件下做到的”,但是他相信,在可见的未来有机会做到“相对很精准”,今天已经看到了曙光。
王川介绍,小米团队自三年前开始在人工智能上进行大规模投入,包括深度学习等技术方向。小米具备做深度学习的DNA吗?王川认为,深度学习是一个新技术,但并不神秘,并非别人无法掌握。首先各大家的深度学习的算法都是开源的,比如谷歌和Facebook,大家掌握这些开源的算法工具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第二,未来真正有竞争优势的是有数据的公司,深度学习是需要大量的数据的,比如在语音方面需要大量的语料,在图象识别需要大量的图片来给机器学习;第三,核心问题是怎么把它应用到产品中真正落地。
“坦率讲,之前我没经历过电视行业的血雨腥风,手机经历过,火的时候是个人都做手机。”乐视致新总裁梁军说。据梁军他们所知,4.14之前的两周大概有六、七场智能电视新品发布会,包括有一段时间销声匿迹的现在又冒出来了品牌。梁军的言外之意是,4月14日这个日子(乐视电商节)对于智能电视销售来说已经非常重要了。
3月底,乐视超级电视Unique发布会被冠以“史上最长发布会”,发布会前半段大谈新款智能电视的“画质”、“色彩”,但事实上这些都只是前戏,软件的升级、以及为互联网服务的接入所做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准备,才是这次“PPT公司”想浓墨重彩的章节。而这些都是在为大屏幕的商业化做铺垫。
作为被融创创始人孙宏斌看重的乐视“优质资产”之一,乐视大屏幕,在乐视和融创的战略投资有序落地时,其商业化的进程也在提速。
围观者仍有疑虑:乐视超级电视这个入口到底怎么黏住用户,把用户的时间更多地锁定在大屏幕上,这是大屏幕实现规模化商业变现的重要基础。如何平衡好用户体验和变现内容背后的广告客户诉求?这种平衡如何体现在OpenEco对于聚合内容的标准构建上,内容的搜索会不会出现像百度竞价排名这样的产品?内容,现在的乐视买得更少,更突出用“开放”的方式来聚合内容,相比买版权,更省钱、离变现更近。但是会不会有这样的尴尬,让用户感觉乐视没内容可看了,尤其是没有热门抢手内容可看?
梁军表示,视频依然是电视里用户最关注的,乐视超级电视对乐视视频内容的充分挖掘和驾驭,依然是其最重要的工作;同时,现在视频行业的竞争已经非常白热化,视频版权价格相当高,客观上导致了视频内容的“孤岛效应”,而且可能还会持续。乐视OpenEco则是为了解决这件事情,通过“开放”,乐视网络了华数、CIBN,以及更多的视频内容PGC。至于乐视OpenEco能否打破优土、爱奇艺这样的视频内容孤岛,梁军则表现出了相当的信心。
谈及“生态开放”的标准,梁军明确表示,乐视OpenEco所做的搜索、排行等不允许人工干预,乐视视频的内容和第三方的一视同仁,这是OpenEco的前提。此外,所有跟乐视OpenEco合作的APP,用户在桌面上点击到一个详情页,返回时是“原路径返回”,而非把流量都圈在乐视平台上。“过去很多企业做的是(简单的)内容聚合,我们完成商业化,增加产品竞争力的时候,非常关注全局性的搜索,包括智能推荐。为了用户的利益着想,这在‘开放’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梁军说。
对于大屏幕这个入口,超级电视如何在用户规模上“固本开源”?乐视生态销售与服务平台(中国)总裁张志伟介绍,现有通路的效率会更快速的提升,线下的拓展会加速,乐视商城的专业化和会员的接入,包括会员的运营,会更加提效。通过这几个手段让盒子、屏霸产品快速地接入到那些存量用户的家庭,通过超级电视的新产品快速接入到增量用户的家庭。
张志伟介绍,去年乐视积累了上万家体验店,这些线下门店在去年占到乐视整个销售45%以上的份额,而且占整个行业的75%左右的市场份额,希望今年能在这个市场空间里有更大的拓展,策略是“进城”和“下乡”,“进城”主要是通过屏霸这类产品覆盖一二线城市的大屏市场,“下乡”即通过县级的LePar获得更广域市场的覆盖。
在梁军他们看来,大屏幕的入口之争,核心是把自己的事做好,把服务做好,好产品不是靠低价才能卖大量,还需要关注消费者如何从购买者主动变成黏性用户,“以后再回头来看,也许今天很热火朝天的产品那时都找不着了,但我希望能找到乐视”。
责任编辑:朱虹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