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阿里、腾讯之外,电信运营商已成互联网帐号体系第三极

2016-09-21 10:58:27来源:网易财经 热度:

最近的一组来自中国电信的数据令我对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战略方向的努力产生了新的好奇心:截止到2016年6月,中国电信的天翼帐号累计用户数已经过5亿,月活跃用户约2亿。
 
这个数字令人好奇的原因在于,中国电信这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国企,竟然默默努力,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悄然成为互联网帐号体系的重量级玩家,而我们知道互联网帐号体系意味着核心的产业战略资源。
 
自从梦网时代结束之后,中国的运营商事实上已经放弃了用手机号成为互联网通行证这一战略要塞,此后中国的互联网帐号体系经历了每个网站每个应用都需要自己注册各自为政的春秋之乱,进入到微博、QQ、微信的三雄割据,互联网帐号体系逐步进入了大一统格局下的垄断局面,而天翼帐号作为出自运营商系的互联网帐号体系,默默生长出来,能与微博、微信、QQ四足鼎立,实属不易。
 
互联网帐号体系的战略重要性:成为平台型互联网公司的前提
 
我们先来看一个基本的互联网逻辑:帐号暨用户,用户暨流量,流量暨生意。任何一家能够生存下来的互联网公司必须不断获取流量,获取用户,但是流量(用户注意力)是有限的,也是碎片化的,因此谁能够实现对用户的垄断谁就具有最大的互联网价值。而互联网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成为平台型的互联网公司是垄断用户的最佳制度安排之一,在此制度安排下,谁拥有规模更大、质量更高的互联网帐号(用户)谁就能够使得自己的平台持续的繁荣下去。
 
这是因为平台型的企业的基本逻辑是完成双边市场的交易,通过平台的存在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减小供需发现、撮合、执行、违约的制度成本。比如微信作为最大的平台,通过严格的规则设计和审核,形成了良性的移动互联网生态,其繁荣是以微信庞大的用户(暨微信ID)规模为基础,在阳光规则下,吸引内容生产者、商户、企业、政府进入平台组成的生态。公开的数据显示,微信在2015年直接带动的消费涉及娱乐占了53.6%、公众平台占了20.%、购物占了13.2%、出行占了11.3%、餐饮只有2%,规模已达到110亿元。这就是平台带来的规模效应。
 
之所以有微信能够产生如此的效果,其底层的基本逻辑就是微信ID(用户)的规模性以及微信ID作为互联网帐号的开放性——连接硬件、连接企业、连接APP、连接服务、连接内容,成为移动互联网世界的通行证,为生态里的其他玩家提供流量,其他玩家为微信用户创造价值,微信ID作为互联网帐号成为微信平台与整个生态价值流转和共享的承载。
 
除了微信之外,每个成功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形成了独立、规模、开放的互联网帐号,在中国的互联网中至少还包括微博、QQ。
 
那么,对于在互联网方向不断探索的电信运营商而言,在战略上的选择不多,成为平台型的互联网企业是可行的选项之一,或者说可能是唯一的选项。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上失败的经历以及体制的掣肘已经磨灭了很多人的斗志,与互联网公司拼快和拼试错的能力也不被看好。但是对于拥有网络垄断资源优势和规模用户优势的运营商来说,从网络向平台延伸则符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理论中提出的纵向一体化寻求竞争优势的策略。
 
所以,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在互联网战略方向的努力中,意识到互联网帐号体系的重要性,是成长为平台型巨头的前提。
 
运营商的互联网帐号体系:如何才能野蛮生长出来?
 
脱离电信运营商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去思考如何成为互联网帐号体系的巨头玩家,无异于试图在沙漠上构建一幢摩天大厦。研究天翼帐号的静默生长史,或许能够带来一些启示。
 
理解天翼帐号如何静默生长出来的逻辑起点需要我们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构建互联网开放账户体系运营商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通信ID——即以手机号码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在真实社交网络中标示用户真实身份的ID。在梦网时代它曾经是所有增值服务提供商与用户连接的基础。通信ID与互联网帐号的区别在于并不包含社交中的弱关系和微关系。为此天翼帐号的注册并不只是限于中国电信用户,还包括来自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互联网公司邮箱的用户,形成了以通信ID为核心兼容开放的账户体系,数据显示在超过5亿注册用户中,有约1亿注册用户来自其他运营商。也就是说通过天翼帐号,中国电信完成了基于通信ID的用户整合。
 
理解天翼帐号如何静默生长的逻辑起点需要我们要问的第二个问题:互联网帐号体系的早期用户和规模市场应该来自哪里?
 
中国电信的答案是内部互联网应用——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在策略上,天翼帐号采取了从内部互联网应该帐号统一的策略—— “先互联网应用后基础业务、先电信内部应用后外部互联网应用”的原则开展统一帐号对接。降低自有应用的用户接入成本,也为天翼帐号提供了早期的试验田。
理解天翼帐号如何静默生长的逻辑起点需要我们要问的第三个问题:天翼帐号的差异化优势来自哪里?
 
中国电信的答案是电信能力——即由智能管道、统一消息、存储、位置以及支付构成的基础电信网络和业务能力。这其中中国电信在技术体制上采取了集中化建设“综合平台”的方式,进行电信能力的互联网化改造以及一点服务的需求。这一点与互联网公司相同,也是打破电信运营商分散的、属地运营带来的介入复杂性和高成本弊端的必由之路。
 
架构在开放的通信ID基础之上、从内部生长起来度过早期市场危险期、以集中化的平台聚合和互联网化电信能力资源,是天翼帐号能够在互联网帐号体系中立足和成长的三大基础,这三点也是电信运营商能够在互联网帐号体系争夺中的启示和经验。
 
中国的互联网帐号体系格局:从两强相争到三国鼎立
 
以中国互联网的格局,在互联网帐号体系上,此前的基本格局是阿里系与腾讯系的两强相争,而笔者认为,随着以中国电信为典型代表的电信运营商对自身战略定位的优化,切入互联网帐号体系是必然之举,基本格局将演变成三国鼎立——阿里系、腾讯系和运营商系。
 
阿里系的互联网帐号体系中微博是最重要的互联网帐号,作为开放的互联网帐号一极,以用户规模而言,微博在8月9日发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2.82亿,连续九个季度保持30%以上的增长,尤其是移动端用户增长迅速。作为中国主要的社交平台,微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态,并且微博帐号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要通行证。这得益于微博自己的开放策略,包括帐号开放、数据开放等。
 
腾讯的QQ和微信自然是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或者是更加垄断性的互联网帐号体系,腾讯系互联网帐号双雄,使得腾讯在互联网生态上形成了垄断地位,其强大地位可以看一组数据: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月活跃用户5.49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微信公众帐号总数已经超800万,移动应用对接数超85000个,微信支付用户达4亿左右。
 
但是运营商机会更大!
 
从国家目前的宏观产业环境看,移动电话实名制的强力推动,已经使得电信运营商的通信ID成为互联网业务发展的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而在整个TMT大产业中,只有电信运营商拥有这个权威的、覆盖全部用户的、普遍的能力。运营商借此强势回归自是题中应有之意。
 
其实这一点,从市场需求来看,整个产业对运营商的需求也已经成为刚需——比如所有涉及到交易的环节都需要对用户的真实身份进行验证,而信用体系、互联网金融业务、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都是以实名制为基础的。天翼帐号曾经有一个和浦发银行的合作案例,其中实名验证是一项基础的合作建议,这个例子说明即使是实名制落实规范的银行,也需要借助运营商的普遍性的能力完成自己的实名验证。
 
就电信运营商本身而言,通信ID构建起来的互联网帐号体系所具备的核心优势在于在更加基础的层面具有与用户连接的能力,包括语音、消息、宽带、流量,也是互联网基础设施中的刚需和基础。
 
当然,电信运营商的另外一个竞争优势在于其用户规模,中国移动有超过10亿的用户,中国电信有近2亿的用户,中国联通超过2亿,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运营商,其用户规模,都可以独立成长为一个生态,满足平台良性发展的需求。不过如何把用户规模转化为互联网帐号的优势,笔者认为运营商系的互联网帐号必须衍生与通信ID,这是基础也是前提。

责任编辑:吴昊

为您推荐

同类网站赢利差致使阿里妈妈前景遭质疑

继创办阿里巴巴后,马云又推出阿里妈妈(www.alimama.com)网络广告分销网站。昨日凌晨,阿里妈妈网络广告分销网站正式启动,首次引入“广告是商品”的概念,阿里巴巴集团开始全面进军网络广告领域。事实上,广告分销网并非新鲜事物,此前,由于广告主投放习惯及交易平台影响力不够大,虽然出现许多广告分销网站,但并未出现良好赢利,阿里妈妈网站前景同样受人质疑。开拓网络广告盈利模式根据阿里妈妈网站介绍,这是一个全新的交易平台,开设买广告、卖广告、我的阿里妈妈、社区四大板块,让广告第一次作为商品呈现在交易市场里,买家和卖家都能清楚地看到。目前阿里妈妈囊括了美食、房产、汽车、通讯、博客、网址甚至政府组织等

华为阿里巴巴获批IDC牌照 民资掘金增值电信市场

民资进入电信业开闸在即。《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华为、阿里巴巴等十余家企业已经通过ID C(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

阿里开辟手机新战场 天猫和中移动达成战略合作

手机一直是各大互联网企业看中的行业,但都不能算成功,现在阿里独辟蹊径开辟了新战场。  此前,天猫手机总经理潘志勇在其微博中透露,天猫和中国移动达成战略合作,2016年咱兄弟俩要大干一场!  昨日,潘志勇不仅首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证实与移动的深度合作,并称将在三个方面与运营商合作,分别是终端、管道和云。他认为,终端一般的就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