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Galaxy Note7手机召回事件发生之后,有调皮的网友杜撰了一条李健熙和郭台铭的对话,套用的是日本著名漫画《灌篮高手》中的桥段,三星的李健熙问郭台铭:老头子,你的企业最艰难的日子是什么时候?郭台铭悻悻地回答道:可能是6年前的坠楼事件吧!李健熙则苦着脸说:而我就是现在了….笔者猜想,这位网友大概不知道李健熙已经因重病把三星业务交给儿子去打理了。现在Note7的电池事件让三星糟糕的状况雪上加霜,不仅考验着掌门人的毅力和决心,更是拷问着三星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一个企业真得能把全部事情做到最好吗,倘若三星专注于手机研发,或者零部件供应,是否可以避免Note7电池爆炸之悲剧呢?同样的轮回,富士康六年前的坠楼事件也几乎成为这家全球最大代工企业的灭顶之灾,好在,郭台铭内心足够强大,他利用一切手段、资源逐步挽回了声誉,现在和苹果、小米、Vivo们一起改变着世界。回首这6年,富士康的生产模式也遭遇了非常大的挑战,他们一直不完美,却一直在改善,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如今轮到宿敌三星了!
大概是习惯使然,笔者更喜欢称三星是李健熙的三星,同样地,喜欢称富士康是郭台铭的富士康,这两家企业有大量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拥有强大又不乏铁腕的领袖,这些人对物质享受兴趣不大,早就转而追求一种境界,终日严谨而勤奋的工作:三星社长李健熙年过古稀仍然坚守在第一线,直到重病卧床;而郭台铭也是个工作狂,精力旺盛、身体素质极佳,在最近的一次婚礼上,他竟然做起了俯卧撑,告诉新媳妇儿:不用担心,我的身体还行,果然在第二年,郭台铭老来得女,这也让专家们解读为,郭台铭想借助小儿女,警告世界:富士康后继有人!另外,两家企业在全球电子产业链都具有深远且重要的影响力,他们业务之丰富、资本之雄厚,领袖之伟大,早就让企业获得了琳琅满目的“帝国”勋章。
醉心基础,三星和富士康没有交集
从PC、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转变过程中,Moto/Nokia/英特尔均遭遇惨败,取而代之的是苹果、小米和高通,但三星和富士康则没有被取代,毕竟,任终端产品如何变化,它始终需要芯片、电池、显示器,也终需要有人把他们组装到一起,完成包装。
平心而论,三星和富士康的产品线有着巨大差距,品牌含金量、高技术含量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两家企业都做对了一件事:专注基础业务,并以此在时代切换中立于不败之地。事实上,三星在显示器、芯片领域已经积累起绝对优势,在可预见的未来,他们会成为任何主导世界品牌的供应商,更微妙的逻辑在于,竞争对手的设计都要在三星转化成产品,这让韩国人在“微创新”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想想Galaxy和iPhone巨大的相似性,估计就不难理解这个逻辑了;富士康的优势则是踏实肯干、乐于吃苦、做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他们以模具业务起家,能组装出任何的电子产品,事实上,假如库克需要一艘航空母舰,只要代工费合适,郭台铭也能按时交货,此外,富士康更恐怖的优势在于其多年来的资本积累以及同政府建立的合作关系,否则,他们是决然承担不起iPhone高额的物料之成本的。
三星和富士康都醉心于基础业务,这让他们建立起万世不拔之基,成为品牌商们永远绕不开的两家企业,苹果离不开三星,不用赘述,事实上,离开三星,苹果只能向世界卖个空壳出去;而纯代工业务,看似简单,但要把效率、品质做到极致,宇宙中估计只有富士康,也就是说,苹果要想保证品质,又要冲击产能,就势必要找到富士康,纵然苹果还有上海和硕、伟创力等代工商,但在主流产品旺季中,苹果只有一个单选项目。
这是一个讲究全球合作分工、讲究共赢的时代,三星和富士康这两家对电子产业均有着举足轻重的企业,本应该有着比较频繁的业务往来,但真正的事实是,我们很少见到两者之间有过重大的合作,或者说,他们之间并没有联手做出“改变世界”的产品,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应该源于二者均太过醉心于“基础业务”了。事实上,三星和富士康之间肯定会有比较频繁的联系,比如三星的电池、芯片要送到富士康组装工厂内,而富士康一些自主研发的ODM手机肯定也难免用到三星的零部件,但郭台铭并不擅长做品牌,他们同三星以及其他任何零部件的合作都不会出现iPhone式的明星产品,更何况,郭台铭十几年来酝酿转型,他最绕不开的对手也是三星,夏普业务很大程度上已经受制于三星;反之,三星在全产业链上的操作更加彻底,他们甚至有自己的组装工厂,压根用不到富士康的制造能力,传说富士康一些高管在吹嘘自己的经验时,总会说: 我参与过世界上全部最优秀手机的制造,除了三星…可想而知,三星是多么地嚣张跋扈,估计是不愿意同富士康为伍吧!
2016年年初,郭台铭通过巧妙的资本运作,鲸吞夏普,三星也占据一定的股份,前不久,三星开始抛售手中的夏普股份,以把资本集中于自家业务,其实,业界还是比较喜欢强强联手的,倘若三星同富士康联手重塑夏普,说不定会给苹果造成更多的压力,只可惜,有些企业天生就是平行线,形同陌路,三星和富士康,不是合作者,就只能是宿敌了。
吾皇不万岁,企业规模要适中
如前文所述,三星和富士康都是资本雄厚的主儿,而且都醉心于基础业务,他们平行线不相交,却以相似地方式影响着世界。两家企业全产业链、广撒网的模式,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积累了天文数字般的财富,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二者相互学习,共同改善。事实上,在三星Galaxy Note7电池事件之后,郭台铭就要求各单位重视此事件,认真排查电池相关的制程、存储和运输,但主管们依旧对此提醒吊胆,毕竟,富士康太大了,其中有数不清的制程和电池相关,他们要确保iPhone/小米/Vivo电池不能有问题,最起码不能在自己的工厂里出问题,同时,富士康还要承担iPhone的维修业务,返厂回来的手机,电池经常出现漏液、弯曲、变形等状态,仅凭郭台铭一人重视,显然不足以确保万无一失,但倘若有任何一家出现问题,影响的又是整个富士康的声誉。
企业大了,什么问题都会出现,三星、富士康这种巨型企业最大的优势来自于资本的调度,可以集中精力办大事,有点像举国体制办奥运会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富士康任何部门都能按时发工资,不论盈利和亏损;但谁都知道大企业有毛病,容易滋生官僚主义,效率也常常变得低下,办公室政治丛生。事实上,很多老一辈的总裁在企业内部简直跟古代的皇上一样,他们可以独裁,也能专制,任何关键的项目都要通过复杂繁琐的流程呈送到总裁办,由皇帝批示之后方可行动,而且因皇帝式人物的存在,部门主管在执行行动方案时,首先要顾虑总裁的看法,以便获得更多的赏识,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皇上身边的人”最受重用,而那些富有激情、有着无限创意的年轻人,则常常在最好的年华在熬资历,以期待能靠近皇上,揣摩圣意,或者掏空心思做一份简单易懂高水准的PPT.
三星和富士康的领袖们已然意识到这些问题,开始执行一些管理上的创新,业务上的创新,比如召开一些群英会,直接选拔基层有能力的干部,也可以采用“承包责任制”,让部门自负盈亏,或许能收到一些效果,总之,企业到了一定程度,也要追求一种境界、一种情怀,而影响社会,造福一方,留下财富、经验和文化,则是最值得企业推崇的情怀。
为您推荐
与以往投资项目不同是,富士康首个软件基地并没有选择经济与交通相对发达的南京长江以南区域,而是选择了位于江北的浦口区。“这是富士康积极配合投资所在地政府的规划,不要求最好的”,郭台铭表示,“这是第一次,一旦规划定下来之后不想再改变。”今年1月16日与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会面时,郭台铭曾表示“婉拒”了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邀请,将软件基地设在南京主要看中的是“高校、科研机构的高度集中。”对此,南京市市长蒋宏坤表示,南京是全国部、省、市三级唯一同时确定、建设的“软件名城”,打造的是“软件城市”而不是单片的“软件园区”。富士康南京软件基地将计划开发无线通讯网络、企业信息安全、医疗等软件项目。
近来,富士康的跳楼事件颇令人焦虑。对此,我没有资格去评判该公司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也没有将这一系列事件上升到对90后乃至整个社会现状分析的水平。在此想指出的是,媒体和网络在这一事件中,事实上扮演了推波助澜的可恶甚至可耻角色。而近期在三网融合的报道中,观点偏颇以及热衷于炒作矛盾的媒体也不在少数。笔者在此呼吁媒体报道的客观性和观点的建设性,三网融合更需要联合创新而非剑拔弩张地对着干。媒体的狂欢富士康跳楼事件占据了很多媒体的重要版面,在一些大型网站上,“××跳”的字样也在标红推荐。当然,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为这些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为连续发生这样的事情忧虑。很多报道与分析文
近日,记者在山东省商务厅获悉,作为全球最大消费电子代工厂商的富士康公司正与索尼公司计划在山东烟台投建全球最大的液晶彩电生产基地。据了解,双方的合作将以合资方式展开,设计规模3000万台,可增加5万余名员工就业,这一消息已得到当地政府的确认。早在2004年,富士康就挥师北上,在烟台开发区投建了工业园区。公司年产值从2006年的100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970亿元,被称为“山东第一外企”。2010年,烟台富士康出口额高达90.8亿美元,占山东省出口总值的近1/10。烟台富士康产品已涵盖手机、电脑、液晶彩电、模具等,而液晶彩电只占很小的比例。根据测算,全球最大的液晶彩电生产基地一旦建成,将为烟台富
正当全国各地兴起一股疯狂上马液晶电视热潮之际,近日富士康也曝出将与索尼合作在山东烟台投建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基地。目前富士康在烟台已有着千亿产值,未来该项目的建成将使其规模再扩大一倍,甚至有望赶超其在国内最大的深圳工厂的规模。由此,富士康不仅完善了战略布局、降低了成本,而且将这次与索尼合作作为向上下游、高利润领域突破的一个契机。布局北方要地“富士康与索尼正商谈在烟台工业园进行合作,这将给烟台基地的液晶电视业务带来一个大的发展。”烟台富士康一位高管说道,烟台基地正处于产品整合的发展阶段,未来这里的工业体系将更加完善。根据山东商务厅发布的信息,“烟台富士康与索尼客户洽谈以合资方式建设全球最大的液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