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后重走长征路 手机直播 微博时时更新 网站专题置顶 移动定点推送 往昔树叶当纸传战地快报

2016-09-09 10:08:13来源:和讯网 热度:





法制晚报讯 (记者 冯明文)时隔80年后,历史的硝烟逐渐退去。如今,当我们丰衣足食、通过现代化的条件再走这段长征路时,已很难体会当年红军长征时的艰难困苦,也无法想象红军当时是如何与这些困难作斗争的。
 
回望长征史,那些在现代人看来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于红军战士们来说却是生死考验。吃饭住宿问题如何解决?缺衣少食的征途中,红军沿途的传播工作又是如何完成的?
 
吃饭 土豆没水洗,只好连泥带皮蒸着吃
 
行军打仗,吃饭是头等大事,他们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呢?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每个人最多带有8至10斤,一般的带有5至6斤,有的只有三四斤。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
 
在过雪山、草地前,红军在供应上基本没有遇到困难,只是在人烟稀少的山区,供给有过一两天的短时中断。离开懋功后比较荒凉,找不到粮食。除了青稞、牛肉干外,豌豆苗、野菜、牛皮成了红军将士的食物。此外,还缺少盐、油和热水。
 
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将士同甘共苦,上至总司令下至士兵,饮食一律平等,总司令朱德被称为“火夫头”。发生吃住困难时,共产党员让非党人士先吃先住。红四方面军两爬雪山、三过草地,九十一师师长徐深吉进入草地第三天就断粮。每到休息吃饭时,他偷偷躲到一边喝水充饥。政委桂干生送给他半碗炒面,他终生难忘。许多战士饿、病、冻死。“有的侧卧在水洼里,手里攥着的几十粒青稞已经送到了嘴边。看来这是他最后的一口粮了,实在舍不得吃,快要昏了的时候,才拿出来,但为时已晚,连放到嘴里的最后一点气力都耗失殆尽了。
 
在川南打土豪分了几头猪,朱德亲自下厨炒猪肚。进入黄土高原,缺水。有次从老百姓(603883,股吧)那里买了几十担土豆,没水洗,只好连泥带皮蒸着吃,连毛泽东也吃这样的土豆。
 
在瑞金,当地人告诉记者,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来瑞金进行红色旅游,必尝的是他们独具特色的“红军焖鸭”。据说这道菜是李德夫人肖月华所发明。泥锅焖鸭子的方法在瑞金推广后,经后人不断改进烹调方法和配方,已经成为瑞金有名的菜肴之一。虽然这道菜名为“红军焖鸭”,却是名不副实的,因为在红军长征的年月,焖鸭这种“奢侈品”是绝对不可能吃得到的。
 
夜宿 很多红军长眠于宿营地
 
在长征路上,红军的住宿条件也有着天壤之别。他们住过大军阀的洋楼,住过普通民居,也曾睡倒在屋檐和树荫下。有条件的红军或许能把自己的油布毛毯铺在地上或盖在顶上,没条件的只好露营了。红军在行进中也开展评比模范的活动,例如,在群众家借宿后,能否“完全做到上门板、捆禾草,把地上打扫干净,保持厕所清洁,不随便屙屎,露营时掘厕所”成为评判标准,“进入宿营地时,要向群众做宣传,出发时要向群众告别”。但过草地时的夜宿,却使红军付出了许多生命的代价。聂荣臻元帅在回忆录中写道:过草地那些日子,天气是风一阵雨一阵,身上是干一阵湿一阵,肚里是饱一顿饥一顿,走路是深一脚浅一脚。软塌塌,水渍渍,大部分人挺过来了,不少人却倒下去了。
 
草地净是泥泞渍水,一般很难夜宿。行军到了傍晚,往往要找一个土丘、河边、高地,比较干一点的地方宿营。如果找不到比较干一点的地方,就只好在草地里露宿。怎么露宿?或者就地而卧,或者坐着打盹,或者背靠背睡一会。女同志往往两人依偎在一起,这样还暖和一点。若有块油布用树枝架起遮挡风雨,就算是很好的条件了。有时晚上风雨交加,用树枝架起的油布,既遮不住风雨,也挡不住寒冷,就会在风雨淋浇之下熬过一夜。在草地里露宿还担心睡着后,跌倒或滚到深水泥沼里去,这样就没命了。因此,有时几个人轮流“值班”,以免发生不幸。
 
但是,夜晚太冷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往往会看到草地上长眠着一些战士,甚至是跟自己背靠着背休息的战友。红1军团有一个班,就是这样整整齐齐地两人一组,背靠着背,怀里抱着枪支,像熟睡了的样子就再也没有醒过来。红一方面军有个收容队。过草地,每天都有掉队的。当时既无医院,又没那么多担架,完全靠每个伤病员拄着棍子,尾随着部队走。每天掉队的有三四百人,其中大多数都能跟上队伍,但也有不少同志跟不上。
 
晚上露宿时,掉队的同志三五人一伙背靠着背休息。第二天,收容队同志去叫他们时,一摸身体已完全冰冷僵硬,他们就以这样的“睡姿”离开了这个世界。特别是快走出草地的最后两天,像这样静静长眠在草地的成片成堆。据史料记载,大约有1万多名红军战士长眠于此。
 
在沿途采访中,除了时不时遇见媒体同行,记者见到最多的也是从全国各地赶来参观的游客。来自重庆的重走长征路的几位“驴友”,经常每天搭车10余小时,颠簸在崇山中的土路上。他们往往背着现代化的帐篷、防潮垫等装备,走到一处,累的时候就支起帐篷小睡一觉。至于普通的游客,则选择更加舒适的酒店。如今瑞金红色旅游旺季时的酒店常常是人满为患。
 
传播 用“树叶”代替“纸”创办“战地快报”
 
红军长征人数数万,这是一支蜿蜒而行、前后长达几十里的庞大的队伍。在现在的条件下,宣传问题可以利用报纸广播等手段解决,信息可以用电话手机等联络,那行进中的红军当年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其实在长征前,红军就在缺少纸张和没有印刷条件的情况下发明了一种能宣传和传递信息的报纸,即“叶报”。
 
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万大军,任命江西省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围剿总司令,任命号称“铁军”的国民党军第18师中将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采用“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发动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面对强敌的进攻,毛泽东运筹帷幄,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战术,1930年12月30日,红军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在龙冈全歼国民党军第18师师部和两个旅9000余人,活捉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张辉瓒,给敌人以致命打击。
 
毛泽东在其庆贺该次战役胜利的军旅诗词中,特意写了“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一句,以此凸现红军活捉张辉瓒的重要军事和政治意义。而广大红军官兵及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更对活捉张辉瓒感到异常兴奋、拍手称快。于是,红军部队中众多宣传员皆争先恐后地想把活捉张辉瓒、取得龙冈战役胜利的特大喜讯迅速传播出去。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国民党军队长期的严密封锁,当时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根本买不到纸,没有“纸”怎么印刷成“报纸”来宣传红军取得的战果?能否选用其他材料作载体宣传红军取得的战果?当时红四军一位名叫郭小才的宣传员灵机一动,产生了用“树叶”代替“纸”作载体,创办“战地快报”来宣传红军战绩的念头。于是郭小才很快从房东家中的柴堆里挑选出许多张又大又厚的油桐树叶,用毛笔在油桐树叶上写下“活捉张辉瓒”这一特大军事新闻,然后以“战地快报”的形式发送到周围部队官兵及根据地人民群众手中。这种选用特殊材料作载体的“战地快报”发行出去后,红军官兵及革命根据地群众亲切地称其为“叶报”。
 
通信兵背着
 
大捆电话线选点架线
 
长征中,红军除利用《红星报》和其他原有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外,还利用沿路写标语的形式。红军在路上创作的最大标语当数四川省内通江县境内的“赤化全川”的标语,单字高5.9米,宽4.9米,整幅字面积达近300平方米,离地面15米,在当地老百姓的保护下,该标语至今仍存在。
 
除了宣传,红军在行军中传递信息也是一个问题。当年红军在长征中,很多信息都需要人工传递,而只有军团与军团之间才使用无线电台,在军团和下级部队之间有使用有线电话的,有很多都需要通过通信员人工传递。通信兵往往要背着大捆的电话线在司令部前面选点架线。
 
红一军司令部共有三部电台,其中一部是专门侦察敌台的。当时红军在侦听和破译国民党内部的电讯方面是很成功的,往往国民党的部队还没收到电文,红军却已得到。根据红军自己掌握的情报,国民党军队从未截获过红军的电文。
 
在“一苏大”直播过程中,不少游客被这种新的长征传播模式吸引过来,一些游客甚至放弃了讲解员的介绍。
 
在听的过程中,还有不少游客拿起手机,在“朋友圈”中对法晚直播进行“直播”。
 
此次重走长征路活动,法晚新媒体利用微博、微信、网站几大平台进行直播报道进行传播,还在UC头条、腾讯天天快报等移动客户端针对长征革命老区进行定点推送。可以说,传播手段之变化,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

责任编辑:何志斌

为您推荐

张斌:南非世界杯开启转播新时代 付费电视遇挑战

记得四年前传媒学者在盘点德国世界杯赛传播的时候,得出过一个有趣的结论。专家认为,球迷分享世界杯赛时的最佳身体姿态仍然会是后仰式(坐在沙发上),而前倾式(扑在电脑前)还不能成为主流,结论显而易见,电视仍然是世界杯赛最为重要的传播手段。似乎没有理由去质疑专家,但是有一个小小的背景容易被忽略,四年前做这一研究的学者们来自澳大利亚,他们与遥远的欧洲会有8个小时的时差,大多数时间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分享比赛,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常识,子夜时分,还是躺着看球舒服一些,电视与新媒体较量自然可以轻松得胜。四年过后,时差依旧,新媒体较之以往,异常澎湃。国际足联上周有些失望地宣布,南非世界杯赛总共400万张球票之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