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香港交易所收市之后,腾讯控股的股价收盘于210.20港元,市值达到19898亿港元,而中国移动的市值则为19667亿港元。腾讯市值首次超过中国移动,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虽然腾讯不是中国移动的直接竞争对手,多年来关于两家公司的话题却从未停止。一方面,腾讯微信等业务对于运营商的传统业务的确具有替代作用,腾讯对于电信行业的渗透一直让运营商心存忌惮。另一方面,腾讯的高速发展与传统电信业的萧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腾讯市值超越中国移动时,这种差异似乎被无限放大。
事实上,2016年上半年,腾讯的营收和净利均不到中国移动的1/3,论体量,腾讯远逊于中国移动,但腾讯接近50%的高速增长,却是中国移动远不能及的。毕竟,市值代表了人们对于公司未来的预期,而腾讯在营收和利润都远不及中国移动的情况下,市值实现反超,恰恰反映出两家公司“未来增长潜力”的巨大差异。在笔者看来,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创新能力、商业模式以及行业趋势。
创新为本:体制改革应继续深化
之所以把创新能力放在第一位,是因为笔者认为,在如今这个年代真正决定企业未来的恰恰是这一点。
多年来,以语音和短信为代表的传统电信业务增长乏力,运营商一直寄希望于寻找新的增长点。行业内研发能力最强的中国移动则首当其冲,还专门成立了互联网公司、物联网公司等专业的子公司。中国移动在体制上的一系列改变,的确令其内部创新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与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公司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在面对最具增长潜力的互联网市场时,运营商时常被诟病缺少互联网基因。就体制机制而言,在互联网业务创新方面具有先天的不足。比如,薪酬体系无法吸引和留住创新型人才,传统的管道业务的思路管理创新业务,过于庞大理性的制度流程无法产生偏执专注的业务等等。
近些年,运营商也的确做出过一些互联网产品,但是,在产品研发速度上与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相去甚远。中国移动的飞信与微信的竞争就是最直接的例子。这反映了运营商在面对互联网创新时的决心与压力是不足的。运营商给予研发创新的资源、团队的精神状态,与互联网公司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做管道还可以躺着赚钱,为什么还要拼命去创新呢?
商业模式:打好流量生态牌
除了创新能力的不同,在商业模式上,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也有很大的差异。运营商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流量、语音和短信。而互联网公司的收入来源则要广泛很多,其商业模式更加丰富与灵活。
腾讯2016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其上半年实现营收676.9亿元,同比增长48%;净利润199.2亿元,同比增长40%。腾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针对2016年第二季的财报表示,“第二季度,腾讯旗下的平台和业务均保持了稳健增长,包括社交和媒体平台、游戏、数字内容、广告和支付服务等。”
腾讯官方对第二季的财报给出了解读:由于虚拟道具销售增长,数字内容订购服务更受欢迎,使得社交网络业务收入保持强劲增长;个人电脑游戏收入取得高个位数同比增长;就智能手机游戏而言,同比增长114%,来自主要玩家对战游戏的贡献增加及新的角色扮演游戏的贡献;腾讯视频播放量增加;地区性广告商可使用腾讯的广告自助投放平台购买三四线城市的微信朋友圈定向流量,腾讯也增加了新的广告形式,例如QQ空间的多图轮播。
不难看出,腾讯的收入增长来自整个生态。而反观运营商,收入的来源基本是通信服务。事实上,流量正逐渐成为运营商最大的收入来源,而流量经营为运营商提供了创新商业模式的土壤,而究竟能否做好流量经营,还要考验运营商自身的能力。
行业趋势:电信业要更加开放
腾讯的市值超越中国移动,可以被看作是互联网公司对于传统公司的一次超越。而这样的趋势并非只发生在中国,在美国资本市场早已发生了。十多年前,美国股市的市值前三名还是通用电气、埃克森美孚、富国银行这些传统行业巨头,如今已经换成了苹果、Alphabet(谷歌的母公司)、微软等技术公司。
相比充满壁垒的电信行业,互联网市场更加开放,没有了垄断的庇护,互联网企业在竞争中爆发出无穷的活力。同时,在这个开放的市场,用户有更多的选择权,用户有权力去选择像微信这样更好的应用,用户有了机会迈到电信围墙的外面。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商对于移动产业链的主导权也就丧失了,逐渐只能沦为通信管道,其本质与水厂、电厂其实并没有大的区别。
财报显示,中国联通上半年实现营收1402.6亿元,净利润14.3亿元;中国电信上半年营收1768.28亿净利润116.73亿;中国移动同期的营收为3704亿元,净利润606亿元。除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利润和流通市值方面,都已被腾讯远远甩在了身后。近几年,互联网公司高速增长,运营商增长乏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好在运营商已经看到了自身的危机,三大运营商都已经开始布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数字内容等领域,谋求新的业务增长点。而运营商要想重获青春,还需要在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上向互联网厂商多多学习。
责任编辑: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