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在工业、农业、制造业等多领域落地,国际科技巨头,如微软、高通、Facebook等均在该领域部署人力、物力,期望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先机。不久前,全球首台人工智能电视在北京正式落地,随着语音识别、机器视觉等弱人工智能与家电产品的融合提升,困扰家电业智能化发展的坚冰有望就此打破。
破冰家电智能化
近三年来,互联网企业和家电企业联手将智能家电这一概念推至风口。
以阿里巴巴、乐视、PPTV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盯准了智能家居市场,并试图以彩电为突破口打开这一市场。互联网企业依靠自身的内容、平台优势和“粉丝营销”等模式,在家电领域中博弈出一片“蓝海”。面对互联网企业的“步步紧逼”,家电企业自然不能“束手待毙”。创维、TCL、长虹、海信等彩电生产商奋起反抗,纷纷发布智能电视、云电视,提前布局互联网,抢占客厅入口。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发展,家庭互联网体系格局开始趋于完善,互联网企业和家电业均意识到自身的“短板”,二者“联姻”的局面开始频频呈现。如阿里携手海尔、小米入股美的,腾讯合作长虹等。整合双方优势、技术,推动家电智能化发展成为了互联网企业和家电业的发展共识。
站在宏观层面观察,智能化转型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制造业发展趋势,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核心所在。但同欧美、日德等国相比,中国智能制造产业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据统计,目前仅有16%的企业进入到智能制造应用阶段,52%的企业其智能制造收入贡献率低于10%,超过90%中小企业因缺乏融资等渠道导致了智能制造程度低,且升级成本抑制了企业发展需求等。
长虹、海尔、美的是目前家电企业中智能化水准较高的代表。以刚刚发布人工智能电视并签约ABB进军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长虹为例,近几年来这家企业推出了一系列CHiQ智能家电,其中包含有白电、黑电两大品类。通常来说,白电智能化难度要远高于黑电,很多白电生产商在家电智能化问题上也是“观望、学习大于自主创新”的态度。然而在CHiQ智能家电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长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例如人体状态感知技术、云图像识别技术、智能冷量分配技术、ETC智能识别技术、SAW全天候自控技术等。
据长虹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家电智能化上一路领先、持续突破,一方面要得益于军工背景,多年来的生产制造经验为长虹沉淀了人才、技术等优势;另一方面要归功于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作为本土行业第一家建立大数据中心的企业,长虹同样是第一家建立智能研发、智能制造、智能交易平台的家电企业,拥有人才和技术的长虹,搭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化、智能制造等“武器”后,动作自然总快上同行一步。
引领家电智能化
人工智能将会给家电产业带来哪些变革?
家电观察人士认为,人工智能和家电业内的显示技术、画质技术等“技术问题”截然不同。人工智能更多则是简化人与设备的交互方式,并通过设备自学习、自升级等功能更好的适应于人。另外,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探索绝非一朝一夕,需要有一个循循渐进的发展过程。
“交互是人使用设备的需求本源,人工智能则是让人机协同回归到最简单的环境下。目前几大主力家电品牌中,显示技术、画质技术、大屏技术均不相上下,人工智能在家电产品上的落地,打开了家电智能化的思考视角,这些思考将有助于推进白电智能化发展等。如人工智能电视,在硬件配置和基础参数上,如画质、音质、内容等,这款产品均与当前主流高配不相上下。其核心卖点在于人机交互,30米距离内支持自然语音交互,设备可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反向分析,自学习、自成长为用户精准推送节目等,这些是普通智能电视并不具备的功能。从使用者角度来看,这些功能都是看电视时频率最高、交互最密集的刚需,因而人工智能电视容易被市场接受。”该专家称。
据了解,长虹人工智能电视基于自主研发的Ciri+语音平台,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高效语音交互协同和机器语义识别与理解,这台电视语音识别率达到97%,语音整机覆盖率50%,人与电视机开放式的自然语音交互距离为30米,在家庭中的任意角落都能够以自然语音同电视交互。同时,基于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做出逻辑判断——电视可以知识储备、大数据分析和采集、自成长。
长虹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展华益表示,公司从2012年开始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工作,先后在传感器模组开发应用、语音识别芯片开发应用、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及应用、机器视觉(人脸识别等)技术研发应用、工业机器人及工厂自动化技术研发及应用、家庭服务机器人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有较多的成果转化和商业运用,上月底首款人工智能电视就是成果转化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长虹的Q3T电视自上市起便一路看涨,超高的产品性价比迅速赢得了市场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在今年彩电业整体销量下滑的大背景下,长虹Q3T不降反升,成为了行业最为热销的爆款,上市至今仅数月时间销量便超过10万台。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院长助理、智慧家庭研究中心主任梅晓春认为,从智慧家庭产业长远发展看,很多相关产品其实已经迭代到第二代甚至第三代。高喊“大数据”、“系统化解决方案”口号式的智能家居,与用户心中仅仅是装个APP即“智能化”的老印象相距甚远,甚至让人尴尬。家电智能化不一定高大上,但务必要实用,解决用户小的、单点需求、常见需求的,就很容易被大众所接纳。
“不仅家电领域,人工智能在医疗、养老、健康、安防等领域也是如此,解决人和设备交互过程中最常见、最频繁的过程,并且简化这个过程,就是解决用户刚需。”梅晓春表示。
目前,以深度学习为主要标志的人工智能正在迎来第三次伟大复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拥有了真正的大数据,超级GPU服务器和类脑芯片技术等。随着我国在视觉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的持续技术突破,以及弱人工智能行业需求的拉动,人工智能有望快速渗透到家电领域内,并推动黑电、白电智能化快速发展。
为您推荐
【天极网沈阳12月13日消息】经常自驾旅行的朋友有福了,长虹移动电视DVD产品P703T终于闪靓登场三好街,以后你就可以在车里在田间,收看电视,收听广播,看DVD大片,安逸喽安逸喽。
一台国产25英寸电视利润仅有20元到30元左右,但长虹研制成功的一块芯片可让整机利润增长3倍。长虹昨天宣布,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芯一号”数字自动会聚芯片打破国际技术封锁,并进入整机批量应用阶段。长虹技术中心副主任张恩阳介绍,目前全球仅有2家公司具备这类芯片的设计生产能力。一块芯片国际售价在10美元左右,而长虹成功开发出来的同类芯片成本下降至10元人民币。“虹芯一号”不仅结束了该类芯片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而且使国产彩电企业利润成倍增加。据了解,数字自动会聚芯片主要应用于传统显像管、投影类电视,可以自动跟踪、识别电视信号红、绿、蓝三基色。张恩阳透露,分别命名为“虹芯二号”的数字智能遥控芯片、“虹
“长虹研制成功‘虹芯一号’”之后,昨日再次从四川长虹获悉,其第一块自行开发的“虹芯二号”智能遥控芯片也开始投入规模生产。据长虹技术中心副主任张恩阳介绍,长虹第一块自行开发的“虹芯二号”智能遥控芯片也已开始投入规模生产。同时,获科技部863计划专项资金支持的“虹芯三号”网络数字音视频处理SOC芯片和“虹芯四号”数字高清图像自动处理专用芯片,均已进入仿真测试、流片(用光技术在晶圆上刻蚀电路的工艺)制造阶段,并将陆续运用于整机生产。事实上,芯片突破几乎是国内所有彩电企业的梦想。此前厦华曾推出“炎黄一号”和高清电视显示器控制芯片,海信也发布过中国第一块正式产业化的自主知识产权数字电视芯片“信芯”,海尔
3月21-23日,第14届广播电视展(CCBN展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此次展会盛况空前,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参展商。记者在现场看到,国内企业在此次展会上出尽风头,四川长虹展出的DVBS、DVBP等全新数字电视网络产品更是受到中外客商的广泛关注。据了解,九十年代末期,为抓住广播电视领域从模拟到数字技术革命所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长虹全面进入数字电视机顶盒、数字电视应用系统等领域。长虹集团旗下的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集营销、研发、生产制造于一体的独立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有线、卫星、地面波数字电视机顶盒产品和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应用系统等。公司具有国际领先的数字产品研发能力和年产300万台数字机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