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电影,噱头还是趋势

2016-08-05 09:32:07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张晶晶热度:

一对恋人,他们各自拥有一副高科技眼镜,戴上眼镜后,他们同时进入了一个虚拟世界,却去往了不同的虚拟空间。女孩去到了这个虚拟世界的深层次空间,跳过许多浅层次空间。女孩想要回到上一个空间,必须由停留在浅层次空间的男孩亲手将深层次空间的她杀死。周而复始,杀女孩——成了这个男孩的惯性。当他们同时回到真实世界时,依照惯性,男孩杀意再起……”
 
这是由优酷、数字王国和易星传媒一起打造的VR短片《黑童话》的故事主线,男主角由影星黄晓明担任。这部五分钟的短片从筹划到拍摄仅三个多月的时间。
 
在经历了硬件大战和喊了很久的“内容为王”之后,VR影视终于迈开了自己的脚步。
 
就在刚刚揭晓的首届亚洲新媒体电影节上,中国首部VR电影《活到最后》荣获“最佳VR短片”大奖。这是继今年第69届戛纳电影节之后,VR技术又一次亮相国际范围的大型电影节,意味着VR电影逐渐走进主流电影人和媒体人的视野。
 
天生娱乐
 
VR影像的发展,最初起步于视频游戏。
 
7月28日8点30分,上海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提示最高气温可能会突破40℃。但这并不妨碍游戏迷们的热情,一早就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入口处排起长队,不想浪费一刻享受2016 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简称CJ)的时光。
 
7月30日,展会第三天,入场人次创下历届单日之最,首次突破10万,达10.8万人次,比去年同日增长2.7万人次。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几乎各家AR/VR展台前都大排长队,无疑,不少游戏迷是奔着AR/VR去的。而且本届ChinaJoy连续3天举办全天候VR论坛,这还是第一次。
 
为一家游戏厂商担任ShowGirl的小C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这样的状况几乎持续了整个展会。“如果说以前大家是来看ShowGirl的,那今年还真不是,来看VR的比看我们的好像要更多。”体验后游戏玩家们使用最多的词也是“太逼真了”“特效炫酷”等评价。
 
目前视频游戏领域是VR影像需求最为强烈的部分之一,尽管真正的引爆点尚未到来。“从硬件出货量来看,业界大牛都认为还没有到一个引爆点。但是Pokémon Go的横空出世,让大家充分相信AR/VR领域完全可以凭借内容先于硬件市场引爆。”天使投资人司涛在采访中分析说,“AR/VR属于人机交互的领域,这先天与游戏基因相契合,在娱乐相关领域内布局,是目前普遍被看好的抢先点。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内容上的大量需求,VR影像创作和生产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至关重要。”
 
内容为王
 
根据《中国VR行业研究报告》,目前国内的VR产业发展集中在硬件设备领域,各种硬件产品层出不穷,与之相对应的是内容的极度缺失。VR产业如果希望取得长足发展,离不开具有一定IP资源、互动性强且游戏设计经验丰富的大型游戏开发团队。换言之,VR产业链中内容供应方尤为重要。
 
“内容为王”是继“元年”之后最常见诸于AR/VR相关报道中的口号式的关键词。越来越多的传统内容生产者开始思考,AR/VR到来,内容创作上究竟要发生哪些转变。
 
在收到这个问题后,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自由编剧李东野很快发来了一篇名为《初级VR内容创作者的终极指南》的文章,其中指出,VR与传统媒介最不同的一点在于,它提供一种沉浸式的体验,甚至与虚拟世界发生互动。
 
“观众不再是单纯的观看者,而是故事其中的参与者。”东野分析说,“显然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在目前的电视电影上实践的创作技巧规则,并不完全适用于AR/VR领域,毕竟其呈现的是一个360度立体的世界,而且观众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的。”
 
该指南提出VR创作首先要做到的是让用户放松,然后是吸引或者放弃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最终提供一种沉浸式的存在体验,真正让用户存在其中。
 
“显然对于这样严重依靠技术生产体验的领域来说,撇开技术来谈内容创作是不现实的,毕竟现在大多数VR设备戴30分钟就会晕眩恶心。我觉得无论是现在或者未来,对于内容层面的创作来说核心要叙述一个好的故事是不会变的,但对于全景世界的创作、观众注意力的引导以及沉浸存在感的创造上,需要更多的琢磨。”
 
挑战传统
 
如果未来走进一家影院观看VR电影,或许会被要求选择你要在虚拟世界中成为谁。爱得死去活来、人生跌宕起伏的男女主角?还是帅气多金、美丽痴情的男女二号?抑或身居幕后、冷眼观察一切的旁观者?
 
新事物总是让人充满想象力,可以说,VR为影像行业从业者提供了不设边界的想象空间。虽然目前仍然面临技术以及成本上的高门槛,但这并不妨碍去设想未来的一百种可能性。
 
人们之所以喜欢看电影,正是因为可以在声画中体验和感受各种不一样的人生。而VR技术的诞生与发展显然可以将单纯地观看进化为互动式的沉浸体验,这显然要比以前过瘾多了。以至于不少悲观主义者已经开始担心VR世界是不是会如同鸦片般让人难以自拔。
 
《黑童话》主创、优酷土豆BG联席总裁魏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VR技术的实现会将这种电影带来的“替换人生”的幻想加速实现,将体验推向极致。
 
“现在的VR内容制作者,不管是影像制作者,还是游戏制作者,都会遵从一个新的互动标准,创作者必须洞察这样的变化。只有给人最大的自由才能得到最大意义上的传播体验。”他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担忧,“搞不好就乱了!因为你可以做任何人,只要这个人(的VR模型)能被提取出来,拥有了数据、思想、角度,你就可以成为这个人。”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VR技术及影像在自己看来更适合应用型的场景,比如主题公园、角色扮演、极致体验等,但与电影的先天基因并不相符。
 
“我觉得VR对于电影的价值不大,电影是一种供观赏的艺术品,不需要互动体验,而且像唯美的爱情电影也不需要绚烂的特效。如果要在电影中使用VR,那么更多的是体验,自己感动自己;这和电影中被故事感动是不一样的。”
 
在技术层面,陈少峰指出,相较于需要头盔的VR体验,自己更看好不需要头盔的在线空间型体验。他介绍说,目前已经有基于Wi-Fi技术的在线式VR体验,用户无须佩戴任何辅助设备,即可享受裸眼VR。

责任编辑: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