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两会,45位广电界政协委员说了啥?

2016-03-16 16:25:07来源:DVBCN 作者:DVBCN主编 李远东热度:
2016年的两会已经落下帷幕了,45位新闻出版广电界代表都说了啥?
 
先看看这一届两会新闻出版广电界的45位政协委员:
 
1、万捷: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2、于芳:播音指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首席播音员
 
3、马利: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
 
4、王求: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党组书记、台长
 
5、王涛: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裁
 
6、王国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
 
7、王庚年:现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分党组书记
 
8、韦建桦:中共中央编译局原局长
 
9、卞晋平:现任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10、艾克拜尔·米吉提: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主编
 
11、龙新南:新华通讯社副社长
 
12、卢世琛: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编审
 
13、白岩松:央视主持人
 
14、冯丹藜:湖南省侨联副主席、香港新青年出版社董事长
 
15、邬书林:曾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16、刘春:原搜狐公司副总裁、搜狐视频首席运营官;原凤凰卫视执行台长
 
17、刘越:中央纪委驻新华社纪检组组长,新华社党组成员
 
18、李从军: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19、李东东: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
 
20、李国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
 
21、何建明:作家出版社社长
 
22、何崇元:人民日报社副社长
 
23、沙博理:美裔中国籍翻译家和作家
 
24、沈鹏: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25、张丕民:原广电总局副局长
 
26、张秋俭: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27、张晓林:《求是》杂志社总编辑
 
28、张海涛:原广电总局副局长
 
29、张德修: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总编辑
 
30、陈俊宏: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31、欧阳常林:湖南电视台台长
 
32、金学锋: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驻会副主任
 
33、周锡生:新华通讯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
 
34、郝振省: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
 
35、聂震宁: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
 
36、唐宁:人民日报社内参部主任
 
37、黄友义: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总编辑
 
38、黄书元:人民出版社社长
 
39、黄扬略:深圳报业集团社长
 
40、黄国柱:解放军报社社长
 
41、崔大庸:济南市政协副主席、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42、韩三平: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
 
43、程蔚东:浙江广电集团总编辑
 
44、舒安娜:郑州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郑州市政协副主席
 
45、翟惠生: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张海涛:县级广电内容建设要走“本土化+市场化”之路。
 
县级广电现在生存很困难,但是它们却担负着提升国民素质、文明程度的重要责任。如何解决它们的生存困境,让它们发挥好宣传主阵地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补齐短板,那么精神文明建设的短板在哪儿呢?从广电行业来说,短板就是县级广电业的节目内容建设。从硬件方面来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多年实施的村村通、户户通,使老百姓听广播、看电视不再难。但是在软件上,也就是节目内容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县级广电内容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卫视频道覆盖天衣无缝,县一级广电生存空间已经非常小了。县级广电业担负着提升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落地的重要责任。解决方案就是走“本土化+市场化”的路子。去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成立的节目交易工作委员会,就是搭建全国性的节目交易平台,让全国市县电视台通过市场交易提升节目质量,降低播出成本。
 
 
王庚年:媒体领域也要进行“供给侧”的改革。
 
面对传播格局、舆论环境的变化,传统媒体哪些问题亟待解决?面临着哪些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是“媒体大国”而非“媒体强国”,需要对于媒体进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规模融合,实现现代转型。我国媒体目前的现状是“多而散、小而全”,大多都是单一的媒体配置。无论是广播、电视、报纸,都是分为四级——中央、省、市、县。计划经济带来的这种分级、行政的媒体格局需要改变。需要上下齐心开始,来整合资源,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真正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媒体发展之路。如何尽快地转型?要走集团化、综合化之路——以综合媒体、融合媒体发展为方向,改变单一媒体、手段的模式,整合资源、推动动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无论是党媒、商业媒体还是自媒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需要广泛覆盖、形成合作,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的受众。比如《人民日报》,可以通过兼并其他的报业,形成雄厚的报业集团;比如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完全可以通过更多地与地方台合作,来打破目前行政的、分级的现状,形成纵向的资源整合。而在此过程中,要解决的是,如何实现不同所有制产权整合,打造媒体形态融合与媒体产业融合?如何贯通事业和产业两个机制,建立现代媒体企业制度? “‘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需要沿着这个路子逐步推进。而目前我们离最基础的品牌化还有一段距离。”王庚年委员指出,如何打造体现自己独特价值、风格和气度的品牌?如何实现同一品牌向多终端、多平台的延伸?如何构建一条多媒体业务链……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欧阳常林:如何推进广电制播分离机构的供给侧改革。
 
随着制播分离成为行业趋势,社会制作机构已发展为影视内容生产的主力军。全国政协委员欧阳常林建议,通过强化平台创新孵化功能,推进机构特色定位、产品创新升级,优化配置供给、分类引导产能,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推进广电制播分离机构供给侧改革。围绕习主席关于党的文艺与新闻舆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求,聚焦“十三五”规划实施和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供给侧性结构性改革,当前影视行业需要重视以下问题:(1)节目同质化严重并过份依赖引进模式与明星资源。媒体平台在注重节目收视和广告招商效果的过程中,出现了部分综艺节目模式化,模式节目日趋明星化的现象;(2)产品哄抢资源,制作成本疯涨。由于各大卫视以明星真人秀为主战场展开综艺竞争,“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明星出场费在不断刷新,甚至出现了明星单季收入过亿,平均日收入过五百万的天价。同时也导致电影和电视剧的明星薪酬大幅提升。产品成本急剧增加带来的高风险高门槛使得二三线卫视做不起节目,制作机构举步维艰;(3)收视绑架平台,平台绑架制作。面临激烈竞争和生存压力,平台被收视绑架,收视被模式和明星绑架,制作机构被平台绑架的现象几乎成为了行业新常态。平台运营和节目制作成本都靠广告买单的商业模式,又造成平台和制作机构承诺收视保障,甚至要签下收视对赌协议,这样难免有人不择手段地对收视率进行作假。某些成本过高的“现象级节目”背后,已存在收视虚假,广告虚高,创新虚脱的问题;(4)创新成为躺倒在引进模式上的僵尸。由于平台沦为引进模式的搬运工,制作机构成为代工厂,知识产权保护疲软,山寨流行,本土原创乏力的问题日趋严重。欧阳常林建议通过强化平台创新孵化功能,推进机构特色定位、产品创新升级,优化配置供给、分类引导产能,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举措,推进广电制播分离机构供给侧改革:强化平台创新孵化功能;推进机构特色定位产品创新升级;优化配置供给,分类引导产能;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白岩松:新书在出版半年内不能低于八五折或者八折来销售
 
刘春:对电影行业等应加大笔墨,要避免将“双创”运动化
 
王国庆:媒介素养列入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件
 
韩三平:今年内地票房料达600亿元
 
张丕民:改革与开放是电影发展的重要动力
 
于芳:狠抓落实垃圾分类
 
万捷:降低艺术品税率 助更多文物“回家”
 
周锡生:大数据的价值在于“数据”而非“大”
 
冯丹藜:加强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交流
 
邬书林: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学术话语权
 
李东东:报媒不单指报纸,还包括报业集团生产的各种媒体形态的产品
 
朱灵:加大报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扎实培养能够担当重任的新闻专才
 
何建明:文学、文化如何在公共外交当中发挥作用和加强对‘非虚构’作品真实性的把关
 
郝振省:融合发展更应呵护出版权
 
聂震宁:《关于加强网络版权保护,促进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提案》
 
唐宁:建议改造利用三线企业遗址扶助地区脱贫
 
黄友义:“帝吧出征”事件,为大陆青年点赞
 
黄书元:为文化产业发展鼓与呼
 
黄国柱:经济打硬仗 企业是“指战员”
 
舒安娜:普及毽球教育 将其列入2022杭州亚运会
 
评:媒体融合一方面引发了新闻传播业的变革,另一方面改变了既有的社会生态与社会关系,使整个社会的传播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主要从媒介生产自身逻辑的角度来理解媒介融合,关注的是媒介内部空间所关涉的一整套相互关系及其整合,侧重融合而忽略媒介。如果换一个视角,将媒介融合的讨论重点放在媒介而不是融合,就会发现,媒介与技术融合带来的一个结构性的变化,就是原来互相分割的社会交往语境和形态模糊乃至坍塌,媒介产业的霸权地位已经不在,而另外一种形式的融合——社会融合悄然崛起。这将大大拓展现有媒介融合的研究视域,重塑传播观念和范式。

责任编辑:饶军

为您推荐

从手机电视叹电信广电合作

作者:张伟【eNet硅谷动力专稿】近年来,手机电视一直被各方“别有用心”地追捧着,满含赞誉之词,如“手机电视被称为继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继电影、电视和电脑之后的‘第四屏幕’”、“手机电视业务将成为移动通信增值领域的一颗新星”。美国某手机电视开发商也以幽默的口吻说道:“这个世界上只有电视和手机两种东西最流行,我们当然会更看重两者结合——手机电视的未来。”中国是手机数量大国也是电视大国,自1987年开展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到1997年,用户数慢慢累积到1000万户左右,每年平均增加100万户。然而,在此之后的四年间,却爆炸式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第一。据信息产业部2005年10月25

视频点播、直播技术在广电行业中的应用

近期,中国计算机报上发表于的一则新闻《视频直播应用于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其展会间利用Internet视频直播技术手段展示金融展和成就展的宏大现场,实时报道展会信息,提升展会辐射能力。但就我所知其实网上视频直播技术应用于展会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网上直播既有传统媒体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又有互联网按需获取的交互性,因此,这种媒体形式一出现就深受网络用户的欢迎。以流媒体形式出现的网上视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逐渐地由窄带向宽带转移,提供视、音频内容的站点急剧增加,视听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进。互联网上以视、音频服务的核心—流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客观而言,目前流媒体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的

机顶盒租赁与广电数字化业务的发展(上)

1.1产业背景当前,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广播电视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我国广播影视“十五”计划明确提出2003年全面开展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000万户,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国家广电总局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确定2004年为数字化年和产业化年。广电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节目采集、制作、播出、传输以至用户家中的接收设备都必须实现数字化。前端及传输环节数字化投入容易解决,而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用户家中的模拟接收机无论从经济能力还是从技术上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从经济能力上看,数字电视机的成本还非常高,相当部分的用户还无经济

机顶盒租赁与广电数字化业务的发展(下)

上文中我们已讨论了消费型机顶盒租赁的传统租赁属性,现在我们再来探讨机顶盒生产型租赁。从目前福建机顶盒租赁实践来看,其生产型的租赁关系并未确立。香港新世界集团与服务公司之间并没有租赁合同关系,实际上香港新世界集团通过中广媒体公司间接控制了服务公司,而派威公司也是由新世界集团投资,其间也不存在买卖关系。服务公司的身份不是承租方,对用户来说,也不是实际的出租方,充其量是一个代理。机顶盒在目前阶段技术标准未统一的情况下,是缺乏通用性的专用设备,所以机顶盒租赁具有很强的设备投资色彩,但又未充作服务公司的股本。如此模糊的关系不利于企业的规范化经营,不能合理利用融资租赁方面的税收等优惠政策,不利于数字电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