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被认为是推进电信业改革与开放、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促进信息消费的重要举措。如今,虚拟运营商给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带来了不一样的景象,他们在个性化定制资费、流量服务、业务套餐、跨界融合等方面积极创新,在丰富产品和繁荣市场的同时,较好地利用“鲶鱼效应”,促使整个通信市场的经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目前,我国已经有42家虚拟运营商,虚商用户数已超过2000万,占移动用户总数的1.5%。在新增用户方面,虚商用户将近一半。电信市场已经形成主体多元、更具活力的竞争格局。
更值得肯定的是,虚商的发展对通信业落实网络提速降费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以蜗牛移动为代表的虚商开了“流量不清零”的先河。从去年10月开始,三家运营商均实行流量不清零新规。另外,虚商推出的零月租、无套餐等业务也促使基础运营商进一步降低资费并简化套餐。
虽然虚商发展的成效明显,但是,在试点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虚商发展的环境问题。虚商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与基础运营商身份和话语权不对等,导致“批零倒挂”现象存在。今年年初,工信部公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批发价格调整的指导意见》的目的也是希望解决这一问题,该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批发价应低于基础电信企业同类业务的平均单价。二是码号资源分配不均。码号资源是虚商开展转售业务的基础条件。随着各家虚商业务的起步发展特别是一部分企业开始发力拓展,码号资源短缺成为虚商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现行的码号资源分配政策,常常导致发展不好的虚商码号过剩、发展好的虚商码号又不够的现象。
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虚商的市场份额可以达到7%,而目前我国虚商的市场份额仅为1.5%。专家表示,按照正常的发展速度,未来我国虚商的用户数量有望达到6000万~7000万,约占全国5%的市场份额。所以,虚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将大有可为。
眼前,为期两年的试点工作就要结束。在国家更加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和网络提速降费持续推进的环境下,拿到正式牌照的虚商能否摆脱束缚其发展的绳索,克服存在的相关问题,得到更好的发展环境,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