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工智能:阿凡达式云端智能机器人将引领未来?

2016-03-02 14:10:29来源: 热度:
近日,波士顿动力公司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段第三代Atlas的视频,再次引爆了关于智能机器人的话题。无独有偶,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厅里,最新的一期《对话》节目也对人工智能机器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预言家、硅谷头条大王、普利策奖得主约翰·马尔科夫在节目中表示,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并逐渐走进人们生活并开始了商业应用,比如智能语音识别便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这方面,中国甚至已经走在了科技的最前沿。

针对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多在人形机器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长李德毅指出,中国目前并不需要太多人形机器人,而应该研究云机器人,这是大数据认知的一个突破口。“利用云端的形态,记忆认识和计算认知从云上获得,当前的感知、交互认识、行为控制和协调在端上,有自主学习和主动寻求帮助的能力。”李德毅院士对他理解的云机器人这么解释道。

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黄晓庆对云机器人则更进一步地描述了云机器人,他认为这就是他想要努力研发的方向——云端智能机器人。

什么是云端智能机器人,黄晓庆解释,对于智能机器人来说,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操作系统。所以,要实现机器人的智能程度,必须依托于强有力的操作系统来充当机器人的大脑角色。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如果要制造运算能力达到人类水平的机器人,需要一个体积相当于人脑100万倍的机器人大脑,这样大的机器人大脑与身体根本无法匹配。
黄晓庆认为,应该探索一条将认知系统放在云里,身体、驱动、传感器放在机器人本体上,通过移动通信将二者连接起来,实现顺畅操作的“智能云机器人”的道路。

“以这种逻辑之下所制造出的机器人,相当于把一个人脊椎以上的大脑和小脑存在云端之中,相当于现实版的阿凡达”黄晓庆说。

也就是说,未来有一天,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我们可能根本无法区分身边坐的到底是真人还是机器人,在这个意义上的智能机器人,甚至能够问出柏拉图提出的三个经典的存在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在《对话》节目中,黄晓庆等嘉宾认为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将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的不参与、第二次的落后到第三次的跟随,中国参与工业革命的意识和速度在不断进步。目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临界值已经到来。智能机器人,尤其是云端智能机器人,也许是中国对发达国家实现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可以想见,各种人工智能产品将出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或许在不远的未来,黄晓庆们预言的云端智能机器人就会真正来临?

责任编辑:高娟

为您推荐

东方早报:《阿凡达》是电影界“神话”

上海和平影都IMAX厅的售票窗口被网友们形容为“堪比春运”。韩寒在题为《2010年1月5日》的博客里仅用百余字描述了他观影的感受,最后的结论是: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在3D和IMAX的情况下,我给出满分十分。“你‘阿凡达’了吗?”变成了问候语。在美国,“××会是××的‘阿凡达’吗?”甚至已经成了一个用来品评某个事物够不够“革命性”的标准句型。那么,《阿凡达》到底有多不凡?!2009年伊始,当梦工厂动画制作公司的CEO杰弗里·卡岑伯格,将2D电影到3D电影的“进化”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

应给物联网植入人工智能的基因

从09年起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物联网的概念,代表信息化发展方向。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提出的,它的一般定义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