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行业变革加快,传统广电有线网络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用户家庭看电视行为进入多选时代。除传统电视外,互联网电视、IPTV、手机电视和 CMMB 等开始规模占据视频业务市场。在这种视频产业链重构的过程中,传统广电有线网络的视频传输主业遭遇多渠道分流,不再独霸天下,实施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此时,在“互联网+”的引领和指导下,“智慧城市”开始逐步成为已完成互联互通的有线网络的这种发展对象。
在山东威海,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比例达80%,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靠前,有力地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西与山东烟台接壤。总面积579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77平方公里,辖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
自2012年山东省启动智慧山东和2013年住建部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以来,威海市制定了4大建设目标,即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服务社会便民惠民,在多个领域开展了智慧城市项目建设。
威海市是国家首批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建设试点示范地区,也是国家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市和信息惠民试点城市。
相关的主要做法包括:
1)整合部门资源,实现电子政务
威海市共投资1350万元建成电子政务云,敷设98条光纤链路,整合迁移了市直部门机房和服务器设施150多台套。目前已实现200多个部门使用统一技术平台、统一运算存储、统一内外网络、统一互联网出口、统一安全防护、统一运行维护。
2)运用智慧手段管理交通
威海市建成智能管控平台和8个应用系统,整合和实时监控路况事件天气等情况,自动识别重点车辆并报警,每5分钟发布重点路口路段信息,中心城区工作日早、晚高峰路网平均车速提升,路网平均拥堵时间下降。
3)建立智慧城建档案
含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城建档案归档系统、勘察现场数据采集和建设项目流程数据采集系统。覆盖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等6大类、共计13994公里管线数据,已有联网用户24家,累计点击查询6万多次。目前已挂接73个工程的967卷档案,共计96千兆数据。
4)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威海市100%的骨干通信网和100%的接入网完成光纤化改造,城市出口带宽574G,3G/4G普及率达55%,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比例达80%。建立威海云计算中心,并与湖北省云计算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互为灾备中心。
5)实现智慧水务、供电、供热管理
建成供水管线数字化平台和供排水调度指挥系统,与热电、通信、燃气等管线实现信息共享,提供现场数据实时采集、自动报警、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
建成智能供电平台,131万客户实现用电信息自动采集和电费自动核算;开展光伏储能微网、光导照明、节能路灯、智能用电控制、充电桩、居民家庭能效服务六位一体智能供电服务。
建成智慧供热管理平台,全市完成改造安装楼道智能电动调节阀12880个,安装户内温控阀33万个,服务用户30万户,供热机组效率提高35%,节能27.6%,年实现利税7148万元,实现供热计量数字化、节能控制智能化、用热自主化和政府监督网格化。
6)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在4A以上景区普及电子导游、多媒体查询应用,在热点地区设置自助终端60台,整合行业管理及300多家旅游企业信息资源,在8个重点景区实现了语音导游、景点导览和电子票务应用,通过二维码、微信等提供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威海旅游官方微博粉丝超过25万人,微信粉丝超过2.3万人,旅游移动网站访问量超过3万。
7)建设山东省智慧产业园区试点
园区内有省光纤传感重点实验室、省RFI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研发中心33个、院士工作站4个,去年重点物联网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13亿元。去年全市信息产业销售收入1007亿元,软件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17%。
8)开展大数据创新创业大赛
基于部分政府开放数据和市民网信息资源,整合政务、公共和互联网数据,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之间大数据互助共享协作体制,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大数据创新体系,营造大数据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创业氛围。
9)建立智慧社保服务平台
作为国内医保信息化最早实施城市,通过转变人社系统业务集中经办模式,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将各类民生服务真正延伸到街道和社区,惠及全市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险种280万参保人。
10)公交运营管理智慧化
完成智能调度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95%营运线路、86%营运车辆已实现智能调度运行、GPS定位和自动语音报站,通过手机、PC、数字电视提供车次、位置、到站、导换乘查询和最优路线、到站提醒等智能化服务,日均访问超过3万次。新增电子站牌138套,实现公交枢纽电子站牌和视频监控全覆盖。
11)建设智慧社区
按照区-街道-社区-网格4级管理,72个城市社区划分为412个网格自助式健康小屋,已为5万多名市民建立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根据楼宇图,对网格内人口、签约服务人群、重点服务人群等一目了然。依托有线电视,搭建三大信息平台,实现政企民全面互动,已在20个小区示范推广。
上述工作取得了以下的建设成效:
1)整合了数据信息,提升了工作效率
目前,威海市云计算中心已整合市直电政、交警、公交、图书馆等单位的机房、服务器和市直235个政务外网、90个政务网站和40个业务系统,年节省财政资金达千万。
威海市在终端整合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
在语音方面,整合了46条政务服务热线、28条应急热线、600多条行业或企业特服热线。
在视频方面,聚合了社会治安、交通、执法、森林防火等行业的共计2万多个视频终端。
2)有力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从反映信息消费的指标看,2014年威海信息消费规模、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四项指标的人均值,分别高出全国人均1.07倍、2.34倍、1.68倍和1.24倍;阿里公布的中国城市电商发展指数,威海列50位,较经济总量百强城市的68位,提升了18位,说明信息消费已成为威海经济的有力拉动者。
2015年6月,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威海与仁川被选定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截至7月底,中韩海运跨境电商出口业务,海关共验放跨境电商清单78735票、出口总值突破3000万元。
3)建设威海市民网
以市民对政务和公共信息消费为导向,提供账单缴费、户政、教育、就业、社保、住房、婚育、行车、医疗、出行、旅游、文体、居家养老等众多服务内容。到2014年底,市民网已上线1263项服务,其中办事类538项,资讯类725项。
到年底,提供服务1519项,政务类650项、公共类133项、便民类736项。访问量已突破120万次。
2)建设威海12349居家服务呼叫中心
居家服务呼叫中心是威海祥云实业公司和移动于2012年共同投资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整合公共、公益及家政、养老、医疗、维修、导购、房屋租赁、人才招聘、法律、生活百事等10大类100多项公共、公益和有偿服务资源,通过语音服务模式,向居民提供24小时全方位社会化服务。
中心不向服务企业收取加盟费,对市民也不收取服务费,拨打按市话收费。去年,呼叫总量38万次,入网居民21万人,加盟服务企业3千家,上门服务4万次,救助221人,居民满意率达99%。
此外,据悉,上述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威海开展顶层设计、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开展智慧城市合作;而且,还在市域范围内统筹布局,逐步推开。
责任编辑: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