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IP热!广电缺的是IP管理

2015-09-02 15:31:20来源:广电独家 热度:
影视业现在言必称IP,一些机构更是大量抢购、囤集IP。但IP热如果持续发酵,高烧不退,其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产生了投机心理,自认为了买到了好的IP,一切都万事大吉,没有从源头上真正重视IP;二是产生了依赖心理,以为依靠优质的IP资源就可以财源广进,急功近利;三是产生浮躁心态,失去了对优质IP的精心打磨,使原本薄弱的原创能力日益衰竭。
 
有必要让IP回归正常的轨道,对IP进行常态化管理,让IP发挥出稳定的效能。
 
一、IP闭环管理模式
 
闭环管理是一种综合循环系统管理模式,系统内部各部门互相呼应,构成连续封闭和回路,且使系统活动维持在一个平衡点上,职责更为明确。
 
从IP自身的特点出发,IP的闭环管理着重抓两手:一手抓IP的流程管理,一手抓IP的综合管理。
 
1、IP的流程管理
 
对于广播电视台来说,IP的流程管理涉及IP创意、 IP 制作、IP 确权、IP存储、IP授权、IP运营、IP保护等全流程产业链管理。牵涉到节目生产部门、媒资管理部门、法务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节目营销部门等众多单位。
 
对于影视机构来说,同样涉及IP的获取、运营、管理、保护等诸多环节,因此加强流程管理尤为重要,要首尾相顾,加强顶层设计,做到两个打通。
 
一是媒资系统与版权系统打通。
 
当前,许多省级广播电视台大都建有媒资系统以及版权信息系统。媒资系统侧重的是IP的实体文件,所关注的是实体文件的数字化存储、编目、检索。版权信息系统侧重的是IP的各类权利,所关注的是权利的价值和运用。
 
要做到信息共享,就必须把两个系统打通,把版权系统的权利信息注入到媒资系统,串联起节目生产、制作、播出、入库、出库、再利用、再开发等整条版权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为IP的经营、拓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打通。
 
现在很多传统的广播电视台也在做新媒体。但往往是简单地成立一个新媒体机构,或自已制作生产一些内容产品,没有跟传统的生产部门进行紧密配合,效果大打折扣。要使IP真正“流动”起来,就要对IP的生产(获得)部门、管理部门、经营部门等进行统一协调,职责明确,把新老媒体融合成一个整体,真正做到利益与风险共担,激发系统潜能,保护系统内各部门的积极性。
 
2、IP的综合管理
 
从获得的途径来看,IP可以简单地分为自制、外购、委托制作、联合制作、公有领域开发五个类别。广播影视机构IP热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为外购热,特别是对热门网络文学作品的采购上。很多传媒在外购IP上一掷千金,却忽略了IP的后续开发和综合管理,在改编、拍摄、后期制作上粗制滥造,往往造成超极IP的贬值。
 
与国内传媒不同,国外影视传媒机构对IP的取得是以自制为主。美国迪士尼公司就是IP管理和运营的高手,依靠米老鼠、唐老鸭等原创动画形象,不断拓展IP价值产业链。创造了史上最成功的主题乐园以及系列经典衍生产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迪士尼非常善于对进入公有领域的IP进行开发运营,包括中东的阿拉伯神灯、中国的花木兰、北欧的美人鱼等。这些流传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与人物,本身就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且不用支付故事原创者的版税。因此而成为迪士尼取之不尽的优质IP资源。
 
如何获得优质的IP,最关键是要加强对IP的综合管理,不能只凭外购一条腿走路,从企业成本运营的角度考虑,有时通过自制、联合制作、公有领域获取等形式更为靠谱。
 
二、IP生态管理模式
 
随着IP自制水平的提高,加强对自制IP的管理也提到了相关机构的议事日程。笔者认为借助新型的生态管理模式不失为一种好的管理办法。自制IP作为广播影视传媒机构的战略性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同样应走生态化管理和发展之路。
 
1、IP产品设计生态化
 
IP生态管理要从源头抓起。优质IP在产品设计创意阶段就要把好主题关,创意设计应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主流价值和时尚表达相结合,二是严肃内涵和快乐形式相结合,三是高端品质和草根情怀相结合。
 
2、IP内容制作生态化
 
如果说在产品设计阶段要注重“低污染”生态,那么在产品制作阶段就要注重“低消耗”生态。当前,影视节目制作费居高不下,许多产品动辄过亿元。高能耗、高投入并不等于就有高产出、高收益。节能降耗,低投入高产生才是生态化管理之路。特别是对于事转企的广播影视集团来说,加强成本意识、预算管理已刻不容缓。
 
除了在管理制度上进行完善外,借用当前流行的大数据、云计算系统来降低成本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云计算能使资源的利用率较之传统系统大幅提升,因此用户可以充分享受“云”的低成本优势,以好莱坞电影特效制作为例,云计算能让各工作室之间实现同步协同办公,以往一部时长2小时的电影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特效渲染,而通过云计算服务只需不到一周时间,并可以节省40%的成本。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影视机构必须把握先进的传播技术,以新技术驱动媒体转型升级。目前,湖南卫视等一线省级卫视正在与相关云服务公司进行商洽与合作,积极打造自主的“私有云”平台,建设“公有云”数据中心,更好地提高效率,节能降耗。
 
3、IP资源开发生态化
 
目前,国内影视传媒对知识产权的运用方面应该说还处在“初级阶段”,而国际大型传媒在IP的开发上已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开发之路,有以下两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⑴循环开发,打造品牌
 
美国福克斯等公司在IP开发上注重品牌的打造,对优质IP进行长期经营,善于挖掘并实现IP资源的最大化。《越狱》以周播剧的形式,不光拉长了观众的收视期待,也拉长了IP系列产品的热卖周期。《24小时》从2001年首播至今已播到了第10季,依旧热度不减。而有选秀节目鼻祖之称的《美国偶像》已播出了14季,通过出售节目版权和制作模式,以及大量衍生品开发,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经济学研究表明,优质IP一旦打开和占领市场后,经过长期的品牌运作和循环利用就能以较少的支出获得巨额的回报。因此,美国影视公司通常的做法就是精心打造一部好的电影、电视剧、或综艺节目后,想方设法延长受众的关注度,让好的IP产品在伴随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成长的同时,源源不断地获取IP开发带来的可观收益。
 
⑵授权开发,打造产业链
 
美国时代华纳公司作为一家跨国娱乐传媒巨头,拥有哈利波特系列、黑客帝国系列、超人系列、蝙蝠侠系列等众多优质IP资源。公司经过不断的重组、兼并、收购等资本运作,在IP资源开发上,已构建起来涵盖电影、电视、家庭互动娱乐、动画、音乐、杂志出版等完整产业链。
 
作为集团下属子公司,各产业链之间分工合作,互为补充。华纳电影为有线电视频道提供丰富的内容,同时也获得了广阔的播出渠道,而HBO也会制作一些低成本影片,也会先在院线播出;有时公司的电影会以好书为题材,同时又通过电影的强大号召力来促进书籍以及相关杂志的发行;电影中的音乐离不开唱片公司的精心制作与包装,而电影的放映又会带动音乐作品的流行;卡通电影中的明星会促进卡通玩具的销售,带动游戏业的发展,实现IP价值的最大化。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统一的授权管理。在授权开发方面,华纳采取的是宁缺毋滥的原则,以避免对IP资源的过度开发。对周边衍生产品的开发授权,华纳也是非常的慎重。以系列电影《哈利波特》为例,华纳深谙物及必发的规律,对IP的过度开发,也许反而会损伤IP自身,“当你看到满眼的哈利波特时,他的神奇光环也会慢慢消退”。立足于未来,保持优质IP长久的生命力,才是影视传媒机构IP开发生态化的必由之路。
 
IP热终究会有退去的那天。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未来,无论对IP的创造、运用、保护还是对IP的科学管理都将进入常态化的正常轨道。

责任编辑:饶军

为您推荐

从手机电视叹电信广电合作

作者:张伟【eNet硅谷动力专稿】近年来,手机电视一直被各方“别有用心”地追捧着,满含赞誉之词,如“手机电视被称为继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继电影、电视和电脑之后的‘第四屏幕’”、“手机电视业务将成为移动通信增值领域的一颗新星”。美国某手机电视开发商也以幽默的口吻说道:“这个世界上只有电视和手机两种东西最流行,我们当然会更看重两者结合——手机电视的未来。”中国是手机数量大国也是电视大国,自1987年开展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到1997年,用户数慢慢累积到1000万户左右,每年平均增加100万户。然而,在此之后的四年间,却爆炸式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第一。据信息产业部2005年10月25

视频点播、直播技术在广电行业中的应用

近期,中国计算机报上发表于的一则新闻《视频直播应用于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其展会间利用Internet视频直播技术手段展示金融展和成就展的宏大现场,实时报道展会信息,提升展会辐射能力。但就我所知其实网上视频直播技术应用于展会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网上直播既有传统媒体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又有互联网按需获取的交互性,因此,这种媒体形式一出现就深受网络用户的欢迎。以流媒体形式出现的网上视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逐渐地由窄带向宽带转移,提供视、音频内容的站点急剧增加,视听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进。互联网上以视、音频服务的核心—流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客观而言,目前流媒体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的

机顶盒租赁与广电数字化业务的发展(上)

1.1产业背景当前,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广播电视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我国广播影视“十五”计划明确提出2003年全面开展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000万户,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国家广电总局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确定2004年为数字化年和产业化年。广电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节目采集、制作、播出、传输以至用户家中的接收设备都必须实现数字化。前端及传输环节数字化投入容易解决,而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用户家中的模拟接收机无论从经济能力还是从技术上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从经济能力上看,数字电视机的成本还非常高,相当部分的用户还无经济

机顶盒租赁与广电数字化业务的发展(下)

上文中我们已讨论了消费型机顶盒租赁的传统租赁属性,现在我们再来探讨机顶盒生产型租赁。从目前福建机顶盒租赁实践来看,其生产型的租赁关系并未确立。香港新世界集团与服务公司之间并没有租赁合同关系,实际上香港新世界集团通过中广媒体公司间接控制了服务公司,而派威公司也是由新世界集团投资,其间也不存在买卖关系。服务公司的身份不是承租方,对用户来说,也不是实际的出租方,充其量是一个代理。机顶盒在目前阶段技术标准未统一的情况下,是缺乏通用性的专用设备,所以机顶盒租赁具有很强的设备投资色彩,但又未充作服务公司的股本。如此模糊的关系不利于企业的规范化经营,不能合理利用融资租赁方面的税收等优惠政策,不利于数字电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