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logic马婷——国内OTT市场份额最大芯片商的视野

2015-05-16 10:36:00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作者:王旭热度:
2015年,在行业为小看OTT所潜在的能量而唏嘘时,在中国,以视频网站的开发与突破为铺垫,7家牌照商为核心的OTTTV市场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改变,“平台+内容+服务+终端”的产业链也均今时不同往日。AsiaOTT&DVBCN有幸拜访国内OTT领域市场份额最大的芯片提供商Amlogic市场副总裁马婷女士,并透过芯片厂商的慧眼观察整个OTT行业正在发生的改变。
 
 
免费收看习惯正被改变 OTT服务商逐步盈利
 
针对于目前OTT市场的发展,对于盈利模式缺失,OTT服务提供商普遍都在赔本赚吆喝的现状下,作为芯片厂商,Amlogic市场副总裁马婷总认为,虽然爱奇艺、PPTV、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在PC端开展视频产业发展那么多年,烧钱了很多年也并没有盈利,但他们却实实在在地推动了互联网视频市场向前推进及用户付费看大片的习惯和模式。虽然还没有实现广告加付费收入的盈利,但上升的轨迹良好。目前运用点播收看优质内容的方式,已经在消费者心里形成一个观念,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逐渐被教育,用户已经从免费看开始逐渐迁移到愿意为一些优质大片进行付费观看,目前优质内容的点播模式也已经取得了突破,这对于整个互联网市场而言是一种突破与进步,OTT机顶盒所改变的,只是利用不同的终端来收看,是原有业态的自然需求和补充。
 
电视对于视频的收视是一种新的呈现,它正在将客厅与家庭生活相连,在互联网视频厂商对于视频消费体验的教育下,OTTTV在此环境下生存下来并不断变革以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在广电总局的引导之下,OTTTV以牌照方为核心,聚合内容与服务,能够被发现的是整个市场所走过的轨迹和前些年视频网站的轨迹雷同。
 
作为产业链的一员,马总表示,她从心底感谢互联网视频提供商在中国所做的艰辛耕耘,这也变相说明了在互联网时代,光看免费服务与盈利都是片面的,牌照商已经通过点播服务开始挣钱,中国式的免费午餐期限已开始倒计时,这个趋势就和国际上走过的道路是一样。华数传媒常务副总裁乔小燕在4月29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GMIC2015——未来家庭娱乐峰会”上表示,华数传媒作为国内最大的OTT服务提供商之一,目前已经能够做到盈利。可以预期的是在未来,各大OTT服务平台都将在不久的将来转亏为盈,并彻底打开国内OTT消费的服务能力。
 
OTT目前的盈利模式正在向多样化发展,其关键问题在于最终承载的业务能否让消费者买单,除了目前较为成熟的视频业务,游戏和游戏道具的购买、客厅教育都将成为OTT的收费模式之一,如果简单地将三年以前与三年以后划上等号去看待,OTT依然还是无法盈利,那么显然是片面的。
 
OTT终端薄利时代降临 价值链部署方有出路
 
至于OTT终端机顶盒的盈利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单从纯硬件寻求部分盈利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目前产业链上的OTT OEM很少家通过后期从增值业务上进行收费,但相反互联网厂商例如小米、乐视、阿里等公司有着明确的后端收费的盈利模式,也在增值业务上做足了功课,阿里哪怕补贴盒子也会要求其他硬件厂商聚合到阿里的阵营里,使用阿里OS,其实捆绑了很多的服务;乐视卖盒子,争入口,很多的内容来自于乐视影业,内容经营的配套,加上足够的终端才能在内容合作中为其争夺主导权的策略非常明晰,并通过海量的入口传递给更多的受众。所以未来机顶盒业务一定是规划好的商业模式的供应商才会有盈利,才能生存下来。
 
在当前时代,纯粹卖盒子无法赚钱,但通过前后绑定,就能创造出其独有的盈利模式。纯粹的OTT机顶盒制造商,已经面临了非常残酷的境地,细化到每一个元器件的价格以“分”来争,随着电信市场IPTV和OTT机顶盒数量需求的上升,价格要求将更加显著,同时在要求服务质量,单靠盒子买卖已经很难寻求到空间。所以未来的产业链,一定要做的是运营模式的捆绑终端,才有可能让终端提供者在一定业态中生存,不然几乎没有生存空间。于是我们能够假设,在未来,OTT机顶盒市场中的厂商发货量会非常集中在几大家,能够在市场中生存并且最终活下来的大部分是互联网公司为背景的盒子厂商,或者会是那些有内容、增值服务配套的终端公司,不然很难用纯硬件价格出售的方式存活下来。未来在OTT领域,将是大公司在做价值链的部署,OTT盒子仅仅只是家庭终端的呈现方式,但却很难从终端中挣到钱,例如小米电视的屏保不仅画质一流,同时充满时尚元素,这也是第三方的广告通道和未来盈利来源,这也是我们需要借鉴的互联网盈利模式设计。所以,终端一定要捆绑特殊的内容,内容可能是图片,音乐或者视频、游戏,总而言之,有找到在OTT市场中的切入点,如果找不到,那么做终端只能是一场痛苦的搏杀了。
 
4K芯片成本与2K无异 超高清环境已经齐备
 
随着4K对于产业链的推动,2015年,从内容到带宽到编解码再到终端,Amlogic的马婷副总裁也分享了作为芯片厂商对于市场的理解,早在2013年3月Amlogic-S802正式面世的时候,Amlogic就已经将目标瞄准了4K的市场,随着H.265编解码格式作为4K繁荣的最重要保障被推出,在2014年Amlogic-S812也已经能够支持H.265的解码并为目前4K盒子广泛度最高的芯片规格。在2015年,Amlogic也推出了64位4K解码芯片估计十月左右不少旗舰的公司将会有新品推出。
 
从芯片厂商的趋势来看,未来的所有芯片都将是4K,2K全支持,从终端角度,4K和2K的芯片价格已经相差甚微。随着2015年的到来,行业全面转向4K,实现芯片领域4K化,随之而来的将是终端的全面4K化。可以预见未来市场无 4K、无64位的芯片将渐渐淡出市场。芯片设计也在新时代的路上迈进着。虽然目前4K内容仍有缺失,但硬件铺设到位后,内容将在今年、明年起迅速发展,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发生,运营商带宽计划也越来越不是障碍,Amlogic的合作厂商之一鹏博士,就已经在中国主要城市推动千兆带宽入户了,而中国电信也在推动500M家庭带宽,随着4K环境的齐全,网络资源、前端、编解码、机顶盒、芯片都将齐备。虽然4K内容目前还不够丰富,但也只是一个时间性的差别,在这样一个转折点后,内容已经不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相信经过1-2年的铺垫之后,2016年将有大量4K内容传递到家庭。
 
同时,从2013年起晶晨推出的芯片已全面使用28nm的先进工艺了。而目前国内一些低价的芯片目前还停留在40nm的工艺上。相对比这些公司,晶晨已经从设计、工艺、价值链上有着完整的部署了。
 
而对于硬件红利期的消失以及市场的饱和,马总认为,硬件的迭代是无止境的,就如同Iphone1到Iphone6的演进,它一定会根据业务的需要不断延伸,每次外形变化的过程中,软硬件都在不断迭代发展。当用户有4K需求的时候需要4K芯片,进一步出现更高分辨率8K的时候,整个产业链依然会出现迭代和交替。而芯片其实是整条产业链上发展比较有压力的部分,因为它需要去预判到更远,当OEM需要这个产品的时候,芯片就已经要准备就绪。
 
随着4K内容的推出,无论是OTT还是IPTV运营商对于内容的安全性更提升了一个档次,Amlogic也已经在芯片领域支持了不同家的DRM,这也是作为一家芯片厂商根据行业的发展要求,不断采取的动态融合。比如,上海电信目前正在筹备4K内容的推出,Amlogic有幸成为了其中标的芯片厂商,其中也包括Amlogic的高安达到了电信运营商的目前的最高要求,随着4K带动的高安需求,Amlogic将成为运营商的首选之一。我们相信,对于芯片的门槛越高,Amlogic的价值也就会越大。除此之外,我们发现一种趋势:各地IPTV运营商对于高安的需求正在普遍化,最近,继上海电信之后,四川电信也相继提出了对高安的需求,Amlogic不断在理解和思索什么是下一代产品的需求,并将之转化为我们独特的设计。这也是Amlogic在短时间内迅速打开市场并一路引领市场的秘诀之一。
 
T2O提供“互联网+”下一代入口 OTTTV行业将出现差异细分化
 
面对行业热炒的T2O概念,马婷副总裁认为,T2O的机遇带来更多智能电视和手机之间、或者和其他家庭终端的互动,比如说,电视扫一扫、手机购买、电视摇一摇,摇完把优惠券绑定进手机等场景都是我们现在能常见的T2O后的表现。在OTT时代,不同终端之间的互动提出了对终端的触发需求,OTT盒子的开发与电视应用的加强会对智能设备提出无限的可能。其中,人机之间的互动、不同终端的互动也将超越以往的VOD与普通电视的收看,电视可以和手机一样实现一站式消费,T2O+ O2O等,不仅是个新名词,更是一种新生活方式。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上,相信有更多的电视应用会出现。而正是由于应用涉及的行业不同,可能OTT TV+的新模式也会一一诞生,它将会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Amlogic看到了OTT的这个趋势,或许有人说Amlogic很幸运,站在了风口浪尖上,但正是因为有独到的眼光才能切入的早,并从中找到大量的机会,其实没有任何人会那么好运。在盒子芯片上的几年前布局到智能电视领域不断发力,Amlogic 公司都在努力地创新着。而TV to online也是Amlogic所看到的未来,不仅是OTT STB,也是OTT TV。马总认为,智能电视和OTT TV在认知上还是有不同层次的,普通的智能电视搭载上android系统就可以被称为智能电视,但OTT TV一定是将更多互联网的特性放入到智能电视中,更多的应用将把原来很多传统的模式都突破,“互联网+”可以通过OTT TV中加以实现,无论+教育,+金融,+医疗都能实现。 
 
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多重的互联网概念将被叠加,“T2O+O2O”的融合将实现不同的以电视为入口,线上到线下的互动与智慧化的呈现,例如,电视挂号医院看病的实现。下一个入口将出现在电视端,电视也会有更多“互联网+”的呈现,未来OTT电视行业将会出现差异化的竞争,主题将分割明确,例如卡通电视、医疗电视等,服务内容上将进行排列组合,主打概念将用内容和应用创造新的目标热点,显示电视与另一台电视之间的不同。电视本无行业属性,但加上了应用区隔和定义后的终端,就有了其行业属性和定义了。 所以最终,电视这个传统的领域也将被过顶传球。
 
同时,Amlogic带给业界具有鲜明特征的OTTTV就是分体电视、插卡电视芯片,也是Amlogic的全球独创。因为Amlogic 看到:目前互联网厂商做电视具有一定的门槛,互联网新锐在面对传统电视厂商竞争的同时,既想争夺客厅入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要不断地通过软硬件快速迭代适应新的应用要求。另一方面,电视也是希望越轻越薄越时尚越能取悦于消费者。而传统的智能电视,几乎都是统一的面孔,在卖场中真的很难说出哪家胜出或特色。于是晶晨专门定义了插卡和分体电视芯片以帮助到行业在新的形态中凤凰涅槃。 把机屏分离,让制造电视成为可能,让电视不断满足未来软硬件迭代的需求正是晶晨人的思考。
 
云端并重,云游戏更需要终端的支持
 
那么对于“云+端”的模式,面对胖终端和瘦终端的疑问,国内STB芯片市场份额最大的Amlogic市场部副总裁马婷女士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她认为,业界似乎一直将云和终端分开来看,做云应用的公司非常强调云的能力,对于终端的需求弱化,称为“瘦终端”,而做终端的又开始强调终端的能力,俗称“胖终端”。 但事实上在做产业链的时候,云+端就像所有不同部门的协同工作,完全没有必要分开来看。即使是目前最火的云游戏,如果终端不能迅速处理,信号接收的时候就会有几十毫秒的延迟时间,感受就非常糟糕,如果不做延迟优化,不做处理,云游戏也好,云应用也好,都会出现更大的体验问题。
 
“端跟云一定是配合协同工作的,该是统一处理的就放在云端,该是个性化处理的就放在终端。原本即是不矛盾,不要一方唱大,就压另一方,“云”+“端”应当并驾齐驱。云计算的出现能够提供用户便捷的下载上传能力,将数据资源集中在一端,理论上是正确的,但这并不代表那就不需要终端的能力。这过程中芯片对终端的支持能力是不可低估的”马总在结束语中这样解释着。

责任编辑: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