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Displaysearch 2007中国高清电视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液晶电视显示屏幕向着更大尺寸发展将是大势所趋。然而,随着液晶电视尺寸的增大和高清信号的输入,许多在小尺寸屏幕上面不容易看出来的问题却凸显出来,尤其是运动画面模糊(motion blur)和运动画面颤动(motion judder)问题,更是引起了从液晶电视控制芯片厂商到显示模组厂商的高度重视。
许多芯片和面板厂商在会上都提出了各自的技术和方案加以应对,如ME/MC(运动估计/运动补偿)技术,100/120Hz驱动技术等等,并对成本和性价比进行了分析,为广大本土电视终端厂商提出了有用的建议。
ME/MC将成为主流
参与本次研讨会的NXP、trident、micronas和奇美的嘉宾们都无不提到了ME/MC技术。ME/MC技术是早些年由飞利浦公司提出的,主要是为了应对电影从24帧格式转化到电视50/60帧格式造成的motion judder问题。过去该算法由于实现难度很高,对芯片成本增加太大而鲜有采用,目前随着芯片工艺节点的进步和大批量的可能,诸如trident和micronas都有相应方案问世。而trident的SVP WX 10比特液晶电视SoC方案更是已经被本土多家顶级彩电厂商使用。
如图为24帧电影图像转化到60帧电视图像时采用的算法,可以看出,传统的3:2 pull-down虽然算法简单,但在应对快速移动的物体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画面颤动现象。相比之下,采用ME/MC算法可以通过对运动物体实行运动估计和补偿运算,产生新的帧,从而使画面更加流畅。
100/120Hz,实现方法决定品质
相比CRT电视,液晶电视更容易产生运动模糊(motion blur),究其原因是由LCD屏幕固有的特性决定的。早些年LCD响应时间是个问题,但近两年随着面板工艺的进步和诸如overdrive等驱动技术的普及,响应时间的问题已经逐步得到解决,但由于LCD图像保持的特性和人眼视觉暂留的特性,模糊问题仍然不可避免。
CRT电视阴极射线管扫过后屏幕只是一闪而已,而LCD屏却会一直保持,遇到快速的运动画面从人眼表现出来就会产生模糊现象,这种情况在大屏幕液晶电视表现的更加明显。因此从50/60Hz转化为100/120Hz的显示方式就应运而生,而场频加倍必然意味着要进行插帧运算。之前业界有三种传统的插帧改善方法,即帧拷贝、插黑场和插灰场,但帧拷贝改善效果不明显;插黑场能够改善运动模糊,但损失了亮度;插灰场虽然保证了亮度,但运动模糊改善效果也不明显。Micronas中国区总裁Zoran Sevo在演讲时表示,只有在120Hz插帧运算中采用ME/MC算法,才能彻底改善模糊现象。而Trident公司Jack Yuan也表示,ME/MC同样需要用在100/120Hz中。
Micronas最新的trud HD方案就是采用了该算法,能在720P的分辨率上实现120Hz的ME/MC,该方案采用两颗芯片,VCT-Pro和FRC 94xyH。在Micronas现场的演示中可以看出,采用了Micronas 120Hz ME/MC的显示质量比普通的120Hz电视在运动模糊上改善了不少。Micronas现场应用工程经理黄宝明表示,目前市场上能达到720P 120Hz ME/MC处理能力的厂商仅Micronas一家,目前已有国外彩电厂商采用其方案,Micronas随后会推出支持1080P的方案。
对于120Hz ME/MC算法的实现,可以在液晶电视控制芯片部分实现,也可在驱动模组部分实现。对此,芯片厂商与面板厂商各执一词。Displaysearch发言人Brian Chen表示,面板厂商如三星公司主张将ME/MC集成在面板模组上,即在驱动芯片上实现,这样好处是主板到LCD模块带宽并没有增加,因此省掉了一倍的LVDS,且采用以往的普通液晶电视方案就可以
为您推荐
由信息产业部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承办的“2005年(第15届)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PT/WIRELESS&NETWORKSCOMMCHINA2005),于2005年10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本届展览会的协办单位包括: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为海外组织单位。“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是经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成员展会之一,也是中国通信展中惟一成为该协会会员的展览会。全球展览业
指导:信息产业部国家广电总局主办: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组委会(CDTF)协办: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国家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AVS)《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杂志社北京华彩乐章广告有限公司支持媒体:《中国数字电视》《人民邮电报》《中国电子报》《计算机世界》《微电脑世界》《网络世界》《中国多媒体视讯》《中国广播电视报-产业周刊》《电信技术》《IT经理世界》《新经济导刊》《通信商业周刊》《通信世界》《流媒体世界》《消费电子世界》《广播与电视技术》《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数码精品世界》网络支持:新浪
2005年11月4日始,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信产部、中科院和上海市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在沪成功举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第二届数字电视与无线多媒体通信国际论坛》(简称2ndIFTC)也于11月4日至5日在上海科学会堂拉开了产业高峰的帷幕。IFTC大会的主要研讨范围是数字电视与无线多媒体通信行业。去年,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技术是第一届讨论的热点,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两套标准为了争夺成为国家标准而争论不休。而今年,当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仍未明确之时,IPTV和手机电视却闯入了所有与会学者的眼帘。大会第一天,一些国际专家的数字广播标准技术演讲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如
NAB2006主题报告会时间:2006年4月22-27日展览时间:2006年4月24-27日举办地点: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参加本届大会,您将感受数百场前沿论坛,尽情畅游在电视技术、电声技术、电影、广播、视频以及多媒体等诸多专业领域新技术和产品介绍的天地之间;同时,参加本届展会,您更将获得颇具价值的投资机遇,与全球范围内电子娱乐业、新闻业和通讯业的专家、领袖共聚一堂,您必将收益良多。从广播电视台到动画演播室,从广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