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百川: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广电只有顺势才能生存

2015-05-21 15:21:44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作者:饶军热度:
互联网用户和流量数据
 
杜百川透露,2015年根据最新的统计全球的互联网用户达到30亿,总人口是72亿,活动的社交媒体账户达到20亿,移动用户达到36亿。活动的移动社交账户差不多有17亿,说明现在的社交和移动增长是目前所有的媒体里面最快的。
 
从全球的流量来看,互联网流量,IP流量来看分为三个部分:1、固定的互联网,年增长率大概是20%;2、有管理的IP或者像IP电视这一类的15%;3、移动的数据以每年61%的增长率在增长,第一位还是移动。
 
从互联网的视频用户的增长看,固定的是27%,移动的达到70%,每年70%的增长。视频如果是按照类型来分,从每个月多少个流量的数量来看,大概年增长29%,电视的互联网视频年增长33%。
 
中国网民的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目前网民的普及率达到47.9%,网民大概是6.48亿,手机的网民增加较快,今年的统计去年12月底占到整个网民的85.8%,达到5.56亿。
 
从网民的学历结构可以看到,学历倒是越低的越高,初中占36.8%,高中、中专、技校占30.6%,小学以下都能占到11%,但是本科、大专也就是11%、15%。
    
如果从职业结构来看,最多的仍然是学生23%,然后就是个体户22%,排第三位的是企业公司一般职员,排第四位的下岗职工。最少的是占0.5%,党政机关单位领导干部,企业公司高管。
 
同时,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比例2014年达到54.5%,对互联网的依赖比例超过50%,对互联网依赖大概都集中在中学生、高中生。从2013—2014年中国网民互联网的应用使用率可以看到网络视频的只增长1.1%,而使用率达69.3%,手机网络视频的增长率增长了26%。社交媒体使用的比例达到45%。移动连接速度方面,美国的移动连接速度大概是5点几兆,中国达到6.2兆。
 
杜百川指出,中国数据的使用量要明显落后美、欧、亚发达国家,包括韩国、日本等等,中国排在第11位,在意大利、巴西、西班牙、德国、西欧等等这些国家的后面,亚洲也排在日本和韩国后面。中国网络视频用户的规模目前使用率已经达到66.7%,视频用户达到4.3亿。目前,网络电视的第一终端是手机,第二是笔记本电脑,第三是平板电脑,第四才是电视。从2013年网络视频用户的传统媒体接触率来看,在网上的视频用户有64%的不看,只有44%的看
 
中国的宽带目前正在加快,2015年的宽带中国主要引导目标,宽带网络能力持续增强,新增的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要到8000万户,远超过广电的双向总和。
 
从工信部公布的数据看出,要推动一批城市率先成为全光网城市,得兴建4G基站超过60万个,4G覆盖现成和发达城市,新增光纤到户宽带用户4000万户,新增4G用户超过2亿户。有线电视用户2029年数字用户2.29亿,双向覆盖9500万,开通3000万,宽带业务700万,而工信部最新公布宽带用户超过7.8亿,固定宽带接入用户突破2亿户,其中8M以上用户占比突破40.9%。手机用户达到了12.81亿,移动宽带达到5.83亿,这些数据都说明的广电和电信的差距正在加大。
 
国际上融合的标准的制定
 
第一个标准是SDI over IP,SMPTE2022。
 
主要是演播室的应用,实际上也逐步扩展到到户的应用。就是利用IP协议,在可靠性和安全性上,可靠性增加了纠错,安全性上做了改进,但实际上这个协议主要是在广播电视的原有的框架下运用的,在IP演播室上应用。
    
第二个标准是DVB的over IP,去年年底刚发布的。
 
实际上是利用原来IP的架构,包括干线网接入网,一直到家庭网,IP架构可以做到直接对电视广播业务的分发。这个标准使得广播可以利用电信网、IP网或者互联网直接对广播电视的业务进行分发。
 
杜百川介绍到,欧洲正在一个叫做伴随屏幕和码流的标准,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概念、作用和总体架构;
第二部分是内容识别和媒体同步;
第三部分是发现。
 
这三个部分实际上是广电或者说广播如何在其他终端扩展的一个标准。发布后可以利用这个标准在IP的框架下,实现直接把其他屏幕跟电视屏幕连接起来。
   
第三个标准是从IP over TS到IP over DVB—x。
 
欧洲去年7月份发布出来的标准,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用打包协议;
第二部分是逻辑链路控制;
第三部分是鲁棒包头的压缩。
 
这三个部分使得原来IP的业务可以通过DVB或者广播通道进行分发。
    
杜百川指出,目前最根本的广电是要建立一个能够创新的平台和环境,在技术上需有四大创新平台:
 
第一个是移动和无线,实际上移动现在逐步要从电话网转换成数据网,也就是数据网什么都可以做。相反数据网,典型的数据网Wi-Fi,现在在向运营网转换,即运营级的Wi-Fi,现在可以漫游,可以感知。LTE的四大新技术:LTE直连、LTE机器类通信,实际上就是物联网、LTE未授权频谱,LTE广播。
 
第二个是进到物理层的融合,也就是窄播的融合,然后把它合在一起。
 
第三个是设备直连。LTE—D非常有用,实际上就相当于蓝牙的功能,即设备直接对设备的连接。LTE—D相对于Wi-Fi要更进一步,它可以直接发现1000个设备或者1000个业务,500米范围,手机对手机直接就可以发现和进行某些有线的通信,这个不一定要用到基站。
 
第四个是物联网。
物联网关键的应用领域主要有七类:
 
一是环境保护,利用场馆器帮助监测野外和家庭的空气。
二是基础设施的安全,重要铁路、道路、桥梁、通信线路和家庭等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
三是能源和资源管理,对能源和资源的石油进行监测、管理和最佳化,比如开关、插线板、电视、水、煤气等等。四是医疗和健康管理,家庭或个人医疗和健康管理,包括心跳、血压、血糖、运动、起搏器管理和紧急呼救等。
五是楼宇和家庭自动化,监测监控楼宇和家庭设备,如照明、温控、通风和保安,达到舒适、安全和高效。
六是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对城市交通和各种基础设施实现智能化和提高运营效率。
七是产业应用,设备、资产和运行过程的智能管理。
 
三个技术包括传感器、数据分析和虚拟化工具。
 
第一,广电是智能物联的主力军,广电网络可信可控可靠的能力比较强。
第二,许多广电网络已经介入和成为了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主力,比如说杭州,广电网络已经是城市所有的平台的主力。
第三,广电网络到户的能力比较强,和家庭网络有天然的联系。
 
云平台可以根据被授权使用云计算不同使用的实体来区分不同类型的云:私有云、社群云、公共云和混合云。
 
业务模式可以分为软件作为服务、平台作为服务和基础设施作为服务三个类型。
 
从目前来看有三种云是互相有竞争关系的:
 
第一个是互联网电视的云平台,比如说百度、阿里、腾讯等等。
    
第二个是有线云平台,即广电自己的云平台,比如说国网现在在建云,华硕、歌华、百事都已经有云。
 
第三个是制播为基础的云平台的扩展,这样的云平台主要是用在台内制作,当然云平台需要有大数据的支持,要有社交网络的支持,广电必须要对云平台建设要有顶层设计。
 
最后,杜百川指出,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广电只有适应这些变化才能生存!
 

责任编辑:饶军

为您推荐

杜百川:三网融合八个似是而非的观点

什么是三网融合?狭义的定义是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在技术、业务和网络的融合与趋同;广义的定义是指电信、媒体与信息技术等三种产业的融合。从服务商的业务角度定义,是指不同网络平台倾向于承载实质相同的业务。从终端变化的角度来说,比如说消费者的终端,比如说电话、电视、个人电脑,趋向于能够接收多种网络的业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的开放以及用户对多种业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三网从互相孤立走向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三网融合的政策和机制,对于推动国家信息网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十五”计划首次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概念,但是提法和现在不一样,2005年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加强宽带

杜百川:新一代广播电视网与三网融合

现在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以后做铺垫。首先说一下广电的收入,2008年全国广电系统总收入是1452亿元,而电信行业的收入是8000亿。电信行业的8000亿,全部是电信的收入,广电行业的1452亿还包括了其他的收入,比如说广告收入就占到了695亿,网络的收入大概只有1/3到1/2。也就是说,网络方面的收入跟电信相比差距很大。受金融海啸的影响,2009年第一季度广播电视收入总额同比增长只有2%,2009年1到4月的同比增长是4.3%。除了电视广告额保持增长,其他的广告额都有下跌。但是,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受金融海啸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此,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重点强